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意义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道家心理健康人类

年 晴

浅析道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意义

年 晴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他们这个群体的发展始终被社会给予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也备受关注,究其缘由主要是在于价值观和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失衡,从而造成了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则根据这一角度,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和谐体系中包含的精妙,并引导大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状态。

道家文化 和谐思想 心理健康 引导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激励的社会竞争导致理想和现实、现代与传统等多方面矛盾的交织,每个人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大学生这个阶层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中因心理健康问题退学的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这一数字正在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那么在大学群体当中存在的如此之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到底缘何如此,治本的出路何在?西方的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咨询治疗等手段的介入却是“治标而不治本”。因为其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价值观的迷惘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文化原因

什么是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绝不只是个心理问题,在根本上应该是文化问题、人格健康问题、道德修养问题、社会影响问题和文化意识迷茫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迷茫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明白自己应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应当尽到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他们失去了信仰的依托,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没有道德底线,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这些导致他们在学业、人际关系、情感、生活等多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情绪不稳定,造成自卑、忧郁、孤僻、萎靡不振。有的还导致大学生报复心理,以攻击方法发泄怨恨,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难以把握自己,走向极端。

二、道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意义

道家文化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心理健康思想和智慧,特别是道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其内涵在现实条件下的转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一)道家文化的和谐思想

道家文化的思想有着完整的和谐体系,主要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道家文化以自然和谐为中心,自然和谐既是道家文化思维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离开了和谐就没有道家文化;二是道家文化的和谐本原是大道,道家之“道”是确立道家文化和谐体系的内核,没有道家之“道”的和谐内核就没有道家文化的和谐体系。

道家文化源于和谐,又归于和谐。道家之“道”就是万物和谐之极,宇宙和谐之主。在有道之妙的弥漫下,道家文化统括自然和谐、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和精神和谐的最基本架构。

自然和谐。自然和谐是客观存在的,无需有谁特别强调自然和谐的存在。但有人类之后,因人类有为的开发自然,导致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因素,所以就需要特别强调自然和谐的问题。“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16章》)表明自然运动的过程,是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道家思维始终围绕着自然和谐展开,离开了自然和谐也就没有道家文化的创立。自然和谐总是客观存在的,他的存在也构成了道家文化无限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

天人和谐。人类是从自然中产生的,是自然地一份子,本来人类并不具备自然赋予的特殊权力,人的生命过程同自然万物是完全一样的。有生有灭,循环往复。但由于人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了欲望的不断膨胀,并利用自己所能运用的不断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无视他物或未来人类整体命运的共同需求,就造成了天人之间不相和谐的局面。“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16章》)道家思想就告诫我们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妄作主张,完全遵守自然之道,而不是要让自然来遵从人类的意志和主张。

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生存体,在道家讲的社会和谐不是单从人本身出发,而是从自然角度出发,把社会和谐视为自然和谐的一部分,围绕自然地内容,着重强调统治者应遵循自然之道,施行“无为”而治的统治方法。针对我们个体而言就是要“守中”、“知足”、“无欲”等,要求我们人人都要遵守,以自然为目标,从自我做起,积极营造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

精神和谐。也就是指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和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所建立气的精神和谐目标,与世俗所追求的精神和谐目标是完全不同,他是一种超自然性的“无我”、“无物”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一切都是最完美的,是绝对自由自在的精神“逍遥”之境。这堪称是逍遥生命与和谐世界的典范。

总之,道家文化的和谐体系,以自然和谐为基础,以社会和谐为自然和谐的一部分,以天人和谐为摆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地正确关系,以精神和谐为理想目标,构建了完整的和谐体系。

(二)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而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万承奎,2003,p.37)现在的大学生缺失的不是智商,而是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情绪往往会受到外物的影响和干扰,只有破除内心的物质贪求及自我偏执,才不会因暂时的得失、成败等所产生的不良情绪,而失去自我。只有从道家文化的和谐体系当中才能真正体悟并努力践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层次,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适应的一生。”(万承奎,2003,p.42)适应社会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自信,这是融入和适应社会的首要前提。“和”说明我们每个人天生心理都是和谐的,个体都要适应社会的潜力,都能找到自己适应的群体,适应社会的共同之处。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会摆脱自卑,战胜孤独,树立自信,这无论是对刚刚入校的大学生还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都是很大的启示。

(3)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其关键因素是共同的利益和利益满足的程度。”(万承奎,2003,p.46)道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就是“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把人际和谐与自然、心理和谐结合起来。人相对于无限宇宙是渺小的、有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都是共同和谐的统一体,反之,若以自我为中心,把人际关系限于自我设定的小圈子里自卑、自喜,未免过于狭隘了。一旦依托于外物的东西丧失,那我们的乐感将无所依托。因此,我们只有自觉地打破自我个体的有限,才能把视野投向更为开阔的领域。

(4)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个性。“个性是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也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张厚粲,2001)“王德之人”是在道家和谐思想体系下提出的理想人格,所以我们就要求大学生要通过自身修为,让自我心性纯一、平和,处虚守静,物我两忘,这才有助于我们学会自我管理,克服种种心理失衡和焦虑,进而集中精力学习,提高效率,提升能力。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个性,才能完善自我的一生。

[1]卢爱思.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7.

[2]孟万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J].高教探索,2001(4).

[3]孟万金.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J].江苏高教,2003(1).

[4]向元琼.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人文社科版),20119S3).

[5]万承奎.首席专家万承奎谈健康自我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张厚粲.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1.陕西中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2.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年晴,女,陕西中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讲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思政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道家心理健康人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