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管理者视角下的师德建设探析

2016-11-25肖旭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管理者

肖旭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传统上,我们对师德的定义,多侧重于站在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对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进行规范。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高校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既有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也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撑,更少不了高校管理者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与之对应的师德内涵也不应该如此单一,应该有更加全面、深入和准确的定义。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是指高等学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时,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端正的学术态度和友好地对待其他同事等都应该是高等学校教师师德的内涵。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学校(学院)管理事务、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及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等,也是其师德高下的重要评判标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个高校从教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师德水准,首先是基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在师德方面的精髓,并以辩证的态度,将之运用到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其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民航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学校管理均以民航行业标准为基础,师德建设也必不可少地具备行业特色;最后,笔者作为一个二级学院的管理者,站在自己本职工作的角度,谈一下一个高校管理者视角下的师德建设问题。

一、儒家传统师德要求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最重要的“软实力”,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再到后世众多大儒之士,无不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推崇备至,将教师与“天、地、君、祖”并列,正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

(一)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作为教师,当言传身教,身教高于言传,高校教师生活、工作中的点滴正能量,足以使大雅之堂上的高谈阔论十足生色,哪怕一丝一毫有违师德的举止,也可以使教师形象顿时无光。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高校教师,学与教相辅相长。在当前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过去,在新的知识信息面前,学生与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如何为师?教师更加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学而不厌,从书上学、从网上学,更重要的是在“诲人不倦”的教学中向学生学。

(三)温故知新、循循善诱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年复一年教授同一门课程,思路逐渐僵化,内容越发空洞过时,还美其名曰:“我能说出来你提的问题在书上第几页第几行!”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要的不仅是教师自己对知识点的熟练,更重要的是,在重复教学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知识补充进来。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教学内容依行业发展而定,行业瞬息万变,教学内容岂可“从一而终”?

(四)“天、地、君、祖、师”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在孔子的思想上,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甚至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把“师”与“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和“育”也首次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认为教育天下英才是极其快乐的事。

“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在如此崇高地位之上,教师的“师德”要求也达到了极高的位置,在继承孔子思想基础上,孟子也强调了教师“正己”的重要性。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礼论》)荀子“天、地、君、祖、师”的思想,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在无数的祠堂正中,仍然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足可见教师在中国人思想中的地位。

教师有如此高位,因何而来?德也!大德之师孔圣人,是教师鼻祖,更是中国人内心的宗教信仰。

二、当代高校师德与民航行业特色的师德要求

时至今日,师德的传统精髓经过历史的历练,有流失有继承,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又给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烙上了新的烙印,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至今十几年时间,大量80后甚至90后开始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开始呈现了新的特点。

(一)当代高校教师基本师德规范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1.有理想信念

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忠于党的共产主义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将这种信念传播下去。讲台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战场,是教育当代大学生继往开来的前沿阵地。

2.有道德情操

好的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正能量的一面面对学生,以期学生能够以“见贤思齐”的心态得到启迪和教化。教师的一言一行,要有敬畏之感,要有为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负责任的心态,不说无把握之话,不做违纪律之事。

3.有扎实学识

韩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不管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离不开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大学已经不是那个高高在上又在高墙之内的象牙塔了,只有理论与实践双红的人,才能胜任当代高校教师的称号。

4.有仁爱之心

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意思是仁者爱护其他人、关心其他人,而智者善于了解别人,识别不同的人。高校教师不仅应该是孔圣人所言的“智者”,更应该是“仁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反过来,一日是我的学生,我就应该以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

(二)职业教育特色对师德的要求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将职业教育的定位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同年6月1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未来六年时间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描绘了最为宏伟的蓝图,继而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一系列国家战略层面的职业教育规划文件的出台,都显著地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进入“高速车道”,阻碍职业教育的瓶颈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破除。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将首次与普通高等教育持平,甚至从人才培养数量上,还有可能超越普通高等教育。

与十几年前大学扩招相仿,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将有大量的新鲜力量充实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这些新鲜力量有着和“90前”从业教师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价值取向,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从业者的师德水平又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从业教师师德应有如下新要求:

1.高职教师需要更为扎实的实践经历

高等职业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而相应的理论深度要求有所降低,这决定了高职教育从业者需要自己首先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学位易得,技能难求!

