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果桑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实践

2016-11-27邓永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8期
关键词:桑果果桑果酒

●邓永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61)

安徽果桑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实践

●邓永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61)

果桑是专门用来生产优质桑果(桑葚)一类桑树的总称,位列国家卫计委确定并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80多种药食同源植物名单,桑果属于第3代具有显著保健功效的水果。果桑具有营养保健、生态和传承蚕桑(丝绸)文化的多种功能。

果桑全身都是宝,桑叶、桑果(桑椹)、桑枝、桑白皮都是名贵中药材,而桑叶、桑果又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经科学研究鉴定,桑果鲜果中含有大量游离有机酸、18种氨基酸、花青素、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矿物质元素(如钾K、铁Fe、钙Ca等)、微量元素(包括锌Zn、硒Se、钼Mo等)、胡萝卜素、果胶、白藜芦醇等60多种高含量营养成分,涵盖了大多数水果的营养成分,可开发成桑果酒、桑果酱、桑果醋、桑果色素等多种精深加工产品和具有降血糖、促睡眠、防癌、抗衰老、补硒等作用的功能性保健品,果桑正在成为为普通百姓提供日常使用的、与健康相关的保健产品及中药的新兴健康产业,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安徽果桑产业在经历了产业发展初期、缓慢期、创新发展阶段后,正在沿着健康产业发展的大道阔步前行。

1安徽果桑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的确立

江淮地区种植果桑始于2002年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茶场的果桑栽种试验,直至2010年,由于果桑品种的选择、栽植密度、树型养成、肥水高效管理及病、虫、草、鸟害防控尤其是菌核病防治和农药残留等受到栽培技术方面问题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果桑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处于无序、种植规模偏小、发展缓慢、精深加工缺失的状态。

2010年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果桑研究团队开始了引领和有序推进安徽果桑产业持续稳健发展的进程。首先,果桑科技创新团队考察和了解了浙江、江苏、四川、广东、河南等省的果桑发展情况,并调查了安徽果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果桑的发展前景后,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岗集果桑科研示范基地、南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果桑生态种植基地和合肥桃蹊水果农场果桑示范基地,开展了果桑品种引进与选育、生态栽培试验与研究、示范推广与科技服务、精深加工研发等方面的工作,经历了种种挫折和艰辛付出,经过6年坚持不懈的科技攻关及全省100多个果桑示范基地的建设与推广,在生态栽培、精深加工及市场运作等方面与一些大企业合作,反反复复摸索出了适合安徽果桑产业发展的经验,逐步形成并确立了安徽果桑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

1.1产业发展理念与定位

充分挖掘果桑保健功能的潜质,积极传播果桑的健康理念,把安徽果桑产业打造成一个惠及全民健康的保健型产业,重点开发中药材和保健产品(包括初加工、精深加工、功能性产品),同时兼顾果桑水果、食品的系列产品市场开发。

1.2开发模式

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把果桑产业发展与旅游、家庭农场采摘、乡村休闲观光等结合起来销售鲜果,占30%以下,桑果是春季水果淡季的稀有鲜果类,可调节果品市场,满足人们对水果的需求。另一条腿是加大科研力度,将果桑的精深加工规模化、精细化、功能化,开拓果桑保健产品徽文化品牌市场,坚持走“两条线路”并行发展的产业之路。

1.3发展区域

在安徽的淮北平原地区、江淮丘陵地区和皖南、皖西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并行发展果桑产业。

1.4四类果桑品种选择

推广安徽自主选育品种、台湾系列品种、国外品种(包括韩国、日本等)和国内果桑品种,改变品种单一的状况,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品种资源。

1.5产业形态

安徽果桑产业围绕生态、循环、旅游、电商、文化五大关键词发展,努力把安徽果桑产业打造成生态环保、与旅游产业结合、富含文化底蕴、“互联网+”型的健康产业。

2安徽果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

安徽果桑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6年创新发展的实践,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安徽果桑产业创新发展思路的确立以及排除种种障碍的努力和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实践。

含VSC-HVDC的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计算中,一般以降低网损或发电成本作为优化目标。这里采用机组发电成本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即:

2.1科研紧紧围绕果桑产业发展的需求,团队引领安徽、南疆果桑产业的发展

果桑产业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产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科技是产业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安徽地处江淮地区,自然形成了淮北平原地区、江淮丘陵地区和皖南、皖西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气候特征差异明显,南疆气候特征独特,因此,果桑种植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控制等方面要求不同,另外,果桑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包括功能性产品)和中药材产品的研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果桑科技创新团队启动了多项科研计划,实施了10多项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展开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

2.1.1 首先,在合肥、南疆皮山、黄山、安庆、亳州、宿州砀山等地建立了果桑科研与示范基地,引进国内外果桑品种40多个,包括台湾系列果桑品种、韩国大白珍珠、日本甜椹、粤椹大十、中椹1号、嘉陵30等品种,筛选出了适宜各地栽种的系列果桑品种;并经过多年的努力,采用自然选育、辐射处理、杂交等方法选育出在审果桑品种4个,为安徽、南疆果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品种资源储备。

