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

2016-11-26文/陈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白求恩火烧圆明园

文/陈 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

文/陈 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立德树人宗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均衡发展。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古诗诵读;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

一、在人物形象分析中渗透德育教育

就小学生来说,长篇大论的说教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语文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借助教材中的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些榜样进行肯定,并鼓励嘘声向这些榜样学习,最终得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的。

例如,在讲解《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人物分析使小学生受到精神感染,让学生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态度,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二、在经典古诗诵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古诗诵读既能使小学生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也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很多表达这样情感的诗词,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诗词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

例如,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教育

很多小学课文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很多文章之所以被教师与学生认可,是因为故事中蕴含丰富的哲理,充分体现可文以载道的原则。如: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既有革命的浪漫情怀,又见历史的岁月峥嵘。但是,自幼生长在和平时代的小学生,又如何能体会这样的意境呢?学生必须要了解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是深重的苦难和无尽的悲伤。了解战争的艰苦,了解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故事情节和背景介绍,学生自然地了解了战争,自然激起对战争的愤恨,对战士们的敬爱,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和对和平的热爱。德育自然渗透到了教学中。

四、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情境描述不能达到的效果,要想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中描写的情境,教师可以情境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地球的图片,对自己看到的画面进行勾勒,然后再播放一些关于生态灾难给人们带来威胁的影片,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情感的统一,更是教学与德育之间的统一。

又如我在执教《火烧圆明园》一文的时候,以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件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火,会给我们带来光明、温暖和幸福,同时也给我们造成灾难和痛苦,大家见过大火吗?

生:(或答)见过(或答)没见过。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最耻辱的大火。影片剪辑火烧圆明园的情境。(师生共同沉浸在历史的深思中)

师:(沉重地)从历史的沉思中回到课堂上,在这一场大火中,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残垣断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齐答)火。

师:除了火,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英法联军放火直接造成的,这是最根本原因。

师:如在今天,类似火烧圆明园的事件还会重演吗?

生:(齐答)不会。因为我们国家强大了。

师:(满意地点头)所以说,在此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将来才能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到外敌的侵略,火烧圆明园的耻辱才不会再次重演。

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一堂语文课,但得力于老师巧妙地设计一个寓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之中的情境,以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件贯穿在爱国之情的整节课中,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将对知识的理解渗透在深厚的爱国主主义教育之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思想道德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理想追求事关国家繁荣昌盛。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精神。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始终贯穿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1]刘东.小学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解析.教育界.2013年19期

[2]万兰凤.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作用及实施途径.语文天地(小教版).2015年2期

[3]石哲菁.古诗文诵读: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力的有效途径.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4]李霓虹.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探索.语文学刊.2014年15期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新桥纳堡小学)

猜你喜欢

白求恩火烧圆明园
纪念白求恩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游圆明园有感
火烧毒品
圆明园里过大年
驴肉火烧
不怕火烧的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