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学视角诠释孔子的中庸思想

2016-11-26卞晓蕊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中庸论语心理学

卞晓蕊 牛 盾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宁 273165)

从心理学视角诠释孔子的中庸思想

卞晓蕊 牛 盾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宁 273165)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智慧,谈及教育实践、道德修养、做人原则等诸多方面,渗透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追求。它的意蕴在被后人认识的基础上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富有独到见解的阐发,这在丰富其内涵的基础上也不免对其产生双面影响。对中庸思想的解释不在于辩驳,从心理学角度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初步探微以阐述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拓展理性思维,汲取无边智慧以致用。

心理学;中庸思想;认知调控;为人处世

中庸又称中行、中道,源于上古的尚中思想,经孔子成为儒家重要思想,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首先, 它是处理问题的模式:看到任何事物的一体两面,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立但逻辑上并非矛盾;其次,它是一个价值观:“以中为美”。[1]而现在我们仍然渴求这样富有智慧的处世之道。

毛泽东曾经说过:“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大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2]

1 中庸的含义

1.1 中庸的本义

《说文》:“中,正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据此,可以说中庸即合理恰当的处理事情。不得不提朱熹和二程对中庸的见解,这是对其进行同方向释义的扩充,程颐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则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均见《中庸章句》)把握矛盾的双方, 统筹对立统一的两极,从中找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取得一种整合效应。

除此之外,中庸还有依情形事态变化而变化之意,即灵活辨证认识并处理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拘泥于一点,要以自身或外界条件的变化为依托,对自身认识、态度、情绪等做相应调整。

1.2 中庸的心理学释义

中庸是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即知觉,要形成这种全面整体的觉知;中庸是对事物的意识,把握有意注意的关键,不犯无意识错误;中庸是认知,破除不合理信念,以正确的认知指引行为;中庸是智慧性思维,概括地认识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中庸是问题解决策略,克服功能固着以把握灵活变通。

中庸是道德原则、理想操守,是情绪调控、意志体现,是人生理念、价值追求,是一种可获得的为人处世技能。

2 中庸思想的体现

首先是个体的认识,即对事物有合理恰当的态度,其次是对个体恰如其分的积极导向。

2.1 心理学上中庸思想的体现

2.1.1 学、思、知、信、直、勇、刚的并重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更高意义上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揭示学习之道不是一味的学习,而是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深层加工,从而内化为自我经验。

2.1.2 促进自身社会化

通常,社会化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适应,事实上,个人是主动且有选择的,社会化过程在用各种机制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社会心理特征的同时,也基于个体的选择而养成独特的个性和“自我概念”。思维方式是人们用以理解现象及问题的架构,可以解释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的现象及问题。为此, 也就有了代代相传的可能性, 并构成研究者可以将中庸这样一个古老的文化概念付诸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理据之一。[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榜样学习,向着“贤”的方向努力,在“文”与“质”的空间中找到理想的高度。

研究者提出,人们的认同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文质彬彬,以及思而后行都包含着社会认同,当然,将社会认同内化为自身认同的关键是进行角色转换。在社会被个体建构时,个人也从建构的社会中得到反馈,并改变自己既有的行为方式。正如社会通过认同建构一样,自我也是通过认同过程形成的。自我本身是个体折射“互动他人”观点而形成的客体。孔子对弟子的言传身教亦如此,对教育内容的习得更多意义上是个体内化而来的。贤与不贤的认证,文与质的交汇,思而后行这样的价值追求无不渗透着允执厥中的思索、度的把握。个体通过角色获得(role taking)过程,用他人的观点看待自身,从而使自我意义成为共享的意义。孔子的言行对他人及社会的意义恰在于个体的认知及意义性加工,自我从人际互动中得来并存在于复杂的社会中,因此在更复杂、更有组织性的社会结构中,我们就必须类化自我,使自我有更明确的社会联结点。[3]

2.1.3 人际关系中微妙的中庸原则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既不会独立于他人,也不会简单接受其施加的影响,人永远存在于有形、无形的人际相互作用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以认知引导德行,在德行中加深认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没有价值观的指引,将不堪设想。道德以一种价值导向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为你掌好人生之舵,使其不偏离真善美的轨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此作为自身道德规范的条目何乐而不为?

