APP下载

简析融入兴趣的小学体育引导式教学

2016-11-28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小学生内容

陈 云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郭宅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12)

简析融入兴趣的小学体育引导式教学

陈 云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郭宅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12)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从哪里切入?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考核机制,这些都不是最根本内容。最根本的切入点应该是教学理念,也就是教学者必须有合理的教学理念。以往我们采取一系列方法,融入了多项内容,想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任何学生只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都能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必须探索到合适的教学思路。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引导,所以我们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兴趣元素切入,通过实施引导式教学,达到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1 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要求分析

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整个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展教学时,需要做到:(1)基本要求是让学生知道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作用和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思维观念和认识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形成的思维观点直接影响到学生终身成长。所以必须让学生清楚参与体育活动的作用和价值。(2)重要要求是让学生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习惯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良的习惯,将影响学生终生成长。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3)较高要求是让学生掌握部分体育技能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团结同学,养成积极、活泼的心态。我们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时,还要让学生适当掌握一些体育技能,为学生学习体育打下一定基础。此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所能带来的乐趣,乐趣的存在,会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而积极、健康心态的形成,则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最高要求,随着教学理念不断成熟,如今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两者同等重要。

2 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特点分析

特点就是特殊性,也是决定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方法的基础。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很难用较深刻的理论来教育、说服。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小学教学,就必须深入分析其主要学习特点。

2.1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很难保持较好的学习定力

注意力集中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关键,集中注意力并不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而是一种个人努力、不分心的结果。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在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上,缺乏足够定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必须注意合理选择内容,同时也要优化内容,讲课章节不宜过长,要精致,不能过于繁琐。

2.2学习缺乏自觉性,学习自制力不够

所谓自觉性学习,就是不经过任何启发,能够自我探寻学习内容,自觉主动探析学习问题的行为。而自觉学习与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有很大关系,学生心理成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和目的。只有学生认清了这些,才能从内心驱动学生探索学习内容。因此,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必须实施引导教学,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知道该学习什么内容。此外,自制力不够也是小学生学习的一大特点,自制力就是自我约束的表现。不做小动作、不偷懒等都是一种自制力,但多数小学生很难做到这一点。以往我们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会采用游戏教学法,但由于缺乏对课堂的具体把控,造成很多学生将游戏教学当做游戏活动。所以,必须采取引导式教学,把控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

2.3对直观内容充满乐趣,兴趣因素作用大学生的表现都是其思维观念的直接反映,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理念尚未成熟,因此很多小学生只会对直观内容充满兴趣,所以在进行较深刻内容的讲解过程时,必须结合一定的示范性教学,才能达到相应效果。此外最关键的是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和注意,兴趣因素在小学生教学、学习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3.1融入兴趣进行体育引导式教学的具体思路分析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具体要求的分析,加上对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客观阐述,我们发现想要收到教学效果,就必须融入兴趣因素,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持久注意力,通过引导式教学,有针对、有重点地把控整个课堂,才能最终实现“有教无类”这一教学目标。

2.3.2帮助学生认知教学目标,引出学习内容结合小学生目标概念不清晰,学习自觉性不足这一特点,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将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增强学生的目标感。而在设置目标时,结合学生集中注意时间较短这一特点,设置总目标和分目标,阶段性开展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效果。通过帮助学生有效认知教学目标,从而合理引出学习内容。开展引导式教学,前提在“引”,合理的引导方式,将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供有效前提。

2.3.3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需要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入手。随着多媒体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在体育教学活动时,适当补充相应的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如果能结合相关视频,让学生看到优美的投球姿势和动作,一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过程也让整个课堂充满乐趣,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同时也是持续吸引学生参与的重要方法。

2.3.4依据兴趣,融入游戏元素,将有效引导与乐趣相结合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必须认识到小学生的特殊性。小学生自身比较好动,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兴趣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元素,想要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必须充分结合兴趣元素,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有效依据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游戏元素,选择学生喜欢,也能有效满足教学要求的游戏方式,添加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学习,在快乐中参与体育锻炼。为防止学生将游戏教育与玩耍相混淆,必须实施有效引导,教师要开展合理化引导,有效把控学生的参与过程,确保教学效果。

2.3.5加强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示范,增强学生直观认知事实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悟,有时候比教师讲解还有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观点和认知更符合他们自身的逻辑和思维观点。同时,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加深个人理解,增强学习印象,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分享个人心得。在体育教学时,针对部分较难表达和较难理解的内容,考试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示范动作来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直观认知。小学生学习和理解内容主要是依据直观认知,所以直观认知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效果。将引导式教学法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必须认识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兴趣的融入和启发是主要内容,因此,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把控。

3 结 语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很多小学生看来,有趣的教学如同一场游戏。有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小学生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我们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更多地关注到对教学方法或者内容等某一方面的改革,没有从根本入手。而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就是从提升学生的兴趣出发,只有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才可能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此外,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小学阶段学生并无太大差异,因此要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帮助全体小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通过以学生兴趣为引导,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整个小学体育教学必定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取得理想效果。

[ 1 ]吴宇.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J ].体育教学,2014(5):144-146.

[ 2 ]孙峰.“阳光体育”背景下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思考[ J ].教学论坛,2015(1):95-98.

[ 3 ]李思.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引导教学的有机结合[ J ].当代体育科技,2015(11):208-212.

G807.3

A

1674-151X(2016)06-057-02

2016-05-12

陈云(1987~),小教二级,大专。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主要内容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