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数学课堂刍议

2016-11-24郭艳丽

考试周刊 2016年88期
关键词:三角形创新能力数学知识

郭艳丽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活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例如,讲授三角形分类时,我没有直接将分类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去记忆,而是设置了两个问题:“三角形按角分为哪几类?按边分又分为哪几类?”结果通过自己探究,除了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外,创造性地定义了“等角三角形”、“不等角三角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等说法。创新性地定义了自己的科学概念,创造了“自己的数学”,极大地尝试了创新的乐趣。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开展创新教育,重视数学创新教育内容与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第三,加强数学能力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表现为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第四,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做后盾。在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只有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三角形创新能力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如果没有三角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