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在说

2016-11-26编辑梁希理

教育家 2016年41期
关键词:感性校长个性化

编辑 | 梁希理

谁在说

编辑 | 梁希理

顾明远

教育改革 个性化学习 合作精神

以往的教育以集体学习为主,班级授课制只能照顾大多数学生的中等学习水平,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别需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促进了课程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学生选择的机会。但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不等于个人单独学习,而是基于项目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与同学、老师共同讨论、共同探索,有些项目学习还需要集体完成。当代科学技术创新决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多学科、多专家的集体努力。因此,提倡个性化学习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顾明远在“2016上海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中,谈了他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陶继新

教师 阅读

如果一个老师不读书,你就是把教材背得滚瓜烂熟,你只会是一个传声筒。而且你会很痛苦,学生听着也会毫无味道。但是当你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之后,你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话语系统,你再看教材的时候,不正确的地方就可以纠正,你再谈起来时那就是属于你的了。

山东教育报刊社原总编辑陶继新阐述教学和读书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

李希贵

学校生态 校内关系

在一个学校里,影响它氛围的一重要因素就是“关系”,关系决定生态。一个学校的生态到底如何,其实就是要看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团队间的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第二届京台基础教育校长峰会上,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校内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刘长铭

教师 感性

我认为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应该具有一种感性,他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令人感动的片段、令人感动的情景。如果他不善于感动他人,很难被感动,不善于发现生活中感人的片段,我也觉得他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可能不适合做老师。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弘扬精气神,托起中国梦——提升教师素养”主题论坛暨吴昌顺老校长从教60周年活动上透露,自己在面试教师时会看重教师是否感性。

猜你喜欢

感性校长个性化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论校长的修养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