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对射击步枪稳定性的再认识

2016-11-28王屹峰宁夏体育运动学校宁夏银川750000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2期
关键词:射手射击姿势

王屹峰(宁夏体育运动学校,宁夏 银川 750000)

简析对射击步枪稳定性的再认识

王屹峰
(宁夏体育运动学校,宁夏 银川 750000)

稳定性和射击成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多年来一直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科研和训练成果。射击的稳定性分为宏观稳和微观稳,但成果中以对稳定性的宏观研究居多。随着射手训练水平的提高,微观稳定性对射手竞技能力的促进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微观稳属于心理范畴,寓意深奥,机制复杂,有时变幻莫测。因此,探讨其规律,指导运动训练就更有意义了。下面先从宏观稳谈起。

1 宏观稳

1.1 确定正确的姿势

射击姿势的基本问题是要选择好武器和人体在空间一定位置上的重心问题,正确的姿势是稳定性的基础。在确定姿势时,应将力学规律和生物学规律有机结合,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力学规律要服从生物学规律,如步枪的跪姿和立姿的“射手—枪支”总重心重力线与支撑面的中心点相吻合,要符合力学规律。然而,我们射手的姿势,跪射的“射手—枪支”总重心是偏向支撑面的左后侧,靠近被臀部坐着的右脚跟。跪姿更利于保持人体正直坐下的习惯性生理常态,使姿势自然舒适,腰背肌充分放松,立姿用这样的姿势,左腿与地面接近垂直,受力就感到正直,不用很大的力就能稳住,同时左臀肌和左腰肌也容易放松,这样,上体向右后倾斜之后的塌腰动作做起来就顺当多了,而塌腰是保持姿势稳定的关键动作之一。

1.2 选择姿势应掌握几个环节

由于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选择射击姿势要因人而异,不可采取一个模式,但是,有一些基本要领和关键环节是不应忽略和改变的。

1.2.1 人与枪结合的力量要紧凑。和手枪姿势动作相比较,步枪是以人与枪的结合而构成基本姿势,人枪结合力量紧凑则枪支被固定得牢靠,稳定性好。结合紧凑表现在:皮带拉力紧、握把力量紧、抵肩紧、贴腮紧。

1.2.2 各部位力量要集中,使枪支的重心与身体重心比较接近。加强人与枪支结合的一体化动作,减少分力作用,力量集中表现在:枪靠身体要近(立姿)、上体适量向前跟进(卧姿、跪姿)、左肘前伸度适宜(卧姿、跪姿)。

1.2.3 动作踏实放松。各部位结合动作的控制力要适当,控制力量过紧或过松容易导致击发瞬间的力量改变。步枪姿势动作踏实放松表现在:立姿踏腰下坐,跪姿坐稳松腰,卧姿腿部自然。

2 基本功训练

基本技术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一招一式要有合理的分寸和标准,在打基础阶段,教练员应精心帮助运动员选择和定型一套正确的射击姿势,然后再加强基本功训练,成绩提高就会快一些,步枪项目的基本功训练,主要在加强稳定性训练。

2.1 稳定性训练

在射击各项目中,稳定性为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基础功的核心在于稳定性,包括心情稳、身体稳、表演稳,即使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步枪训练的稳定性,主要在于人与枪结合后的总重心稳定,各种力量分配适当,动作协调,达到身体稳、枪就稳的目的。枪的稳定性好,就为正确完成扣扳机这个关键动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行稳定性训练,多从以下几点着手。

2.1.1 提高认识

反复宣传练稳定性在步枪基本功训练中的重要意义,启发运动员加强稳定性训练的自觉性,明确加强稳定性训练的主要途径是苦练加巧练,练好稳定性的前提是运动员要有一套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基本姿势动作。

2.1.2 最初可不拿枪练动作感觉,可空手摆姿势架式。跪姿练跪沙袋的同时,注意身体下坐的正确要领,立姿试练踏腰及两腿力量分配。

2.1.3 举枪练动作(不扣扳机)。

2.1.4 空枪预习,练综合感觉,瞄扣配合。

2.1.5 对靶挡射击:弹数不多,开始可5发、10发,感受实弹情景。

2.1.6 打无环靶散布:可自制十字形、圆形、模(岂)条状靶。

2.1.7 正常打实弹体会(看与不看经常变换)。

2.1.8 比赛性实弹练习:考核、比赛,以及各种要成绩的训练。

2.1.9 辅助性训练:跪沙袋、站桩、举哑铃、下蹲、骑健身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臂、腿部力量、增强身体素质,还有简易气功“提跟站砖头”等,都有助于提高对身体稳定的调节和控制能力。

2.2 提高平衡能力,促进稳定性的发展

在技术训练时注意保持姿势动作的平衡状态,并潜心体验和记忆这种平衡感,是提高射击姿势稳定性的主要途径。锻炼的方法:做燕式平衡、侧平衡等动作,练走平衡木、上浪桥、走钢索等。

随着射手训练水平的提高,训练应逐渐步入微观世界,在微观世界中探索更精细化的稳定感觉。

3 微观稳

3.1 提高本体感觉能力是微观稳定性的先导

高水平射手的运动技能,只有在提高本体感觉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对姿势动作稳定性的精细感觉和微观调整,也需要通过本体感觉灵敏程度的不断提高来实现,这对稳定性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具体可采用对白墙做空枪预习、对靶挡(或对白纸靶)预习或实弹射击,在暗室做据枪(瞄准之前的举枪、抵肩和贴腮等动作称为“据枪”)练习或做“据枪、瞄准、击发、保持”序列动作的练习,以及在靶场院进行盲射和半盲射训练等。甚至就对环靶射击,加上上述的意念,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要避开视力监督(不对环靶瞄准和射击),否则,视觉就会或多或少地分散和干扰注意而影响训练效果。