2.1.2 制定安徽、南疆果桑地方标准3个,包括果桑栽培技术规程、果桑棚栽技术规程、皮山县果桑栽培技术规程,为安徽、南疆果桑种植提供技术指导。由于安徽果桑种植的各个地区气候存在差异,要求在生态栽培、安全越冬、果桑果期延长、树型养成、高效肥水管理等栽培技术上有所不同,制定了系列果桑种植成熟技术:果桑的快速成林栽培技术、果桑的设施栽培(棚培)技术、果桑的安全越冬技术、果桑的富硒技术、果桑果期延长(年多次结果)技术、果桑菌核病的生态防治技术等,解决安徽果桑生产中的安全越冬、树型养成、肥水管控、设施栽培、果期延长等实际问题。

2.1.3 果桑桑叶、桑果、桑枝、桑白皮都是中药材,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仅中药材桑果干的每年销售量在3000t左右,这是安徽果桑产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亳州建立果桑中药材基地,开展果桑间种中药材如喜阴的紫丹参、杭白菊、半夏等试验,通过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建立了果桑中药材栽培技术体系。

2.1.4 桑果是果桑产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原料资源,除30%产量用于鲜果采摘外,70%产量用于加工成各类加工产品,以提升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果桑可利用和开发系列产品有:鲜果(采摘);加工产品(可做旅游产品)如初级加工(桑果汁、桑果干、桑果泡酒等)、精深加工(复合型保健酒、富硒果酒、果酱、果膏、啤酒及白兰地等)、功能性产品(褪黑素提取物-促进睡眠、有机硒与钼补充物、白藜芦醇、花青素、DNJ等)、桑果食品(包括桑果菜、桑果糕点、桑果鸡等)、桑果中药材(包括青与黑桑果干等)。果桑团队建立了果桑实验室,并研发了果桑系列创新产品(包括与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复合型保健酒、富硒桑果酒、桑果白兰地、富硒桑果干、富硒桑叶茶等10个产品,其中复合型桑果保健酒、富硒桑果酒、富硒桑果干、富硒桑叶茶等已大批量上市,销售通畅,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截止目前,安徽果桑科研团队已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申请专利5个,申报审定品种4个,发表论文5篇,制定技术规程(地标)3项,研发果桑创新产品10个,注册了7个有关果桑的商标,2个科研成果(在申报),制定果桑栽培技术6项。这批科研成果为果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有力地推动和引领了安徽果桑产业的发展。

2.2建立果桑科研与示范推广基地,积极探索果桑产业的经营模式

安徽果桑栽培方式有露天栽培和设施栽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岗集果桑生态栽培基地(合肥),已接待和培训来自省内外果桑管理及技术人员150批次,带动了安徽果桑产业的发展。和县和绩溪县的果桑棚栽基地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示范带动的同时,安徽果桑产业按照自己的创新发展思路,在全省不同区域建立了各自的果桑产业模式,并积极探索果桑产业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有安徽特色的产业布局。

2.2.1 在合肥、安庆、黄山、六安、芜湖等市,建立起种植+加工+旅游+“农桑文化”展示+“互联网+”的产业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经济优势来发展果桑产业,通过旅游和“互联网+”来销售鲜果与加工产品,如复合型桑果保健酒、白兰地、桑果鸡等。

2.2.2 在亳州、阜阳太和等地,建立种植+加工+旅游+中药材+“互联网+”的产业模式,重点发展果桑中药材产业,产品如中药材桑果干、桑果饮片等。

2.2.3 在安徽北部宿州、淮北等市建立了种植基地+合作社+公司(加工)+“互联网+”的产业模式,重点发展果桑加工产业,加工产品如桑果酒(干红)、桑果白兰地等。果桑休闲采摘亩产经济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中药材和加工产品效益也相当可观。安徽果桑产业发展模式是三产融合的产业模式,与单纯的种植模式相比,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各环节紧密链接通畅,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3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果桑系列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拓展

科研要为生产服务,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果桑产业要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高效的科技效益型产业,果桑科研团队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每年都有60人次的科技服务企业活动,足迹遍布江淮大地,团队为企业提供栽培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帮助企业建好果桑种植基地、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累计培训技术骨干2000人次,每年有5个月以上的时间花费在基地、生产车间和实验室。

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合作是推动安徽果桑产业快速稳健发展的最重要步骤。目前,安徽全省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具有实力的企业有11家,果桑科研团队与这些企业都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建立实验室,依托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共同研发了一批产品,研发的产品有复合型桑果保健酒、桑果白兰地、桑果醋、桑果酵素、桑果酒、富硒桑果酒、桑果饮片和系列桑果饮料。研发的产品山大士覆盆酒系列、金土地玫瑰至尊桑果酒已大批量进入“互联网+桑果酒”的销售通道,每年销售额都在3亿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安徽果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3安徽果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愿景

时至今日,安徽果桑产业已在全省建立了100多个种植与加工基地,遍及安庆、合肥、黄山、六安、亳州、芜湖、马鞍山、铜陵、蚌埠、淮北、宿州、滁州、阜阳、池州、宣城、淮南等市,据不完全统计,种植规模已近4万亩,果桑加工能力接近3万吨,开发了果桑系列产品10多个,高品质的复合型保健桑果酒、桑果酒、桑果干、桑果饮片等产品已大批量上市,市场销售通畅,果桑采摘园亩产经济效益也均在1万元以上。果桑产业已被列入安徽省“十三五”蚕桑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重点发展产业。

猜你喜欢

桑果果桑果酒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摘桑果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果酒年消费量正以15%的速度递增
固定酵母在脐橙果酒生产中的应用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
红树莓果酒主发酵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