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的符号化狂欢——“余秀华现象”阐析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狄金森余秀华符号化

雷 雯

大众的符号化狂欢——“余秀华现象”阐析

雷 雯

余秀华的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诗刊社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几乎一夜成名;她身上的标签“脑瘫”“农民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迅速吸引着大众的眼球,余秀华现象成为一场大众的符号化狂欢;大众被余秀华身上的几大符号所吸引,她独特的身体残疾与欲望书写,大众所表现出的猎奇、娱乐与弱者关怀心理使得余秀华诗歌本身的诗意被遮蔽。

余秀华现象 受众 大众文化 符号化

2014年末,湖北农妇诗人余秀华因诗歌在微信朋友圈迅速走红,《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两篇文章被大量转载,大众为贴在余秀华身上刺眼的标签所好奇,诗歌圈子各大评论家与诗人相互争论。随后央视、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各大主流媒体连续报道,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火热出售。余秀华和她的诗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王士强《“余秀华热”背后的冷思考》指出媒体的标签化解读是将余秀华工具化、道具化,使得其价值成为了一个单向性的符码。大众与诗歌之间的鸿沟使得诗人与公众之间的无法对话与交流,大众只能看到最直白的意义。[1]余秀华现象在大众的网络的推动下,成为一场符号化狂欢。

一、余秀华走红的全过程

余秀华首次亮相于2014年9月,《诗刊》下半月刊“双子星座”栏目就重点推出余秀华诗作,那时余秀华只为少数人所知。当11月10日,诗刊社官方微信平台上发表题为《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的文章,文章刺眼的标题“脑瘫”和“诗”组合在了一起,最开头附上了一张照片,人物眼神坚毅,歪曲着身体,背后是田埂与农田。接着介绍余秀华生平时强调了脑瘫这一病症。文章最后余秀华自述则是述说着余秀华由于脑瘫,身体失去平衡,行动十分吃力,写诗时甚至要用左手压住右手才能书写。在这篇文章中最初最突出的符号“脑瘫”“农民诗人”,诗刊社想以一个生存于恶劣的环境下,身残志坚的农妇反叛命运并坚持写诗的故事吸引读者。其阅读量飙升至5万,其热度可谓是前所未有。2015年沈睿博客发表《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和《我爱你》两首诗歌进行了细读,沈睿对余秀华诗歌大加赞赏,认为其语言的打击力与想象力是世界一流水准,称余秀华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而王小欢将题目改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沈睿文章本身除了“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还有很多内容,当标题被修改后,文章在1月16日该文在朋友圈呈现刷频的状态。

从余秀华迅速走红的历程看来,“脑瘫”“农民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这几个标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成为了制造震惊效果的新式武器,在宣传余秀华时,正式展现了这些标签所带给受众的震惊效果,如果《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这篇文章不将“脑瘫”放在标题里,而只是一个农妇诗人,大众不会有那么多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去点开这篇文章。而王小欢对于这篇《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沈睿的文章的题目的修改,也是有着很大“标题党的嫌疑”。对于“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的帽子,无疑吸引更多受众的眼光。

