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细四个点,让示范更有效

2016-11-28于松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下古村中学276422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垫球手臂排球

于松峰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下古村中学,276422)

一、示范中个别环节的特写

动作技术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反复示范并结合精炼的讲解,学生还是难于把握要领、无法形成准确的技术概念,教师示范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强的感官认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初次接触某项动作技术,观察教师示范后的感官认识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两个特点,也就是学生对动作会有一个整体上的影像记忆,而又不能深刻记忆动作完成的细致轨迹。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分重点地反复示范,不能将动作技术的部分或某个重要的环节充分展现出来,只能加强学生对动作的整体影像记忆。而细致的动作轨迹和动作要点学生自然短时间内无法获得。

教师示范时可以着重突出某一环节或是将某一环节单独拿出来示范,学生通过重点观察,对动作技术要领的认识和理解就大不相同了。

如肩肘倒立的学习,学生常会出现屈髋、用背部支撑的错误动作,教师采用挂膝示范(屈小腿,挂在杠上或连接起来的手臂上),反复演示肩肘支撑和背部支撑的区别,加上语言引导,学生会充分认识到这个要领并在练习中主动去做,上述错误出现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再如,侧推实心球示范中出手角度的重点示范、排球垫球示范中腿部用力的突出示范、足球脚内侧传球示范中脚触球瞬间的特写示范。这些特写示范都能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认识,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

二、示范时讲解肌肉的感觉

场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课,练习很长一段时间后,排球还是四处飞,教师细心观察,发现很多学生“抱手”击球;此时,及时叫停,再次示范讲解叠掌式垫球的手臂姿势,突出强调“手腕下压,两手臂一定要有明显的拉紧感”;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明显注意到了这一点,垫球的稳定性快速提高。

再如蹲踞式起跑,做出预备姿势后,身体会有明显的前倾感、手臂支撑地面会感觉到很用力,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将这一感觉同时讲解给学生,并做双手一离开地面马上身体前倒的示范强化学生认识,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会用这种感觉指导自己的动作姿势,错误动作就会大大减少。

三、示范中教师适当地“示弱”

场景:山羊分腿腾越第一课次教学,教师快助跑、起跳、踏跳、顶肩推手、挺身展体、缓冲落地,示范流畅优美,尤其是很棒的“二次腾空”,学生个个惊讶赞叹。可是让学生开始练习时,学生犹豫不决、相互推让,在“跳山羊人”练习中的积极性和兴奋劲一下子没有了。教师的示范与他们的想象差别太大,他们被“吓”住了。

像这样的场景有很多,如,教师接近扣篮水平的上篮示范、十多米远的铅球投掷、高超的单双杠动作等,这样的示范过后,学生多的是畏惧心理,他们觉得自己接下来的练习与教师的示范相差太大,自己做了会丢人。他们还会这样问自己——动作这么难,我能学会吗?我能做到吗?其实,在初学阶段,教师的示范表现的弱一点,让学生感觉自己努力后能够触摸到,反而模仿起来会更有方向、更积极、更努力。随着学生练习水平的提高,教师的示范“水准”同时提高,示范的效果会更好。

四、示范中引用形象的比喻

有些动作,其做法或完成动作的原理很抽象,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给予学生的是一种遥远的模糊感,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动作究竟应该怎样做;而这些动作的做法或完成的原理与学生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某些事物很接近,学生对这些事物很了解,很容易模仿。教师示范时,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某一器材或身体的某个姿势(或某个动作)比喻成生活中学生更常见、感觉更形象的物体(或动作),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场景一:一节水平三的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课,教师多次强调掌心不触球、手要随球上下迎送,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不得要领地在拍打球;而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教师拿一个悠悠球,结合悠悠球的玩法做篮球运球的“按”和“引”,反面示范“拍球”的错误动作,结果学生多数很快理解了动作要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场景二:侧手翻教学,教师用即时贴在地面贴出数条醒目的线段,并在上面贴上手掌和脚掌,示范并讲解“手脚落地一直线,空中倒立垂直面”的要点;接下来的练习,学生有直接不敢做的、有屈髋的,学习效果一般。而另一位教师制作了一个“大”字风车,用此结合动作要点演示做法,学生练习有了明确的方向感,练习积极性和效果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垫球手臂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排球垫球熟练度的方法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变大变大
完美的手臂
大树为什么有那么多手臂
7个动作,还原纤细手臂
垫球启蒙
一个教学片断引发的争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