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干校六记》英译本中原文白描手法的再现——以葛浩文英译本为例

2016-11-26王军理

长江丛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葛浩文干校英译本

王军理

浅析《干校六记》英译本中原文白描手法的再现——以葛浩文英译本为例

王军理

杨绛的文风舒缓从容、清丽淡雅,常以一种质朴纯真,简单直白的白描式文字流露出自己的深情。《干校六记》中作者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记叙了她在文革期间下放干校的一些琐事,语言平淡质朴,从中能看出作者恰当、贴切的分寸感,精湛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写作功底。本文参照葛浩文的英译本,浅析白描手法在译文中的再现,进而探讨译者主体性的适度发挥。

白描 平淡质朴 译者主体性

一、前言

“杨绛的散文洗练畅达、蕴藉有致、涉笔成趣”,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感,这与其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不无关系。李健吴先生说:“杨绛不是那种飞扬燥厉的作家,正相反她有缄默的智慧。”她擅长描写琐碎的生活细节,娓娓动听、细致入微,但不显繁琐。其语言质朴、简单、直白,但却切中要害、恰到好处。《干校六记》一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就体现了这一点。而《干校六记》有三个英译本,先后被白杰明、葛浩文、和章楚翻译。相比之下,葛浩文发挥了其作为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因而使其译本更加地道、流畅、自然,最能贴近原文的风格,与原作的距离最小,但也有个别地方译得有失偏颇。本文参照葛浩文英译本,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浅析白描手法在译文中的再现,进而探讨译者主体性的适度发挥,以期对今后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二、原文白描手法赏析

白描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的画法。它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白描是杨绛写作风格的最大特征。在《干校六记》中,白描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文中,作者很少有正面描写“哀”和“怨”的感情,即使有这类感情,她也不加铺叙或衬托,只是用极其简单的白描手法点到为止,“如细雨润物,悄然无声,言外之意多余言内之词,让读者在舒缓从容的叙述中感受人间的真善美。”(林丹,2008:53)从中我们能看出作者恰当、贴切的分寸感,精湛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写作功底。文中的白描手法具体体现在人物描写、事物描写、动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上。下面本文作者将分别对这四类描写在葛浩文译本中的体现做初浅的赏析。

三、译作白描手法之再现

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原作中主要涉及的四种有关白描的句子和段落在译文中的再现进行初浅的分析。

(一)人物描写

例:干校的默存又黑又瘦,简直换了个样,奇怪的是我还一见就认识。

译文:The Mo-cun I saw at the cadre school was deeply tanned and very thin-- he had changed so much it was a wonder that I could recognize him at all.

原文中作者通过正面白描的手法,只用简单的几个短句——又黑又瘦,简直换了个样,就勾勒出了的默存下放干校后生活艰辛的惨状。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忠实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此外,译者葛浩文也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刻意在Mo-cun 前加了个the,突出强调现在的默存变化很大,换了个样,已经不是以前的默存了。这样使得译文中对默存的描写锦上添花,也更有益于目的语读者理解默存变化之大。总之,葛浩文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既忠实了原文,又服务了读者。

(二)事物描写

例:菜园虽然经拖拉机耕过一遍,只翻起满地大坷垃,比脑袋还大,比骨头还硬。

译文:After we ran the plow over the vegetable plot,the entire area was covered with dirt clods the size of human heads and harder than bone.

