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现路径

2016-11-26卜长明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诚信道德大学生

卜长明 彭 军 彭 燕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现路径

卜长明1彭 军2彭 燕1

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方面面临的基本问题。社会转型期中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存在弊端,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及信用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大学生对诚信内涵及失信危害性认识不清,出现行为失范、信用缺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需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社会诚信宣传,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大学生 原因分析 诚信教育 实现路径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诚方有德,无诚则无德,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事业发展的基石[1]。大学生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希望。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校园出现了许多不守信的行为,比如:在学校设计中,实验数据造假、论文简单粘贴复制等现象屡见不鲜;在求职过程中,伪造学历、编造实践经历;不按时还国家助学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故意欠交学费等等。所有这些“诚信缺失”的行为,严重损坏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形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理念和准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教育环境存在负面效应

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分强调利益,以求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个层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现象,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豆腐渣工程问题、假证泛滥问题、“厚黑”等反诚信心理学风靡问题……这些现象对社会的诚信道德标准提出严峻的考验[2]。大学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环境中的这些诚信缺失的不良风气冲击着大学校园,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道德评判标准还没有完全形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大。

(二)家庭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诚信道德教育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孩子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家庭教育过分强调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名牌学校,拿到尽可能高的文凭,进入各种意义的“上流社会”,满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除此之外,其他均不重要,甚至是可以忽略[3]。在这种教育理念偏差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关注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或者技能上面,忽略日常中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在诚信教育、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对孩子平时出现的说谎、作弊、言而无信等不诚实行为不重视,听之任之,甚至纵容孩子某些不诚实的行为。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诚信教育理念的偏差和不守信的行为,在一定程度影响孩子诚信品质的形成。

(三)学校诚信教育存在弊端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一方面,高校招生、管理、学术中不完善的地方和失信行为,给大学生诚信建设造成极大障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部分高校存在乱收费、滥收费现象,影响十分恶劣;一些高校办各类赢利性质的培训班,而实质上学生学不到东西;一些教师自己要求不严、在学术上存在抄袭、作假现象;学校在对部分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存在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行为等等,这些现象给学生传递了不诚信的信息,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一些教师“重智轻德”,仅仅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使得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仅限于理论宣讲,忽视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德育指导,德育教育没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另外,由于现在缺少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导致对大学生违背诚信的做法不能及时给予合理的惩戒,从而也挫伤了部分讲诚信的同学的积极性[4]。

(四)学生自身守信意识淡薄

大学阶段正值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学校诚信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存在教育漏洞,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缺乏学习目标、上进心,贪图享乐,急功近利,对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诚信缺失现象司空见惯,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一)加强社会诚信宣传

弘扬诚信美德,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需要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加强社会诚信道德的宣传。要利用各种媒体形式,积极倡导诚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具有的积极作用,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论坛等,大力弘扬诚信道德风气,对诚信行为进行正面、准确、全面地宣传和提倡,对各种不诚信行为和错误观念进行公开曝光、谴责和批判,使诚心者得到尊重,使失信者名誉扫地,在全社会营造出追求“真、善、美”,打击“假、丑、恶”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培养提供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诚信教育模式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只是依靠学校来实现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塑造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起社会、家庭及学校的普遍重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诚信教育辅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促使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首先,高校应主动加强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要定期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向家长通报,要特别关注学业较差和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同时,家庭要经常与学校沟通,特别要与孩子在读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沟通,了解孩子的品行及学业状况,如发现有说谎、欺骗等不良的行为,应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及时批评教育。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不诚信行为,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回避问题,而是要与孩子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思考对策,坚定其诚信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责任感。

(三)健全诚信管理制度

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三个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即:社会道德评价机制,信用体系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社会评价机制就是社会对诚信道德的认可程度,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引导。比如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评判标准、企事业单位的信用记录,并且真正地推广和宣传,制定出相应惩处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习诚信评价体系、经济诚信评价体系、生活诚信评价体系、择业诚信评价体系,根据各个体系不同的需要,确立能反映大学生诚信度的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并将诚信评价得分情况与学生本人的发展直接挂钩[5]。同时,人事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监管,对用人唯亲,或者没有发挥大学生的作用,没有给毕业生应有的报酬的现象及时制止,避免大学生产生不满情绪。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诚信教育的自觉意识

建立大学生良好诚信品质,除学校及教师的努力外,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身。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是学生的骨干,诚信教育不光是对一般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这对诚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目前学生党员比例和学生干部占到了学生总数的20%左右,发挥他们在诚信教育中的表率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榜样效果[6]。以点带面,营造大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诚信意识,并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将高校诚信教育、社会道德、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是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使社会、家庭、学校一起,为塑造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构建诚实、守信、健康、和谐的文明社会共同努力。

[1]任伟.浅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的诚信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4):37~38.

[2]张薇.大学诚信教育的反思与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19~120.

[3]苏小鹄.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4]侯玉清.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职业与教育,2007(2):57~58.

[5]金炳烨.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与高校诚信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84~85.

[6]肖志玲.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归因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76~77.

(作者单位:1.重庆科技学院;2.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基于微课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015011)。

卜长明(1982-),男,博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

猜你喜欢

诚信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