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路
——以观众的心理需求为视角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超级女导师

刘 琰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路
——以观众的心理需求为视角

刘 琰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除了离不开《中国好声音》背后团队的高水准打造和运作,更离不开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本文将深入到观众这一主体,站在观众的心理需求层面分析《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从这一角度解读《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路。

中国好声音 观众 心理需求

一、中国综艺节目受众的需求分析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作为媒体中的观众一方,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大众对于“娱乐休闲”这一类节目的需求量明显开始增长。正是因为大众的需求,催生了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湖南卫视当时的《超级女声》正是那些年最为典型的一档综艺节目,“选秀”这一词语也是在那时兴起的,像这样大量的新鲜血液注入到娱乐圈,对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超级女声》的成功叩开了中国选秀综艺节目的大门,此后许多家省级电视台纷纷效仿《超级女声》举办了大大小小的选秀综艺节目,但是对于早已被“过度震撼”的中国观众来说效果似乎都没有达到当初《超级女声》那个高度。直至后来的《中国好声音》出现,社会上又掀起了第二次对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热议和追捧潮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观众对于综艺节目的需求,最大的特点便是“猎奇性”。哪里有独特另类的话题与看点,哪里就有源源不断的观众,“娱乐八卦”这一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大众猎奇心理的最好佐证。

同理来说,不管最早的《超级女声》,还是后来的《中国好声音》,在为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必然会慢慢地衰败下去,或许等到几年后,这类综艺选秀节目会因为过气而停播也说不定。因为观众会永远追寻更加新奇,更加独特的综艺节目,这就是中国观众对综艺节目的收视需求。

二、观众眼中的《中国好声音》

(一)大胆革新的《中国好声音》

近年来,中国各大卫视争相推出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所有的综艺节目都大同小异,所以在社会上这些节目反响也都非常平淡。《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则不同,它一改以往的选秀模式,令观众眼前一亮,唤醒了观众沉寂多年对于中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审美疲劳。所以在大多数观众看完第一期《中国好声音》后,都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住。

(二)观众参与感的增强

综艺节目与观众之间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那就是参与的问题。不管电视、电脑上的节目有多精彩,观众却没办法在真正意义上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虽然在近年来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能通过短信支持和微博互动来切实参与到综艺节目中,但是这样做却收效甚微,在这一方面《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下足了功夫。首先在学员演唱的时候,导师是背对着学员的,而当学员唱到歌曲的高潮部分常常会出现观众全体起立,齐声对着导师高呼“转”、“转”、“转”……这样的场景,更有意思的是导师有时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听到观众这样高呼,会做决断似得拍下面前的按钮转身过去面对学员,这样的做法无疑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使观众能够真正地置身于这档节目之中。

(三)节目处处彰显的人情味

在以往的音乐综艺节目中,明星都是作为评委被邀请来做点评的,而有的评委在评论的过程中,对选手会出现口不择言的场面,这样做会造成评委在观众眼里是一个“毒舌”、“无情”的形象。《中国好声音》对这一模式也做了巨大的改动,首先评委叫导师,选手叫学员。这样做就好像在暗示说,来参加《中国好声音》不是为了争夺名次,而是为了跟着导师来完善自己的声音技巧和学习更完美的舞台表演方式的,如果导师不肯定学员的声音,他就不会转身,也不会多做评论。另外,不管是杨坤的“三十二场全国巡演”,还是那英的“我教出了好几个好声音的冠军”,又或者是庾澄庆站起来挥动双臂高喊“选我、选我、选我”等,这些拉票场面除了展示了导师们幽默风趣的一面,也增加了许多人情味。

(四)正确的价值导向

许多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生活压力巨大,一边怀揣着成功的梦想,一边百无聊赖地面对着现实生活。这样的群体,每天承受着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而音乐综艺节目可以成为这类人群最好的情感宣泄口。试想当人们疲惫的回到家中,打开电视、电脑,看到类似于《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中的学员放声歌唱,听着他们励志的故事,看着他们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梦想,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肯定是报以认同和归属的心理来看的。

在网上输入《中国好声音》查看释义,我们会发现《中国好声音》同以前的综艺节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介绍——“大型音乐类励志综艺真人秀节目”。节目举办的主旨在于找出最能演唱的声音,注重音乐人才的培养和发掘,以“音乐至上”、“声音平等”这样的正能量为主题,这样积极主动的方式迎合了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而作为观众,更愿意主动地去接受这样的正确价值观导向的节目。

[1]李树蕙.观众主体性地位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表征[J].新闻传播,2013(08).

[2]胡俊.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内在变化[J].当代电视,2012(09).

[3]张研峰,张芊.从《中国好声音》看选秀节目的观众心理[J].现代视听,2012(09).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好声音超级女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想唱就唱
想唱就唱
“超级女声”北京拉票
超级女富豪快速增多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