译者将“菜园虽然经拖拉机耕过一遍”译为“we ran the plow over the vegetable plot”,译文中虽然没有对“拖拉机”一词进行翻译,但用了“ran..sth over sth (碾压)”也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了原文的含义,可谓异曲同工,主体性发挥得当。将“……大坷垃,比脑袋还大,比骨头还硬。”译为“... dirt clods the size of human heads and harder than bone.”忠实地译出了“比骨头还硬(harder than bone)”,但却将“比脑袋还大”译为“the size of human heads(和脑袋一样大)”,着实令人不解。原文明明说“比脑袋还大”译者却译为“和脑袋一样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文的意思。可见,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未免发挥得过头了。

(三)动物描写

例:我独自一人看园的时候,小趋总和我一同等候默存。它远远看见默存从砖窑北面跑来,就迎上前去,跳呀、蹦呀、叫呀、拼命摇尾巴呀,还不足以表达它的欢欣,特又绕上个打滚儿;打完一滚,又起来摇尾蹦跳,然后又就地打个滚儿。

译文:During the time that I was keeping a lone watch over the vegetable plot, Quickie always stuck by me,waiting for Mo-cun. When she spotted him way off in the distance walking toward us from the brick kiln to the north,she ran out to greet him, jumping and barking, and wagging her tail a mile a minute. And as though that weren’t enough to express her joy, she would run around him and roll over, get back to her feet and start wagging her tail and jumping again,then fall to the ground and roll over once more.

原文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把小趋撒欢的可爱现状描写得活灵活现,给读者呈现了一副清晰的画面,而且画面感很强,仿佛活蹦乱跳的小趋就在眼前。译者不仅整体上比较忠实地译出了原文描写的画面,而且还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在不损害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在有些地方进行了必要地增译和改译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使其更加清晰、明了,如,译者将“小趋和我一同等候默存”译为“Quickie always stuck by me, waiting for Mo-cun.”在该句中,“stuck by me”属于增译,但却很好地传达出了原文中小趋对主人公对不离不弃、总是相伴左右,陪她一起等待默存的事实,也反映出了小趋忠于主人的性格特点。此外,译者还将“拼命摇尾巴呀”改译为“wagging her tail a mile a minute”,虽然没有直译出原文中的“拼命”,但用“a mile a minute”代替,并未损害原文传达出的小趋在见到默存后的欢喜之情,反而使原文描写的小趋撒欢的画面更加形象、生动。

(四)景物描写

例:晚霞渐渐暗淡,暮霭沉沉,野旷天低,菜地一片昏暗,远近不见一人,也不见一点灯光。(杨绛,2010: 35)

译文:The sunsets would grow darker and darker, the evening mist would become heavier. The vast fields were dim as far as the eye could see; not a single person was out there,and there were no lights to be seen.(Goldblatt, 1983: 48)

原文中作者描写了黄昏时分自己独自站在菜园门口吃晚饭时周围凄清、昏暗的景色,用词简单、直白。作者写此句更是为了“感叹个人的渺小和脆弱、人生的悲哀与无奈”(林丹,2008:53)。译文中译者同样忠实译出了原文的景色描写:“darker”、“heavier”、“dim”分别与“暗淡”、“沉沉”、“昏暗”对应,用词简单、直白,节奏缓慢、流畅,但却相对准确地传达出了原文中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孤寂、空旷之感;“not a single person”,“no lights”更是直接传达了原作者的孤寂之情。总之,译者葛浩文相对充分地把握住了原文简单、直白的语言特点及原作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思想感情,因而其主体性在此句中发挥得恰到好处。

四、结语

《干校六记》中运用了大量白描手法记录了作者文革期间在干校的生活,语言平淡质朴,传达出的情绪“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葛浩文的译文整体上比较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信息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适度地发挥了主体性,其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对译文的某些地方进行了适当地增减,使译文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但是对某些地方的处理有失偏颇,即其主体性的发挥并不十分到位,甚至还偏离了原文。在此,本文作者认为,译者应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适度发挥其主体性、张扬自我,做到既忠实原作,又服务读者,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译者。

[1]陈会清.试论杨绛散文冷静的白描手法[J].作家杂志,2008.

[2]雷宗瑞.从风格标记理论看”干校六记”三个英译本的风格再现[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4.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军理(1992-),女,宁夏盐池人,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葛浩文干校英译本
时代呼唤,使命担当——史诗《格萨尔》科恩曼英译本的语境阐释与翻译倾向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葛浩文的“模糊”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