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卫制”体育的回顾与学校强制体育探寻

2016-11-28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劳卫制”体育的回顾与学校强制体育探寻

Review of ‘Labor Health System’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School Compulsory Sports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孟祥龙,丛晨

2014年3月24日俄罗斯总统签署命令恢复苏联时期的“劳动与卫国制度”,这不仅意味着从1991年至今废止了23年的“劳卫制”强制体育被重新唤醒,更在强调“民主”、“自由”的时代大背景下给了教育理念一记重拳。

我国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1964年为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增强国民身体健康,开始向苏联效仿与引进“劳卫制”制度,但随后面对国家灾害和一系列国内外因素而被迫停止。但近年来青少年体制下滑现状,使得一系列关于体育教育“强制”与“自由”的争论不绝于耳,面对体育教育“强制”与“自由”的争论,面对“强制与自由”的具体维度,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制度的选择与转型,便成为当下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良性运行的基础。

1“强制体育”的历史梳理

文化的反思的精神深入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脉络,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日三省乎己”,司马迁更有:“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的自我反省与约束;反思即是对过去的得失梳理,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衡量与思考,而随着近代以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内外的社会动荡中,文化的自省更深层次深入到各领域文化的内涵。面对2014年俄罗斯“劳卫制”的复兴,以及学生体质下滑的现状,对《劳卫制》“强制”体育的重提与历史脉络的反思或许是当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一剂良药。

谈及强制体育的历史梳理就必须对“强制”体育一词做严格的界定与客观的评价,“强制”是指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形式,明确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并强制执行的体育而体育作为教育的下位概念原本就有其强制的属性[1]。

在近代中国在饱受战乱的内忧外患中,强制体育更成为改变国运,强种、强国的主要手段;民国初期有将“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视为终身教育理念的南开校长张伯苓,有坚持体育锻炼规定:“学生体育不合格者,不得出国深造”的清华教授马约翰,更有倡导体育锻炼并发《体育之研究》一文的青年毛泽东;“强体”“强种”道出了国家体育发展的选择与教育的根本,而强制体育也是面对过国家、社会、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与阶段的必然选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繁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多年战乱所带来的国民体质贫弱以及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劳卫制》的共同影的影响下,我国从1951年正式施行《劳卫制》,劳卫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定程度的改善了国民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并从当时几届运动会中明显的展现了劳卫制的成果与全民强身健体的风貌,强制体育的提出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学校体育事件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重提强制体育改革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2]。

2“劳卫制”的梳理与反思

在对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梳理的过程中,“劳卫制”制度影响性及作用处于逐渐被人群的忽视与淡忘中,但2014年俄罗斯的“劳卫制”复兴又使得我国“劳卫制”的历史功能与作用被重新唤醒;在梳理教育改革发展的脉络时,有关“劳卫制”所做的历史贡献与结果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而“劳卫制”的发展正是沿着学校——社会的脉络发展,这对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项目规划与支持有着重要的参考性意义。

2.1 “劳卫制”的回顾

新中国“劳卫制”的引进与实施离不开苏联“劳卫制”的影响,苏联“劳卫制”是在东欧一些国家在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根据列宁共青团的倡议,于1931年3月14日颁布“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并明确指出“劳卫制”是苏联国家的一项根本体育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鼓励人们经常从事体育锻炼[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由于多年战乱国民饥贫交加,国际形势异常严峻,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影响下,“劳卫制”的引入成为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在对1959年吉林省“劳卫制锻炼的标准与方法”的研究与分析中发现“劳卫制”在具体所在年龄段都有相应的等级与要求,具体的分级有:少年级、一级、二级,并设有详细的等级标准细则,其目标是根据身体的全面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年龄不同的划分。而在具体规定项目中有: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跳远、跳高、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爬绳(爬杆)、射击、手榴弹掷远、游泳、速度滑冰、体操、骑自行车等项目,面对庞大的参与人群,在众多项目中一级和二级都有六个相应的项目作为指标,其目标是为了人民全面系统的使速度、耐力、灵敏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其中还规定:一些省市、自治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而定。除了对于项目等级有严格的规定外,“劳卫制”在我国近代历史上赋予了强大的国家意志,在国家对各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要求外,国务院总理特别提出将锻炼身体上升到保卫国家的战略层面上[4];另外自测验及格者由各级体委发给证书和证章,凡获得证书、证章者,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有犯罪和严重道德不良行为时,就剥夺其证书、证章,这些证章和证书的制作、颁发,大大调动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锻炼的积极性[5];劳卫制体育的项目并不仅仅是当时的学校教育的项目根本并且对之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在的体育教育体育与健康标准中的项目与标准依然可以看到《劳卫制》的身影。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人们在锻炼与建立目标中实则是一种自我实现过程,加之背后更有来自国家、学校、企业家庭的全力支持,并将“劳卫制”的等级视为一种荣誉,甚至这种荣誉与学习成绩、工作成绩等相关联,而这种荣誉也满足了人的一种社会属性的存在。在当时《劳卫制》体育制度的引进不仅推动了相关新中国学校体育相关内容的充实(影响至今)并从等级证书中宣扬了体育所带来的荣誉感与强壮体魄后带来的身体自信、个人自信以及民族自信。

“劳卫制”作为特定历史产物,不能避免的受到相关政治因素以及时代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求过高过急”、对学生要求运动过量[6]、“挑灯夜战”等急功近利的方式和学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多重原因成为了“劳卫制”失败的根源。

