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都放不下 最终只会被掏空

2016-11-23杨鑫宇

环球慈善 2016年8期
关键词:口吃白领身心

杨鑫宇

“欧嗨呀欧嗨呀欧嘿依,我要去云南。”在流行“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里,受尽职场生活折磨的主人公,决定用“去云南”的方式寻求身心解放。在主人公的想象中,美丽的彩云之南可以让人“大口吃瓜,快意飞马”,从此告别痛苦的加班生活,自由支配自己的人生。

然而,现实真像歌中唱的这么简单吗?或许对歌曲中的主人公而言,“去云南”很难,但仍然值得期待和梦想;但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而言,就连“去云南就能得到身心解放”这件事本身,都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

现实中,加班并不是唯一的压力来源。每个在职场中挣扎求生的年轻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其他的牵绊。有些人肩负着家乡父母的深厚期待,有些人承担着几十万上百万的房贷、车贷。要让他们卸下这些负担,了无牵挂地去云南或任何其他地方“寻求自我”,无异于痴人说梦。他们身上的压力让他们不可能真的这样去做。大多数都市白领心心念念地“去云南”,不过是到风光秀丽的旅游区玩几天,转一圈回来之后,一切照旧。正因如此,近些年来,“去丽江开家咖啡馆”“去西藏净化心灵”之类的说法,已成了都市白领自嘲无谓幻想的说辞。

不论白领们寄托了多少美好的想象,“去云南”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没有多少人能去过“大口吃瓜,快意飞马”的生活,人们总是想用旅行“逃离”现实,但真正的现实岂是说逃就能逃得开的?想要在繁重压力中寻求真正的身心解放,首先就要收起这种“一劳永逸”的幻想,转而以“细水长流”的心态,平衡好工作和休闲的关系,把合适的减压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这听起来并不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却远比“去云南”简单。培养一门运动技能,定期和朋友们打几场友谊赛;寻求一种特殊爱好,在某个领域成为“业余专家”;找到一种喜爱的艺术形式,让艺术气息浸染生活;交几个可以一起吐槽的朋友,说出平常不敢说的心里话……这些做法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日积月累的减压效果远胜“逃离”式旅行。

要真正从压力中找到自我,减压手段只能起辅助作用。年轻人想要摆脱迷茫困顿,必须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多人之所以承担着巨大压力,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要追求什么,因此只能按照别人的期待要求自己。什么都要追求,什么都放不下,最终只会不堪重负。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真正的追求时,就能放下那些对他并不重要的东西。一个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自然无需过早考虑买房成家,一个以建立美满家庭为目标的人,自然也没必要为了业绩竭尽精力,而那些有志于成为匠人或艺术家的人,更可以早日脱离职场苦海,把精力放到自己真正钟爱的东西上。年轻人越早看清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就能越早全身心地投入到追梦的道路上。而在这种追梦心态的激励之下,压力给人带来的痛苦也能转化成力量,在同一家公司里,有些人在加班时充满干劲,另一些人则备受煎熬,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当我们为“身体被掏空”而痛苦的时候,最佳解决方案并不是“去云南”,而是用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明确的理想,将被掏空的自己重新“填满”。

本刊整理自《中国青年报 》

猜你喜欢

口吃白领身心
“维生素”大口吃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孩子口吃,家长巧应对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口吃的哼哼猪
给身心降个温
实用白领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