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暗恋桃花源》的戏剧创新突破

2016-11-27李颖琪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戏中戏赖声川春花

李颖琪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8000)

论《暗恋桃花源》的戏剧创新突破

李颖琪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8000)

《暗恋桃花源》自问世以来就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其生命力就是赖声川对传统戏剧的创新与突破。包括戏剧结构上“戏中戏”结构的创新运用和“复式结构交互发展”,以及戏剧内容情感上的悲剧交织创新。

暗恋桃花源;戏剧结构;戏剧情感;戏剧创新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话剧导演、剧作家赖声川舞台剧的代表作品之一,1986年首次演出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86年至今,已经有三个版本话剧,也有电影版的问世。该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台湾的轰动,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我认为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赖声川对传统戏剧的创新与突破。

1 戏剧结构的创新

1.1 “戏中戏”结构的创新运用

“戏中戏”的设置在中外戏剧作品中都有呈现。这种编剧技巧最早成名于莎士比亚笔下。在《仲夏夜之梦》《哈姆莱特》等名剧中都有设置。在《仲夏夜之梦》中起了增加了剧作的灵活性,提高了观赏娱乐的效果;《哈姆莱特》中则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梳理人物关系线、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在中国明清时期的戏曲作品中也出现了“戏中戏”,如徐渭《四声猿》、王衡《真傀儡》和陈与效《义犬记》。因此,“戏中戏”的戏剧结构可谓是来源悠久。但是大多数戏剧作品的“戏中戏”设置都是针对某一段落做的特殊性处理,而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中,除了那个看似与整部戏剧都毫无关系的白衣女子之外的演员都在“戏中戏”里。在不断的跳进跳出中,在结构上丰富了层次和灵活性,在情感上给观众以“间离”的戏剧观看效果,赖声川并不像传统导演一样,希望观众全身心的融入到戏剧之中。而是通过跳出时刻提醒观众意识到这不过是一出戏罢了,然而却使观众感到舞台上演的故事,即使只是故事、是戏,同样使人同喜同悲。

1.2 复式结构交互发展

中外戏剧传统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类:“开放式”“人像展览式”“锁闭式”。开放式的结构故事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顺序依次展开,使观众可以从头到尾的了解故事,中国传统戏曲多用这样的结构,如《西厢记》,很少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则是以刻画人物群像为主,将戏剧片段巧妙结合,多用来展示时间历史的变迁,如《茶馆》等作品,时间跨度大,展示社会风貌;闭锁式结构也称“回顾式”,该结构的经典作品有《雷雨》,采用回顾的形式,将场前事件和当下事件有机融合,因为前史造成的“危机”,来展示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并迅速将剧情推向高潮。

《暗恋桃花源》的戏剧结构与传统戏剧不同,采用了将不同时空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复式结构。在舞台上上演着两出戏,以江滨柳和云之凡凄美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暗恋》,以及以老陶、春花和袁老板三人感情纠葛为主线的《桃花源》,跳出这两出戏之外,还穿插这一个不断寻找刘子骥的醉酒白衣女子,打破了传统戏剧结构的桎梏。

在戏剧结构上,导演赖声川使用了多重戏剧结构,《暗恋桃花源》戏中戏以及复式结构的交互发展使人耳目一新。这也使得观众也进入了创作环节,台下的观众不仅仅是作为一名看客,更是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对戏剧进行创作。舞台上演的戏,演员演的是剧组中的演员,亦真亦假,更是切合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这是一种戏剧美学的创新。

2 戏剧内容情感的创新

《暗恋桃花源》不能划分为传统意义上的悲剧或者喜剧,它在戏剧内容情感上的创新体现为,它采用了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我们不知是该为《暗恋》悲情一生的思念动容落泪,还是该为《桃花源》荒诞可笑的情节窃喜,甚至是为那个醉酒的痴情女孩,为她一直寻找不到刘子骥而悲伤。

江滨柳和云之凡,他们渴望的不过是相守,在那个动乱的大时代里,在那个“从未这样安静”的上海,他们在战火之中不得相守,然而战争过去,两人同在那小小的台湾,几十年也都没有遇见彼此他们,至始至终都隔着时空的错过。老去的江滨柳在病房里说“那个大时代里,人变得好小好小。可是在如今这个小时代里,人变得更小。”战火纷飞,从此一别,此去经年。便是几十余年不得见的思念与悔恨,如果那时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的见面,那际遇是不是就会不同?其实他们想要的,想追寻的不过是爱情的伊甸园、人生的桃花源。那里没有动乱,没有战火,更没有大时代中的身不由己。然而命运是总弄人,不得不让人唏嘘,《暗恋》是充满悲情的。

可我们再看《桃花源》里的老陶,春花,袁老板。老陶去上游找桃花源,他的确找到了,可是心中有着执念,有着他放不下的春花,其实就算是桃花源也没有那么美好了吧,所以他还是回来了。春花和袁老板,追求幸福,可是到头来也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不过是一场空罢了。我反倒觉得《桃花源》是丢给我们更大的一个问题,到底哪里才是桃花源?或许它只有存在在我们的心里,才能具备它所有的美好。

这个舞台上的人们,都有着各自的追求也有着各自的迷茫,就如同台下的人们,这个世上有多少此情可待竟成追忆,多少信誓旦旦终贰其德,多少罗带结未成而江头潮已平……现实与理想总存在落差,有人飞蛾扑火的去追求,有人踟蹰望而却步。

这一出出戏里,没有简单彻底的悲喜,悲喜交织下蕴含着一个更大的命题,古往今来,人每个人心里有着那么一个桃花源,们都需要那么一个桃花源。让我们心存理想,让我们去努力,为之哭、为之笑、为之悲、为之喜。人生或许也就像这出戏,悲喜交织,在混乱之中,暗藏着它应当有的秩序。

综上诉述,导演采用了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通过多重戏剧结构的运用,悲喜交织的内容情感,使得《暗恋桃花源》通俗诙谐,却不乏智慧庄重,人们在捧腹大笑之后思考这其中的要旨。喜而不俗,哀而不伤,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世间的悲喜、欢聚、别离、这世间的痴情怨女。《暗恋桃花源》它就像是承载了在社会的潜意识,像一股洪流奔涌着进入人们的内心,像一根细针刺进内心最柔软地方。这也是它最大的生命力之所在。

[1] 赖声川,《无中生有的戏剧——关于“即兴创作”[N]》,联合报,1988.08.03

[2] 黄关序,《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戏剧卷[M]》,台北:九歌出版有限公司,1989

I053

A

1672-5832(2016)09-0074-01

猜你喜欢

戏中戏赖声川春花
春花依然盛开
赖声川首部网剧《王子富愁记》登陆优酷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戏剧之我见——《我爱桃花》小剧场话剧的探索精神
论《阳台》中的人物与镜像的关系
赖声川:创意是一道自问自答题
一张会行走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