人是孤立的,但沟通可使人交流信息和情感,人们之间建立心的桥梁使世界融为一体。模仿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习得的,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儿童从小就会仿效家人的动作、言语,若受到奖赏,就继续或扩大仿效领域。所以,模仿反应也是一种泛化现象。[6]中庸并非简单的中立,更多的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为什么人们心中总会设立一个标榜,很大程度上由于激励与敦促作用,正确的标杆使行为得到认可。中庸讲究和而不同,个人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形成自身的道德行为准则,又通过沟通使关系更加和谐。

2.1.4 孝的中庸之道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公治长》)当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依据事情的发展态势做出适当拿捏,面对孝这一永恒话题,最后的拿捏是尽心尽力的孝敬父母,尽管期间他们的态度会有所变化,但我们应该改变的只是孝的方式而已,最终都为做到孝顺。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讲信用、平等博爱。孝敬父母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孝心,学习将变得没有支撑和实际意义,这也是做人的失败。要想成才先要成人,成人必会懂得用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2.1.5 个体的完美发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人的身心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质和量两方面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7]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有相应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孔子概括自身规划及成就需要,该过程是意志的体现,即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也可以看成是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8]

2.2 中庸思想的时代性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最突出的问题是人的欲望无限制的膨胀和社会对于人的行为应有秩序规范的破坏, 起自于孔子中庸观念因此也有了人各守其位、遵从本分亦即克己复礼的意思。[9]

现当代,中庸作为普适的法则,为自身学习、道德修养、意志锻炼、人际沟通、社会生活提供策略,对当代人有重要的人文提醒和精神启示。成为现代社会的“君子”,要以中庸思想为标杆,遵循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明确事物的两面,使中庸成为惯性的思维方式,最终内化升华为技能。《中庸》提出的“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提示修中庸之道须由远及近、由低到高,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不达,适得其反。

2.3 践行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的实质在于破除不合理信念,消除错误观念对行为的偏颇性导引,真正形成“允执厥中”的认识,在生活中寻觅并践行“中庸”的真谛。

2.3.1 破除不合理信念,培养中庸思维

埃利斯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而是由经历该事件的人对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但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对此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

不合理信念具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的评价,糟糕至极的结果。依中庸的处事原则,我们须破除这样的信念。客观事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依个人的意志转移,况且没有什么情形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因此要在消除非理性观念的基础上树立中庸理念,确保自身思维的灵活性。无论如何,按照中庸的思维去思考、辨析,就能理清混乱的思绪,找到“过”和“不及”之间的度来调和偏颇观念,使自身行为更合情理。

2.3.2 中庸思想的功用与现代价值

恰到好处的拿捏及有辩证思维的允执厥中,是建立在破除不合理信念基础上的。个体的改变是认识上的觉知与更正及其对行为的指导。从哲学意义上讲,中庸思维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它同样来于实践,因为唯物论的认识论也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一大优良传统。[10]

作为时代的产物,中庸思想源于实践,对人类生活有不可轻视的训诫作用及调整功能。首先,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理论,其次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12]作为一种普世伦理,其现实价值不言而喻。当然,就心理学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它为这些问题所提供的解释与人们的要求相比,尚有相当的距离。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为,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理解、运行中庸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中庸先要有正确的理解,消除不合理信念及固有认识偏差,其次是不偏不倚的应用,最后是在实践中强化对中庸思想的认知,形成理性思维,获得实际功用。

为什么孔子的思想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 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他对这种“叩其两端” 思维方法的杰出运用。该思维方法不是命令式地训导人们怎么去做,而是为其提供事物各方面的对比, 让人们自己思考并作出选择,进而在“内化”基础上形成合理恰当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一思想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不合时宜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中用”是我们的态度,扬弃时过境迁的方面,对于制度的礼、精神的诚、个体修为的善,要摄取其中的精髓,运用到自身实践中以利于中庸文化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类文明和谐、社会进步。

[1] 杨中芳.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之实例——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G].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3):55-56.

[2] 柴晶,夏建华.试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和价值[J].襄樊学院学报,2003 ,24(4):12-14.

[3]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8-10.

[4]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24-425.

[5]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4.

[6]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351-352.

[7] 安涛.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文论意蕴[J]甘肃社会科学,2011,(1):47-49.

[8] 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刍议[J].心理学报,1984,2:110-111.

[9] 胡念耕.孔子“中庸”新解[J].社会科学战线,1997,(2).

卞晓蕊(1991-),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学历,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G44

A

1672-5832(2016)02-0198-02

猜你喜欢

中庸论语心理学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