3.2 意 守

在技术训练时,射手把意念寄托在关键动作上或意守有关穴位,可以使动作做得更加沉稳。例如,把意念寄托在步枪立姿托枪的左臂时,左臂伸肌更容易放松,加上“放松、沉肩”等自我暗示以后,效果更好;意守腰部(命门穴),可以使动作协调,更容易做出立姿姿势的上体下塌等动作。

3.3 安全感和稳定性

对技术动作的程序做个小小的修饰,即可大大提高射击的安全感和稳定性,也就是把“据枪、瞄准、击发”动作序列充实为“据枪、瞄准、击发、保持”。击发本是定乾坤的动作,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击发,射手就越容易产生杂念,这种和环数相联系的杂念转移射手对动作的注意,其后果轻则在击发时引起心悸,重则“甩枪”打远弹。

把击发放在序列动作的中间环节,情况就会大大改善,因为在击发以后,稳定的姿势动作和心理状态还继续保持着,击发和环数的直接关系中断了,而形成在据枪、瞄准过程中孕育和强化着姿势动作和心理稳定性的局面,击发只不过是身心稳定持续过程中间的一环,即使扣晚了一点,也还是在稳定的范围以内,不会打远弹的,这个现实使射手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可以大大提高射手身心的稳定性。保持动作发生在击发以后,看起来是多余的,实际上是不可少的。

3.3.1 立射利用瞄区不抢点的打法能提高10环的命中率,是射手的深度—坠落知觉能力在追求高级需要时的体现:射手的高级需要是多打10环,创造优异成绩,攀登射击技术的最高峰,攀登上去可领略无限风光(站在射击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跌下来则粉身碎骨(射手在大赛失败时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精神上的极度消沉感,觉得自己身败名裂了),这样,在优秀射手眼里,10环外的弹着点,特别是9环以外的弹着点就视为妨碍实现高级需要的深渊了。为了不掉进深渊,射手深度—坠落知觉的本能就会以向10环瞄准点下意识移枪的形式表现出来,任何等级的射手都不例外。这种下意识的行为足以使枪支在射手压下扳机至扣响的瞬间(0.1s)左右从9环区(甚至8环区)移至10环区(满足高级需要的安全区)。

可以说10环是射手获得成就和荣誉的物质基础。但是,不少射手没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射击的稳定性问题,当他们在训练中和比赛的试射时出现了瞄9打10的现象以后表示不可思议,接着就放弃了这种打法,想瞄10环打10环,可是偏偏有时瞄上10环却打了9环,对此又不能正确分析原因,误认为姿势动作不稳实际上是追求精确瞄准而导致瞄准时间过长和减少了对动作的注意,错过了最佳击发时机,击发时枪已经晃出了10环区,但是后座力引起的枪口上跳掩盖了这一瞄准景况,所以射手很难从瞄准上发现问题。运动员常以“保持时间再长些、瞄得再准些”来暗示自己,结果造成恶性循环,有的射手因此而断送了运动寿命,而这种结局本来是不该发生的。

为了多打10环,少打远弹,建议射手重视和运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给自己深度—坠落知觉能力的发挥开绿灯。在射击时这样做:在击发前注意观察枪晃规律,同时仔细地潜心预感最佳稳定期何时到来,并在预感到枪趋于稳定时预压扳机,在稳定前期或稳定之前扣响,扣响时枪与瞄准点的位置关系一定比“扣扳机”的指令下达时更精彩,虽然它淹没在枪跳之中,但环数佐证了这种打法的可靠性和必要性,射手的自我感受是瞄准不很清晰,但动作让心里感到踏实,而且越打越顺利,越打10环越密集。在这种情况下射手根本没有出远弹的概念,实际上也不可能出远弹,但是。一旦放弃这种打法,清晰地瞄准了10环再扣扳机,马上就会出现卫星式的散布,在高水平的角逐中,有时只出现一个“卫星”(远弹)也可能致射手于“死地”。

3.3.2 卧姿和跪姿射击也应该有“不苛求瞄准点”的意识

卧姿和跪姿比立姿的稳定性好得多,射击时,就像站在平顶的悬崖上一样,感到相对安全。但人是个活体,枪的稳定性再好,在据枪后也会出现这样的3个阶段:形成期(含前期、射手自感稳得还不够踏实);强化期(亦称沉稳期)和消逝期。形成期和消逝期犹如平顶悬崖的边缘,强化期就像悬崖顶的中心区,显然,在稳前期预压扳机,强化期扣响是最安全、中心10环的命中率最高的打法。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探讨射击和稳定性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其目的一方面为运用,另一方面应在运用中定向发展自己,先天就有的深度—坠落知觉能力,不断提高灵敏水平。使其在卧、跪、立等稳定程度不同的射击姿势中,以不同的形式发挥效益。可以这样说,姿势动作的稳定是创造优异成绩的物质基础,是宏观上的真功夫,在平时训练和体会射击时能充分体现其功力;心理的稳定是发挥技艺的精神保证,再加上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射手本身深度—坠落知觉能力的熟练运用,就能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技艺了,此属微观训练的硬功夫。

G852.23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2-047-03

2016-01-05

王屹峰(1979 ~),中级职称,国家一级教练员,本科。研究方向:射击心理学、射击专项技术训练。

猜你喜欢

射手射击姿势
画与理
打靶训练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超级射手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花生射手
欧洲武器公司AR15 DMR精确射手步枪
鱼会爬树吗?
测测你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