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需求理论机制下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机制理论大学生

郎 扬

大学生需求理论机制下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郎 扬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导向作用。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来看,他们对于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多,对于高校来说,要满足这些需求,就要从需求机制理论入手,切实把握学生的需求现状,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需求理论机制 大学生群体 教学改革

当代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时代感强,对于社会事物的关注密切,并且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各方面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对于高校管理来说,大学生作为学校管理的对象,就需要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正确运用需求理论,把握学生的需求特点并进行全方位分析,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高校教学的各项改革,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大学生需求理论机制论述

(一)需求主体

我国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机能逐渐趋于成年人状态,在思想意识方面,他们的视野非常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尤其是对于社会事务的关注,而且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上也具有无限的憧憬,对于高校管理来说,就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给学生提供满足大学身需求的现实条件,从思想意识入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积极为之奋斗,不断地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1]。

(二)需求的层次和特征

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很明显,并且这种差异性也表现在很多方面,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会导致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需求动机也不一样,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人,它的需求和动机也会因为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研究,在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方面,学生具有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要求;在尊重需求方面,学生又具有自强自立、渴望受到尊重的要求;在社会需求方面,具有丰富业余生活的要求;在安全需求方面,具有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而在生理需求方面,则具有身体健康的要求。这五个层次是按照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的,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阶段的大学生需求具有时代性、多样性的特征。

(三)需求的满足

大学生各种需求的产生方式不同,在满足条件上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需求满足机制需要对其产生的良种方式进行区别考虑,一是属于是内生型需求,是由学生自身某种需要而提出的,另一种则是由外部环境引发的,属于是外生型,对于前者需要做好高校内外部资源的完善工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对于后者则可以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法和措施来挖掘学生的需求,使其需求进一步转化为实践活动[2]。

二、大学生需求理论机制下的高效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需求很大,会把对知识的需求更多的寄托在各类文化课程中,这样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把握学生的求知特点进一步丰富教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的知识构成结构进行完善,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同时这样也可以起到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此外,还要对学生学习的环境进行改善,对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合理配置,使其生活学习条件得到满足。

(二)构建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实行人性化教学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高校要对内外部教学环境进行完善建设,保证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校园环境等都是安全和谐的,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也要对每位学生进行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的把握学生的尊重需求,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三)从社会需求入手,实行交际化教学

高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要正确采用激励理论,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支持和鼓励,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爱好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充分把握学生各方面需求,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为其未来进入社会职场做准备,而且在这一理念下,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其综合素质不断完善。

(四)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大学教育一方面需要传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下一步的人生规划就是进入社会职场,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因此,高校教学改革就可以抓住这一点,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需求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而为未来的人生规划制定提供参考作用。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重要人才资源,对于它的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在需求方面具有多样性、时代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讲,高校教学改革就要把握学生的这一时期的需求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教学改革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1]刘云.基于大学生需求理论机制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45~46.

[2]郝喜玲,梁中.可雇佣理论视角下高校就业指导教学改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63~67.

郎扬(1973-),女,满族,吉林长春人,历史学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

猜你喜欢

机制理论大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