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写作也要有读者意识

2016-11-24张玉洪

考试周刊 2016年88期

张玉洪

摘 要: 高考考场作文的“读者”是特定的阅卷教师,考生在考场写作中增强“读者意识”,认真为“读者”而写,让“读者”读得清楚明白,往往能够获得好的评分。

关键词: 考场写作 卷面工整 结构完整 扣紧问题 素材引用

高考考场写作,是考生在特定场合向特定读者的一次书面表达,一般只写给特定读者(阅卷老师)看。而高考作文的阅卷过程是一次网上“见面”,“读者”们的阅读目的,是对文章进行判分,他们虽然参照评分标准,但是在实际评分中自由裁量权往往较大,不会一一对照标准,逐条落实,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考场写作中应重视这些特殊“读者”,即应该有“读者意识”。

从2016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看,相当多的考生在考场写作中“读者意识”薄弱,在卷面、文体、文章立意等方面留下许多弊病,影响阅卷者的阅读情绪,以致得分不尽如人意。在实际考场写作中,重视“读者意识”,心有“读者”,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卷面书写

考生的卷面书写,最直接刺激阅卷人的视觉感官和阅读情绪。一篇作文书写凌乱,卷面不洁,绝对影响得高分。因此,为了让“读者”认真读下去,首先要注意卷面书写。

如今高考作文的阅卷是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存有诸多不足,如试卷扫描后,答题纸上原本清晰的红色方格完全不能显示,电脑上看到的只有黑色字迹,很容易使“读者”视觉疲劳。“作者”应充分考虑“读者”的特殊处境和心理,尽量为他们书写工整的文字、少涂改。对于部分书写功底较弱的考生而言,即使在短期内难以提高书写水平,也可以根据高考作文纸的特点,进行一些技术性训练,如书写时,笔画、字迹,尽量横平竖直,大小均衡,注意“下压底线,上不触顶”,这样往往能避免出现“参差错落”、“忽上忽下”等问题,扫描之后,字迹也会显得整齐,让读者舒服接受。

总之,卷面书写清楚,整洁,不仅是基本写作素养的体现,而且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

二、结构安排应完整条理

鉴于考场作文评判的时间短、强度大、视觉疲劳等,考生在考场写作时应重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尤其是文中的开篇、过度句等应着重展现。

高考考场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重视结构安排,灵活运用起承转合,做到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使“读者”读得舒畅,从容地评定分数。如2016年的广东高考优文《唯分数论之殇》,其论述主体段的三句段首中心句,简明而又深刻: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三个句子,明确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分明,有拓宽、推进,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看即明,从容地评定等级分数。

三、观点表述扣紧问题

重视考场作文的读者意识,在审题立意上应有回答问题的意识,即发表看法,扣紧材料立意指向,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逃避。2016年全国课标1卷的作文题,虽采用漫画材料,但反映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大部分考生都能领悟“在家长或老师眼中,学生的优秀与否全看考试的分数,唯分数是论”。如2016福建高考优文《莫以“分数”论英雄》的开篇:

两个孩子领回了考试成绩,分高少年稍有失误辄遭责骂,后进儿童些微进步即迎赞许。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就在于这两个父母对进退步间的衡量标准唯系于分数,简单地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孩子,真的是恰当正确的态度吗?我认为这并不可取。

开篇引用材料,接着扣紧材料的关键“两个孩子”因成绩变化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并具体分析原因在于家长“以“‘分数高低评价”,最后提出观点“我认为这并不可取”,观点醒目而又具体地做出回答,较好地抓住“读者”的目光。

一般来说,高考材料作文的材料都是“有争议”的,即存在相当的议论空间,回答问题的意识,会使你的观点紧紧限定在材料的范围之内,避免跑题、离题、偏题,从而获得“读者”的青睐。

四、素材引用要有说服意识

在议论文的论述中有说服“读者”的意识,是高级思维的体现,是对“读者”阅读水平的致敬。为说服“读者”而写,就有针对性,不会造成说理的盲目与散漫。反过来,如果对“读者”熟悉的东西一再重复,就会削减说理的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理的效果。如2016年湖北高考优文《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论述“唯有在怀着容误之心的前提下,对失误进行引导和规正,才能终成大美之格局”时:

管夷吾举于市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史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误,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斑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

“怀容误之心”这一概念,其本身就内蕴丰厚,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论证中,引述管鲍之交、将相交好等典型材料,紧扣“容误”,略写过程,在论述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剖析“容误”的意义,让本来很难表达的一种思考变得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产生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著名作家阿来说:“我从不取悦读者,但会很好地研究读者的需要。”这种“读者意识”启发我们,在考场写作中,应该重视“读者意识”,体谅“读者”的阅卷辛苦,揣摩“读者”的阅卷喜好,认真为“读者”而写,做到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立意明确、论证突出等,有助于“读者”以好的心情阅读全文,避免不必要的误读和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