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电影配乐对民族IP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西游记》改编作品为例

2016-11-26张萌萌

长江丛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西游记跨文化民族

张萌萌

探析电影配乐对民族IP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西游记》改编作品为例

张萌萌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而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种艺术性的国际语言,无疑在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IP”(Intellectual property)从2014年起成为电影行业的热门,可以是一部小说、一首歌、一个人物形象等等。其中,民族IP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不仅可以充当中国民族文化输出的主力军,同时可以有效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发展。音乐是电影元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更好地展现电影的内涵。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优秀的电影配乐势必能增强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民族IP《西游记》改编电影的优秀作品中电影配乐进行分析,希望促进民族IP电影跨文化传播步伐。

民族IP电影 跨文化传播 电影配乐 西游记

《西游记》可能是中国民族IP改编成电影最多的故事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以《西游记》为题材先后拍摄过至少85部电影,其中最早诞生的当属1926年由邵氏兄弟创办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摄制的无声电影《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导演为邵醉翁、顾肯夫,最新的则是2016年春节上映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除此之外,计划中要拍摄的还有《西游降魔篇2》《大话西游3》《大唐玄奘》《西游记之孙悟空借芭蕉扇》《西游盘丝洞》等,其中涉及的导演不乏老牌大咖徐克、刘镇伟,参演的主要演员也都是吴亦凡、李易峰这些当红小生。可见《西游记》这一民族IP的生命力仍然十分顽强,简直可以称为文化资源的“最强富矿”。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看来,西游记题材成为“超级IP”,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拥有丰厚辽阔的被阐释空间,经得起不断改编。“大多数经典作品是凭作者一己之力完成的,体现的是作者自己的价值观;而《西游记》脱胎于民间文化,它的价值观更加开放,包容性更强,可以承载各个时代的社会经验,任何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1]

一、民族性艺术特色鲜明

《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问世以来受到各界高度赞扬,共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7项,已经在44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下我国动画片出口的最高纪录。[2]

作为动画“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其配乐融汇中国民乐与戏曲的民族化元素,由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曲组组长吴应炬负责。《大闹天宫》音乐配器上选用了“琵琶、古琴、二胡、三弦、高胡、箫、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乐曲结构上使用了“二六”“快三眼”“流水”“导板”和“摇板”等戏曲节奏板式”,将我国民族音乐风格推向极致,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大闹天宫》的配乐设计跟人物脸谱式的面部扮相到打斗时富有美感的戏曲化的程式动作,以及虚实结合、色彩绚丽的背景设计是紧密相连的,共同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艺术特色。动画开场时使用唢呐作为主旋律,配合大量的锣、鼓、钹、京板等京剧中常用的打击乐器演奏出富有节奏感和戏剧性的主题音乐,不仅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气氛同时也表现出了在花果山生活的孙悟空威风凛凛的气势。在表现仙女到蟠桃园采仙桃时,借片中七位仙女之口演唱了一首悠扬的歌曲,这首歌曲开始的曲调是从昆曲舞乐曲牌《续冬来》(亦京剧曲牌《一枝花》)变化而来,曲调旋律优美、唱词富有韵律、声调和谐且意境深邃,与仙女们“敦煌飞天”式的造型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仙境之美。

二、本土化与国际性双重结合的混合型策略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于2015年暑期上映,上映不到6天即实现票房破2亿,截止下映日期共9.56亿票房。并且作为全球首部西游题材3D动画电影,在戛纳创下中国动画电影海外最高销售纪录,仅靠销售海外版权就收回约四分之一的投资,成了中国动画电影现象级作品。

有评论称《大圣归来》既富有中华历史和传统文化特色,又有迪士尼动画的英雄叙事风格,还兼蓄了日本动漫的魔幻风格。不难看出本片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混合型策略”,具体从电影音乐角度来看此片可以说中西结合、土洋结合、古典与现代结合,整体相得益彰。同时又与包裹着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好莱坞叙事结构共同向观众献上全龄化的视听盛宴。

在本土民族化的体现上,影片在配乐上大量采用中国民族乐器,如古筝、二胡、月琴、大鼓等等。除此之外在片中多次运用了《闯将令》《小刀会序曲》《十面埋伏》等著名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并将皮影戏、脸谱、古建筑等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其中,特别是影片开场的秦腔和影片反派祭祀时所演唱的京剧让人印象深刻。《大圣归来》的配乐中同样也使用了单簧管、双簧管以及太鼓等国际化的乐器。在配乐风格上主人公孙悟空的出场音乐采用了美国西部片孤胆牛仔出场的音乐元素,口哨声伴随着男低音吟唱,片中的许多段落配乐也采用了交响乐的演奏方式。《大圣归来》的主题曲《原来的我》和插曲《勇敢的心》都采用了更为大众的流行音乐的形式,由大众熟知的歌星陈洁仪和汪峰来演唱,这也是好莱坞动画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大圣归来》在影片国际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1]邵岭.IP别把悟空“玩”坏了.中国文化报,2016(2)15.

[2]百度百科.大闹天宫.http://baike.baidu.com/ subview/169939/4910435.htm.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西游记跨文化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