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不出的荒凉
——张爱玲作品的底色分析

2016-11-26贺娇娇

长江丛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底色写作技巧张爱玲

贺娇娇

走不出的荒凉
——张爱玲作品的底色分析

贺娇娇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对个体生命存在寄予深度关注的作家。因此,对她及其作品的研究将会很有意义。她的人生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从阴暗面把握事物的思维习惯导致了她对生命存在的悲剧性认同:孤独、荒凉、绝望与虚无。她的这种悲剧性生命观直接影响了她的作品,在作品中,她注重探索个体生命存在的某种永恒的悲剧境遇,从而使她的作品蒙上了一层沉沉的暗纱。本文将结合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个人性格以及张爱玲惯用的写作技巧等因素,对张爱玲作品中所呈现的荒凉底色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位才女及其作品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张爱玲 作品 底色 荒凉

一、张爱玲作品的底色:荒凉

张爱玲作品的底色是:荒凉。

荒凉可以有很多种,而张爱玲的荒凉接近于《红楼梦》,带有日常色彩,是作家体验的产物。她作品中荒凉的基调是建立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描述上的。

张爱玲的荒凉是一种悲观的感叹,一种女性化的敏锐细腻的感叹,可能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绪。

张爱玲作品中的场景,似乎热闹而拥挤,然而陌生而隔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充塞着幻觉、烟幕。人们相互之间仿佛人情味十足,可却是一种敷衍地亲热,在冠冕的言词之下掩饰着的可能是仇恨、嫉妒、鄙视、猜忌。

因而,张爱玲的人物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没有爱。在张爱玲的观念中,人的本质始终是自私的,因而,她笔下的人心总是那么寒冷、荒凉。一颗颗迷失孤单的心,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也永远有着异乡人的凄楚。张爱玲是民国时期临花照水的小女子,她在乱世中自慰、自卑,游离于时代之外。她采用家庭—内向视角挖掘女性意识的心理痼疾,她是继鲁迅之后的神话消解者,她消解了男性神话、爱情神话、亲情神话,在她的小说世界里,似乎一切感情都是那么黯淡和游离,一切感情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她以启示的小说观对凡人软弱性加以展示,她以苍凉的个人生命体验不露声色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她将中国传统与现代先锋结合,她在世俗生活中寻找永恒的意味。

可是,“虚空的空虚,一切都是空虚”,在她的作品里,每一个角落都藏着荒凉,在那个底色为荒凉的世界里,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地无望。

二、荒凉底色的成因

张爱玲作品中的这种荒凉底色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推测。本文将从社会原因、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和写作技巧方面对造成张爱玲作品中的这种独有的荒凉底色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社会原因

张爱玲出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正是中国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是旧的制度仍未瓦解,新的制度开始出现的年代,也是旧的思想仍旧弥漫,新的思想已然萌生的年代,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几欲窒息,而对于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独立意识与独立能力的女性来说,更是如此。人性本就脆弱得不堪一击,又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生存于期间的人们,仿佛处在一个荒原上,孤寂而无望。张爱玲冷眼旁观这人世的种种,没有悲愤,没有哀怜,有的只是无尽的荒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封建制度的腐朽败落,社会的动荡不安等因素,导致人心的疏离和冷漠,尤其是对于诸如张爱玲一样的封建没落贵族家庭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张爱玲身处于这样的时代和阶层里,就得不可抗拒地承受着这个时代给予她的种种。而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受其意识的支配的,而作家的意识则又受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张爱玲的作品,正是其某种意识的体现,而她的这种意识,事实上是这个时代的某种体现。

张爱玲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透露出一种不可抵挡的荒凉感,无论是描写爱情、亲情,抑或友情还是其他什么情感,人与人之间是隔膜着的,没有什么温情可言。人心是冰冷的,世界也是,人们就在这冰冷的世界里,慢慢咀嚼着这份冰冷和无望。偶尔的热闹和繁华,都裹挟着太多其他的东西。张爱玲没有撕开让我们看,却是平静讲地给我们听,一代代的读者在这听中,映射着自己,体察着人性,体察着张爱玲,也体味着这个世界。我们记着《红楼梦》,记着鲁迅,记着卡夫卡,无不因为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笔触记录了他们的时代,感触了那个时代人物的酸楚,揭露了普遍的人性,也寄入了他们对那个时代人及事的感悟和情感,一代代的读者又在他们的作品中流连和体味,吸收永恒的不变的东西,生发新的不一样的体悟和感触。而我们也会记着张爱玲,记着这个民国时期临花照水的小女子。她用她的笔触记录着她心中的那个时代的人、事、物,她是个闺房女子,且是个接受过中西方文化教育的闺房女子,她用她的视角观察着这世间的种种,记录了人世的另一种荒凉,这是那个时代的荒凉,或许也是这个世界普遍的一种荒凉。

(二)家庭背景

张爱玲系出名门,然而这个家族逐渐没落,变得残缺不齐,张爱玲就生活在这样的家里。

家是港湾,是生命的摇篮。生命中最顽强最持久的记忆,或许,就是关于家的记忆。无论这份记忆是舒服的,还是不快的,都将伴随人的一生,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对于作家来讲,家与他们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与他们在家中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家使得作家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张爱玲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家庭生活的不幸福,没有压垮作家,使作家沉陷于家庭的不幸中迷失了自我,但对其创作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张爱玲的整个创作都打上了家庭的影子,从而影响到了她的创作风格与审美基调的形成。