2.高职教师需要更高的自身修养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短时间内仍然很难摆脱“次等级”教育的尴尬,在校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大幅度低于普通高等院校也是事实,自身素质和修养较低的学生比例也远比普通高等教育学校高,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热情、利用更灵活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3.高职教师需要对社会不正之风有更高的免疫力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了扩大,90后将大量走进高等教育从业者之列。90后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对物质有更高追求,且更加自我,面对00后甚至更加年轻,更加物质和自我的学生时,高职教师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保持对社会不正之风的免疫、防止学校这片净土被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民航行业特色在师德上的体现

在民航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我校在民航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付出了很多努力,民航的行业标准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除此之外,认真严谨的保证安全第一、高度投入地提高服务质量、一丝不苟地争取飞行正常,以及“安全、担当、协同、优质”等民航行业精神也已经成为我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能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帮助学生掌握民航行业技能之外,在大学阶段就开始接受行业职业道德熏陶。

三、高校管理者师德建设

目前有关高校管理者的师德建设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是个空白,几乎没有人把高校管理者的师德问题单独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这种现状导致对高等教育师德研究的泛化,简单的理论研究和空洞的说教大量充斥在各种期刊文献中,没有形成建立高等院校师德建设完整的管理体系。

高校管理者,是学校(学院)日常事务的管理者,重大项目的牵头人,也可能其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学术权威,他还应该是普通教师的楷模和榜样。没有高校管理者高的师德示范,单纯在师德上要求普通教师,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此,如果高校管理者缺乏师德素养,普通教师萧规曹随,学生就不可能得到好的熏陶,长久以后,道德体系有瓦解的危险。

高校管理者师德建设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取“势”

所谓“势”,就是趋势,大势,作为高校管理者,师德建设要有取“势”意识。总体来说,可以分三个层面:

首先,从国家层面,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职业教育的成败决定着中国产业升级和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成败。高等职业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线管理者,只有清楚的知道这个大势,才不会在日常管理和各种学院事务决策中走偏方向。

其次,从民航行业发展来看,当前正处在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提高我国民航企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树立中国民航企业品牌等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历史任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需求也越发显得至为关键。这也正是我校发展的历史机遇和重大挑战,作为一个民航职业教育的从业者和一线的管理者,对行业大势的把握是其管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最后,从我校的发展来看,经历了技校、中专、大专的华丽转变之后,随着赤坭校区的启用,新的历史机遇已经开启,一方面学历教育的承载能力大为提升,在目前在校学生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提升教学质量的硬件准备已经基本就绪,另一方面在职教育持续向上推进已经成为可能,机场路校区为在职教育规模上质的飞跃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虽然目前人文社科学院还没有开设专业,但是在学校当下的历史机遇下,一切都将成为现实,作为学校的一个管理者,对这个大势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

(二)明“道”

一个高校管理者提高自己师德水平的“道”,包括社会、行业和学校对自己师德水平的期待,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期待。高校管理者要深刻认识社会对于一个高校从教者在道德领域的期待,这种社会期待的软约束力量不亚于法律法规对高校从教者作为一个公民的硬约束。一旦偏离这种社会期待,高校管理者的教师身份就受到莫大的质疑,再大的专业领域付出都已于事无补。

第二,行业需要。作为一个行业院校,肩负着为民航行业发展提供道德高尚、素质过硬、技能高超的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这也是整个行业从业者对学校的期待。学校的各级管理者,在行业企业面前,更应该是道德领域的模范,这种道德展示,其效果远远超过学校就业部门在行业企业面前的极力自荐。

第三,本职必需。作为一个二级学院的院长,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上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发展战略,对下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也是应该具备的基本师德。

(三)优“术”

作为一个二级学院的院长,其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决定了学院的发展战略,影响着普通教师的职业生涯通道,因此优“术”也是其师德水平的基本组成部分,总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二级学院的发展规划制定是其基本职责,同时又是影响深远的战略性决策,尤其是在目前人文社科学院的发展现状下,当前的发展规划,决定了未来人文社科学院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我校专业分布偏理工类,人文社科学院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整个学校未来人文氛围的建立和综合性职业技术大学的远期建设目标。

其次,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是提高当下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文社科学院多是基础学科,教学面覆盖整个学校所有专业学生,一方面扎实提高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英语、数学和体育等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努力为不同专业定制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块,通过差异化课程内容设置和分层教学等手段的实施,达到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目的,作为院长,责无旁贷,也是其师德水平的重要体现。

最后,实施强师工程,通过良好的发展规划和深入的教学改革,为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一线普通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并将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科专业建设结合起来,以达到共同发展。二级学院院长作为领导者角色,为教师提供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是其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束语

本文站在继承儒家传统师德精髓的高度上,兼顾民航行业特色,并结合自身的管理岗位实践,以一个高职院校管理者视角,探讨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尤其是把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细分为普通教师师德建设和高校管理者师德建设两个领域,对于完善我国目前高校师德建设研究体系,切实提高当下和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从业者师德水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 佳锐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管理者
致良知与师德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窗口和镜子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