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探析

2016-11-26徐阿香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对象化人民出版社全集

徐阿香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探析

徐阿香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对以前异化思想的合理成分进行批判吸收,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思想,揭露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从而提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本质。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探析

1 异化思想内涵的发展

异化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异化主要指“人在默祷中使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或者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在中世纪,异化获得了向实体理论的发展,在社会契约说中,异化首先被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即指权利的放弃或转让。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比较完整了论述了他的异化理论思想,黑格尔把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把异化也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异化,认为异化的主体是感性存在的人,理性、意志、感情是人的本质,认为宗教中的上帝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人的本质异化的产物,是思维的异化。那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是怎样的呢?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人的活动的异化,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而异化又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顶峰。

2 异化劳动思想的四个因素及其内在关系

马克思在了解社会实践后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①这是异化劳动最表面的一个事实,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表面的现象,马克思开始了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分析与探索:

2.1 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

要了解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必须首先了解劳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②也就是说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过程把自身的智力和体力外化到外部的对象中,生产产品,产品为劳动者所有,这本身是一个劳动者自我实现的过程。可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存在,这个对象化的过程发生了异化,劳动的对象化生产出了一个与劳动者相对立的异己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反过来又奴役劳动者。也就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的产品反过来却奴役劳动者。所以劳动的实现过程就“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过程,而这个对象化的过程也“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③马克思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④

2.2 生产行为与劳动者本身相异化

正是由于劳动者的生产行为与劳动者本身相异化才导致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是劳动者本身异化的结果。马克思说,“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活动的产品怎么会作为相异的东西同工人对立呢?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结果…… ”⑤,劳动者的生产行为在生产中与劳动者逐渐异化,生产行为不再属于劳动者,马克思说,“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⑥。

2.3 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从劳动者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这两个关系中推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三个关系,也就是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⑦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意识支配着人的活动,所以人是类的存在物,他本身的活动就是他的对象,他不用受到任何其他的力量的支配,所以他的活动是自由的,也就是说他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人的类本质。异化劳动使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人的活动不再是自由的有意识的。

2.4 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⑧,“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异化变现为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对立。人与人之间本身是自由的、平等的,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无产阶级却变成了不自由的,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奴役,劳动者自己劳动的产品为资本家占有,自己的劳动为资本家占有,连人所具有的本质都异化了,这就导致了无产阶级劳动者同资产阶级的对立,同资产阶级的异化。

注解: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1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3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3-94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5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7-98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895年版,第98页。

徐阿香(1991-),女,湖北省随州市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A811

A

1672-5832(2016)03-0286-01

猜你喜欢

对象化人民出版社全集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探究视听艺术中的美学体现
抉择
桑塔耶纳美学的“解构”与“建构”
人民出版社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