张爱玲曾在《私语》中描述过她的“家”,若将张爱玲的显赫家世及缺失父爱和母爱的经历与其进行对照,这里的描写不仅写实,且因包孕深厚,令人体味不尽。这里的“家”——由“后母”专权的“家”,像古墓一样死气沉沉、没有生命的希望,在与世隔绝中演绎着悲惨的故事。家已经成为她的创作原型,她从这里获得素材和思想,也从这里获得灵感,甚至获得技巧。张爱玲在小说中大写家庭,写家中的女人与男人。即使所写的故事与家庭没有直接的关联,这些故事也是家庭化的故事,她所创造的意向和氛围,也是家庭化的意象氛围。就是她在作品中写色彩,写气味,写感觉,并由注重描写达到的艺术效果,往往也是家庭化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像古墓一样死气沉沉、没有爱、没有希望的家里,张爱玲体会不到家带给的温暖和安全感,而更多的是体会到一种令人绝望窒息的气息,一种无穷无尽的荒凉。这种荒凉感几乎渗入了张爱玲的骨髓,以至于她描写述说任何事物,都摆脱不了这种感觉。所以,无可言说,张爱玲给自己的创作有意无意地涂抹了一种底色,那便是“荒凉”。

(三)个人性格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她的性格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写作。张爱玲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在实际生活中冷漠寡情,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与外人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世界。“张学”家都在用几个词来形容张爱玲的性格:孤独、冷傲、清高、绝世、清醒、慈悲等等。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看,其实张爱玲的这种生活态度源于她始终抱着一种悲观的心态打发时光,这种悲观的心态让她无法真正地深入生活,因此她总在两种生活状态里不停地左右徘徊。

张爱玲的这种性格,以及她拥有的那种深刻的悲剧意识,让她的作品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张爱玲色彩”。无论是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设定,还是情节结构的组织,或是故事表达的情感,都于有意无意之间,体现着张爱玲的性格色彩,而这种色彩带给人的是一种真正的、彻骨的寒意,体现的是一种虚无、绝望和荒凉,而这,也正是作品有着荒凉的底色的原因。

(四)写作技巧

张爱玲作品之所以具有荒凉的底色,还与作者其人的写作技巧有关。

首先,这与她叙述的调子有关,那是一种特有的回忆的调子。回忆的语调是苍凉的,因为时间的阴影,那种犀利而黯淡的光芒,足以击败一切的抗争与反叛。张爱玲曾经说过:回忆总是令人惆怅的,过去的美好只会使人感到一切都已完了,而过去的烦恼,只会使人再度烦恼。读她的作品,总想起小的时候,在盈满月光的小院里,听老爷爷老奶奶讲从前。讲的人是眷恋的,哀伤的,听的人则是萧瑟的、恍惚的。

其次,这与她的取景有关。张爱玲的场景都是时间性的场景,例如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雕花的家具,重重叠叠的物质的影子间,晃动着沧桑变幻,辉煌衰败,喜怒哀乐,人的面影越来越黯淡,直至虚无。她作品的取景往往集中在某个时间点,例如《封锁》,只是电车中短暂的一幕,然而,却仿佛将长长的一生写尽。生命的真相——壮丽与苍白,在这一刻中已呈现无疑。

再次,这与她的笔调有关。张爱玲的笔调在让我们感到时间过于短促的同时,又感到时间过于漫长,年复一年,不断地,演着老一套的戏。一个个中国人,看见花落水流,于是临风流泪,对月长叹,感到生命的短暂,但是他们就到这里为止,不往前想了。

张爱玲的才情令世人惊叹,每一运笔,每一刻画,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展露着自己的才华。而这些有意无意之笔,为张爱玲的作品涂上了荒凉的底色。每一个作家可能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张爱玲也不例外。她用自己精巧的写作技巧,深入地刻画了生活,刻画了人性,我们在她一句句的言词中,体悟生活,触摸人性,与此同时,感受到了一种无尽的荒凉。

三、荒凉底色的评价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惊世才女张爱玲是不可绕过的巨大文化现象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她的成长经验、生命体验、性格观念对她日后的文学创作有巨大的影响,也为其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始素材。她的苦难经验让她过早地洞察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丑陋。她采用讽刺、象征、隐喻等手法来揭露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存在的弊病、挖掘人性深处的丑恶。作为“大而破”时代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富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而语言风格也是构成她的小说底色“荒凉”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爱玲一次次地描述这种荒凉的生命体验,她一次次地质问,一次次地追寻,而结果,似乎总也逃不出那一片荒凉。张爱玲是狠心的,她永远把爱情写成荆棘,并让人狠狠地撞上去,狠狠地被刺痛。可是,无论她下笔多么狠心,她都只是一个小女人。

她的作品都好像说得是她自己,她翻来覆去感叹的是同一种荒凉的情绪,而选取的角度、空间、人物,似乎都是相似的。

在张爱玲之前出现的作家鲁迅,曾被张爱玲这样评价到:鲁迅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的阴暗面和劣根性,这一传统等到鲁迅先生死后,突告中断,很是可惜。鲁迅的小说、散文诗写的也是人世的荒凉。可是相比之下,鲁迅是一位更能承担“伟大”两字的作家,不单单因为他与时代的关系,他与民族的联结,也在于他在艺术表现上总是能不断超越自己,他的主题固然集中,但他的每一篇作品总能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以及开创一种新的格式。而张爱玲却始终没有“长大”,她的作品从头到尾唱的都是同一种腔调,她不能突破自我,拥有的是小女子的情怀,所以不能说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只能以独特优秀来形容。

[1]张爱玲著.张爱玲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刘锋杰,薛雯,黄玉蓉著.张爱玲的意象世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3]陈子善著.私语张爱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贺娇娇,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底色写作技巧张爱玲
九月雨
多角度优化写作技巧教学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策略分析
重绘大山里的『青春底色』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策略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