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2016-11-26何珊珊李思静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礼仪行为习惯文明

何珊珊 李思静 李 芬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何珊珊 李思静 李 芬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一直是道德教育这一命题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将道德教育中的“知、情、意、行”真正统一起来,探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开展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就当代小学生的普遍状况而言,其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不尽人意的。我国多年来的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的德育工作长期存在着严重弊端。内容缺乏时代性,方法手段滞后,注重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知,而忽略道德情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当代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

1 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小学生文明行为现状的不佳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日常举止、社交礼仪、尊重他人、遵守秩序等。

1.1 当前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的行为,如:不分场合地讲脏话;将抛射垃圾作为课间游戏,随意涂鸦等,此类行为的愈演愈烈均源自行为出现初期学校没有从剖析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出现的缘由出发,且没能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引导,部分学生因其特有的逆反心理,习惯性地重复这些行为,甚至引起消极的连带效应。

1.2 在社交礼仪这一专题上,我们取小学生在遇到邻居或是有客人来访时的表现为例。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经常需要家长提示才会非常不情愿地做出反应,尤其是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此类现象的出现,一方面的确基于学生的性格,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老师和家长如果缺乏对这一方面的长期、有效的引导,那么孩子养成这一行为习惯是较为困难的。

1.3 当代的餐桌礼仪虽早已没有必要其效仿古时的迂腐,但相比美国、日本等国家,当前我国小学生在餐桌礼仪上的缺乏也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很少会顾及餐桌上其他人的感受,只关注自己对于食物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以上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现今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无限制透支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家庭教育的疏忽以及家长在相关意识上的错误倾向,皆是导致孩子不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原因。

2 当前小学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认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学校缺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没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学校应当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和建议的提供者,使家长成为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主力军。

2.2 大多数学生往往认为其他同学的不文明行为与自己无关。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主体应从教师逐渐过度到学生自身。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促进学校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良好氛围的形成。

2.3 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和进取心极强,学校应正确利用这一心理,对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树立榜样。近年来,学校表彰的形式也逐步多样化,将道德教育与分数化的评定方式逐渐分离开来。因此评价及表彰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现今小学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突破的关键。

2.4 部分学生对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解依旧停留在被迫满足老师的要求上,学校应以此为切入口,将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逐步成为学生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和自然的素养体现。将“知、情、意、行”统一起来,充分关注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上的表现,将养成教育的检验方式从机械地测验中脱离出来。

2.5 新课程改革后,多数学校都有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计划,但基本都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质性的课程设计。此外,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及出于安全问题的考量,学校很少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灌输说教居多,因此课堂大多形式陈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相关建议

小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应关注认知与活动、课内外、家校结合、文化陶冶与行为训练、自我教育与评价激励、过程引导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结合,就此针对当前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状态评价体系

机械地记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分数也不是评价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状态的合理方式。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直观、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校可通过这一评价体系了解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状态,制定相应的养成计划,并及时对其做出评价和反馈,进行更新和改进。

3.2 就文明礼仪对小学生进行较为专业化的训练

现代养成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相关方面的素养。小学可聘请专业的礼仪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礼仪训练,开设礼仪讲座,对小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文明教育,将内在的美通过日常礼仪和言行举止让学生有所感知,提升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

3.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各科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培养教育因素,把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可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等形式,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利用数学课严谨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借助科学学科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关注环保事业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开设一系列相关的校本课程。

3.4 开展校园主题化活动,加强实践

学校可设计相关主题并开展系列活动,如: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等,提高小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因文明行为而获得的他人给予的赞赏和肯定,感受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目的。

3.5 家校合作,拓宽道德教育途径

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类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培养教育,共同做好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让言传身教发挥最大程度的效用。

3.6 关注校园环境建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开口说话。”环境作为一个隐形的课堂,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关注和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小学生自觉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文明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 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华师大出版社,2007.

[2]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3] 董治君.《新时期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G625.5

A

1672-5832(2016)02-0089-01

猜你喜欢

礼仪行为习惯文明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对不文明说“不”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文明歌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