二、余秀华现象的符号化

“脑瘫”与“农民”这样的词充斥着苦难,生活的不堪重负。受众的同情与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诗人伊沙表明“如果没有告诉你她是一个脑瘫患者,没有告诉你她生活的背景,只是一个农妇写的诗,我相信很多人感动的程度要下降了”[2]。余秀华诗歌本身的价值不可抹杀,但是公众更多的是被同情心绑架了。没人会想到这一个歪着脑袋吐字不清走路摇摇晃晃的残疾农妇会是一位诗人,而当“脑瘫”“农民”与“诗人”这一身份交织在一起时,则展现着强烈的冲突。这一符号化的过程无疑在对余秀华推送上加上了重大砝码。这样一位残疾人还能克服自身残缺,去进行诗歌创作?公众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关注起余秀华来。就算余秀华诗歌质量本身再不济,也是一位“脑瘫”患者写出来的,本身对于余秀华的期待就降低了不少。加上大众对于弱者的关怀,动动手指给文章点赞转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沈睿在她的文章中这样评价余秀华“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她的诗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让你目瞪口呆,情感的深度打中你,让你心痛。”[3]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传奇女诗人,生前诗歌不受青睐,死后才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美国诗人最著名的佼佼者是美国文学之父欧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诗歌语言极具生命力,沈睿也是从语言的力量角度将余秀华比作“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同为女性诗人的余秀华也是一直以来在寂寞中写诗,所写的反抗命运与自身苦难的书写与艾米莉.狄金森相似。徐萧表示余秀华的诗写得很好,但别急着扣‘中国狄金森’的帽子。[4]“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这一称谓又是来自旅美的学者沈睿,这也算是学术界对于余秀华极高的赞誉,是对余秀华的权威的认可。加之沈浩波与沈睿之间尖锐的言语冲突,将余秀华推到了公众之前。出版自广西师范大学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引用沈睿对余秀华的评价,以“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卖点。当余秀华与“美国最伟大的传奇诗人”扯上关系时,是一种权威的加冕。于是,余秀华的起点瞬间被抬高了。公众或许连狄金森是谁都不知道,但中国的某某,无疑有极好的宣传效果。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余秀华最出名的诗,当王小欢将沈睿的文章改题目时,她就知道“睡你”这个爆点必然会比沈睿之前的文章题目吸引眼球,余秀华自己也直言自己的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有明显的“标题党”嫌疑。其实,她的诗歌《我爱你》《我养的小狗叫小巫》等都带着更高的诗歌价值,但“睡你”这一标签使得网友熟知的诗记住了这首似乎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诗。这首充满性幻想的诗,引来了更多男性读者的好奇。这样赤裸的对于身体的书写,正好符合了大众趣味以及对于情欲的释放。马尔库塞在1955年出版的《爱欲与文明》中提出爱欲解放的解说时,这个“爱欲”除了包含“性欲”的因素外,还含有食欲、休息消遣等其他的生命本能。然而,进入60年代后,马尔库塞发现:爱欲被简化成了性欲。[5]“睡你”简化成性欲这一符号。

可以说,“脑瘫”“农民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这几个标签缺一不可,余秀华现象是这几个标签杂糅在一块的结果。陈亚亚指出,性别、阶层、与残障是余秀华诗歌中的三个叙事点,将人们对其“艾米莉.狄金森”的称呼界定在阶层这一层面上。[6]农民与女性知识分子似乎格格不入,余秀华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加上“脑瘫”的残障病症,她甚至自比为丑陋的卡西莫多,加上这位复杂的诗人对“性欲”的大胆书写,公众的猎奇心理、弱者关怀、底层想象加上性幻想如潘多拉盒子一瞬间全被激发了出来。

在大众文化时代,大众对余秀华现象最直观的印象是这个标签,或是对于诗人苦难现状的同情,或是为诗歌传递出来的社会“正能量”所鼓舞,但鲜有人关注诗歌背后的文学性的诗意。诗歌这样高贵的艺术在大众文化的时代不受青睐是必然的,笔者认为诗人们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大众趣味去降低对于诗歌的艺术价值的追求,诗歌本身就是喧嚣后独坐孤灯下的一亩方田。

[1]王士强."余秀华热"背后的冷思考[N].天津日报,2015-6-18.

[2]吴亚顺.余秀华:谁的阳光力量?谁的苦难鸡汤?[N].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1-17.

[3]沈睿.余秀华:让我疼痛的诗歌(代序)、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徐萧."中国狄金森?"余秀华不缺这帽子[N].东方早报,2015-1-17.

[5]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陈亚亚.余秀华:性别、阶层和残障的三重叙事[J].中国图书评论,2015(7).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雷雯(1992-),女,湖南岳阳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狄金森余秀华符号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The Poet on Earth
如果回忆即遗忘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无耻当有种
余秀华的慢写作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雪 山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