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头是我的“故事”之源

2016-11-24陶瑾

现代苏州 2016年22期
关键词:玛格承德故事

记者 陶瑾

街头是我的“故事”之源

记者陶瑾

前阵子,一组《80岁爷爷10年街拍成瘾》的照片在朋友圈热传,故事的主角就是在苏州生活的上海人卢承德。

从七十岁拿到相机,到现在十年的摄影时光,带给卢承德意想不到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感知。卢老是一名业余的老年“拍客”,他的作品从最开始的老街、老房子,到老城厢的百姓生活,再到街头纪实,执着地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和变迁,记录最平凡的人和事,他对城市的底层文化和市井生活进行了几乎全景式的扫描和洞察。

他的影像富有想象力,画面关系的处理足以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在这些作品里没有雕琢藻饰的痕迹,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兀的结构,尽显平实之美。而正是这些常见于大街小巷,司空见惯又别有新意的画面,最能直入人心。

Q:当初怎么会走进摄影圈,后来又是如何提升自己的?

卢承德:退休前我在苏州一家建筑公司搞员工技术培训工作。当时看到同事吴万一拍的建筑工人师傅的形象,特别欣赏。或许就是这匆匆一瞥,注定了我与摄影的缘分,尽管来得迟了些。

2006年,我70岁,儿子给我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叫我到外面多拍拍照、多接触社会,这才开始走上摄影之路。平常我看一些摄影书及画册,看不同类型的摄影艺术展,经常去听摄影家讲座。我想要拍出与别人不同的东西。

Q:您的很多作品,镜头都对准了人,请谈谈您的拍摄想法。

卢承德:我喜欢人文纪实类摄影,十年来主要围绕“苏州老宅人家”进行拍摄,我觉得摄影作品中如果缺少人就缺少了生气。为了拍好市井人物,我在小巷的石库门里可以拍上一整天,抓拍居民淘米、洗衣、晾晒等各个富有生活意趣的细节。我还拍了租住在小巷的外来打工者,记录了他们的蜗居生活。我想在当今时代的变迁中多为这些不起眼的人群留下点影像资料,这也是我的拍摄初衷。

Q:这几年您聚焦于上海、南京的街头,如何用影像记录流光溢彩背后的城市人文?

街头对我来说就是个宝库。当代著名摄影家陆元敏老师的作品对我启发很大,他的活动舞台是上海街头,他通过镜头赋予意义与生命的对象。这唤起我对无数往事的回忆,也是我街拍的灵感来源。

上海,它的大都市形象人尽皆知,烟火气却被湮没在来去匆匆之间。那时,母亲在世时我利用去上海看望母亲和妹妹的机会,拍了不少上海的街头、老房子、弄堂。上海的街头,是日常与琐碎的,而另一面,超日常与隐喻的上海,也逐渐显现——那是一个充满神秘、怀旧与不安的“隐形剧场”。

我去了上海的“城中村”高家浜,这是与所谓的“魔都”隔着“千山万水”的封闭世界。当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走进去时,才发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形形色色,可以拍到我想要的内容。我抱着尊重、理解的心态,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攀谈。等他们完全信任自己时,我才拿起相机拍些反映他们起居生活的片子。

此外,我利用去南京女儿家期间拍摄了南京的街景和老城南。老城南是南京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一个门牌、一棵老树或是一口井,都可以唤醒老南京人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Q:您拍过一张苏州老人在街上吃油条的照片,还记得吗?

卢承德:是的,那时候我住在观前调丰巷,巷子里就有大饼油条摊。冬天里,正好看见一位老人现买现吃,拍的那刻仿佛看到了自己,尽管素不相识,却产生影有时就像双面镜,既映出被摄者的影子,也观照了摄影师自已的内心感受。

Q:我发现您的镜头里会表达一种新旧对比感,比如您拍摄的那组“上海北外滩”,看起来特别有味道。您想表达的是?

卢承德:这张照片是前两年拍的,刚巧我去上海听摄影讲座时,看到上海北外滩附近的滨江绿地,沿江竖立了多块反映老上海江边码头的玻璃老照片。于是想到通过透视,把老照片和现在的景观融合在一起,或许是一道不错的怀旧风景,展现出时代发展的新旧交替。

Q:有人觉得您的摄影有点类似玛格南照片风格,您觉得呢?

卢承德:今年3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图虫网组织的《和玛格南大师一起街拍》活动。两位玛格南大师穿着都非常低调,钻进人群中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这对于街头摄影来说是个很重要的细节。而我认为,学习摄影,首先看看大师们是怎么做的,向他们学习,但不要试图复制他们的影像。

我们一起走了上海的街头,后来分散开各自取景拍摄。我去找了40年前在上海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条小路上看到两根方形的木质老电线杆还在使用,引起了我的关注。

Q:10年摄影旅程,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摄影需要温情的凝视,凭借人生阅历的积累,从平凡中发现、捕捉一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人类生存的样式以及世俗的妙趣。下半年,我打算去上海拍一个关于“失去记忆的老上海”主题,从曾经上学、居住、工作的地方切入,从熟悉的街道、巷弄深入。

1.透过老照片望出去的上海北外滩特别有味道

2.古董店里写字的老板与玻璃橱窗里折射出的摊贩与行人,构成了一幅山塘风情图

3.老房子里的人们,生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有点“梦游”之感

4.上海,它的大都市形象人尽皆知,烟火气却被湮没在来去匆匆之间

5.南京老城南的外来打工者,为自己的生计和孩子的教育踌躇着

6.拆去的老苏州回忆,还能找得回么

7.调丰巷里的那个低头吃油条的老人,享受着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

8.上海的街头,是日常与琐碎的,而另一面,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隐形剧场”

猜你喜欢

玛格承德故事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玛格特·罗比将扮演芭比娃娃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马丁?帕尔:玛格南的新主席与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