2.2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以及相关体育项目体育产业的实施,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与学生体质发展有所改善,但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涉及学生身体素质的各项测试项目,几乎在中小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销声匿迹”[7],体操类体育项目因具有危险性而“叫停”,“广场舞”等娱乐化活动在学校体育课的直接引进与“称霸”这些表象的产生源于对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足,并使得体育失去了基本的身体教育功能。

面对当下对于学生体育课程的曲解以及教育“放羊式”的学校体育畸形发展,在对“劳卫制”的梳理和面对当今体育教育政策与落实的困扰中,只有强调国家法规强制、社会责任强制以及监督评价强制的新时期强制体育政策观念,是尽快改变积弱难返的学校体育现状,迅速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需要[8]。

我国在“劳卫制”的最终取消和之后的一系列国家体育健康标准的制定,体育教育理念一直在被“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等倡导“自由”理念所侵蚀与代替,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弱化了体育的强制性,造成了一定的时期内我国学校体育出现了“放羊式”教学的泛滥[9],这使得在学校体育在发展历程中失去了“体育之本”——基本身体练习的约束,真意体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改善学生体质 的“空话”。

3体育“强制”下的探索

“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各国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而拥有教育功能的学校体育一定是以国家与民族的教育意志为本,这种教育的强制性是我们必须维护的必要属性与必要前提。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劳卫制》制度的发展所带来的全民体育的成就与2014年俄罗斯劳卫制的复兴使我们认识到国家的顶层设计与保障是确保学校体育教育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从方法与具体细则上对课程有了明确了说明,近年来为了促进学校学生以及全民体质的健康一系列如“阳关体育活动”、“冬季长跑”等活动相继展开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学生缺乏基本的身体训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一系列现状与措施作者认为在国家大力重视的体育前现实情况中,需要顶层设计的支持。

首先建立基本的项目要求与保障:依法治国是事实科学“强制的必要手段”,国家应建立明确的法规制度,约束教师及学生的相关行为,并明确责任关系与奖罚力度;设定每个阶段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规格、要求的基本训练内容方可升学,在设计的难度依年龄的增长必须逐层递进,如:小学必须完成体操、田径的一些基本基本训练内容,中学可拓展为部分体育中器械训练内容,大学则将依据个人的爱好按照俱乐部学选择自己相应的项目,并修够学分,而各阶段相应的评价与学分是升学的必要前提;

其次是管理制度的保障:为了确保要求项目内容真实有效,实际情况必须由负责管理副校长专门负责,实行问责机制,如发现有违规、作弊情况首先上交学校处理,处理无果直接申报市级主管部门,建立相关的问责制度,对管理副校长等相关人员直接问责。

再次是根据科学健康的体育要求,首先建立相应的饮食、卫生、场地的基本保障(如:学生运动后的卫生保障,国家应对每个时期每个不同身体条件的孩子通过电脑、互联网统计建模并进行的基本的营养要求与睡眠要求;给学生建立机基本相关医疗辅助措施,对相关管理人员负责人进行定期学习与培训等。

由于各地区有不同的问题与差异,各省可将学龄段时期全国排名前200所学校作为试点,并参照相关标准进行全方位的统计与审核,通过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逐步扩大相关范围。

4结语

提升我国学校体育增强全民体育健身的根本,而强制体育在学校的实施是当下国请的必然选择,“强制”的目的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使全民形成体育锻炼的自我能力与意识,并通过强制后提升全民“自觉”的体育文化氛围,最终使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维,林琳.学校实施强制体育浅论[J].才智,2010,(9):161.

[2]刘阳,何劲鹏.我国学校强制体育的合理性探析[J].2015,22(5):1-5.

[3]方瑸.苏联劳卫制的由来和变革[J].女工(苏),1981,(3):25-27.

[4]俄罗斯恢复劳卫制我们是否重拾“老古董”[N].钱江晚报. 2014-03-26.

[5]苏競存.如何以勞衛制為中心改進中等学校体育課和課外体育活動[J].人民教育.1955, (9).

[6]周良云,许良.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趋势性变化”的解读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1):23-27.

[7]许可, 戴超平.对当前我国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26-27.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Meng Xianglong, Cong Chen

摘要:学校体育是我国全民身体教育的根本,近年来学生体质的下滑和身体基本技能的丧失使得学校体育饱受争议;随着2014年俄罗斯劳卫制的重提使得强制体育重新返回了历史的舞台,强制体育重新被拉回了人们视野范围内。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建国初期的劳卫制进行了回顾,并针对当前面对的强制体育实施的细则给予了一定得建议,力争在回顾“劳卫制”的历史中,使人们对于“强制”有理性的判断,并在现阶段体育发展中给予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劳卫制;强制体育;学校体育

Abstract: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all in China. The decline of students’ constitution and loss of basic physical skills in recent years have landed school sports in a controversial situation. In 2014, along with the re-mention of Russian labor health system, compulsory sports returns to the stage of history and people’s attention. The paper recollects labor health system in early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China with literature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urrent compulsory sports regulations. The paper strives to help people have rational judgment on ‘compulsory’ by recollecting the history of ‘labor health system’ and provide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current sports development.

Key words:labor health system; compulsory sport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2-0003-3

作者简介:第一孟祥龙(199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QN031)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
拉丁健身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