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究

2016-11-23周昌国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特色教育建构核心素养

周昌国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课堂教学的转型,“互联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新一轮高考改革时代的到来,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育质量为取向,通过愿景激励、文化引领、机制创新、模式构建、资源共享等策略促进特色教育的发展,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建构;特色教育;发展;核心素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这为普通高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课堂教学的转型,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题中之义。“知识核心时代”已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培养应试能力等,而是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当“互联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新一轮高考改革时代到来,长期以来形成的“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面对迅猛发展的教育态势,我们必须深入探究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下面以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为例分析应当之策。

一、聚集内涵发展的力量

学校愿景是一个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学校全面、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可以凝聚人心,引领师生向着共同目标迈进。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的愿景为“内涵发展,幸福实中”。“内涵发展”主要体现为:重文化,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调结构,促进普高、初中、艺体教育协调发展;控规模,适度减少人数、班数和降低班额,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抓机制,完善制度和执行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幸福实中”表现为:塑造校园环境美,工作条件优,教学质量高,人际关系好,生活幸福感强的美丽校园。依此愿景,我们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

二、培育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知晓培养合格国家公民是高中教育的核心目标,确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的价值取向。

2.传承丰富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安岳实验中学在办学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办学思想,形成了“立德树人,尚美启智,为生命奠基”的教育理念。其中立德树人是根本,启智是途径,尚美是境界,为生命奠基是终极目标。立德树人、尚美启智、为生命奠基三者是内在统一的,融德智体美于一体。

3.创生多彩的活动文化。弘扬富有实中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以尚美启智、书香溢园、魅力实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设立“艺术节”“读书节”“学军节”“体育节”,提供展示学生才干的平台;举办德育论坛、主题班会课竞赛、教师读书征文与演讲比赛等活动,加深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强化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

4.构筑丰厚的特色文化。

(1)“尚美启智”的艺术教育文化。秉承“没有艺体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践行“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艺术的受益者”的素质教育思想。

(2)“成功教育,从心开始”的生命健康教育文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奠定基础。坚持每周开设1节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课,每月开设1节心理健康教育调适课,构建了“基础课+调适课+活动课”的课程模式,成立“心灵之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三、建立有效的动力机制

1.双向选择、公开聘用机制。坚持以年级部、班主任为主,按照“优绩优先”的原则选聘任课教师。

2.抱团发展、分享智慧机制。设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发挥校内的特级教师、省市名师的引领作用,带动教师群体的发展,彰显1+x效应。

3.有为有位、多元激励机制。

一是目标激励。为教师设置专业发展目标,激励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上进,努力争当教学名师。

二是荣誉激励。开展评选“杰出贡献奖”“感动实中人物”“教学能手”等活动,举办“优秀教师事迹展和报告会”,用好声音传递好形象,激励教师向身边的榜样看齐。

三是关怀激励。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关心教职员工身心健康,帮扶困难教师,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激励。

四是分配激励。按照“优绩优酬”的原则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通过奖勤罚懒激励教师奋进。

五是晋升激励。开展岗位设置与竞聘,利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等方式激励。

六是评价激励。通过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激励。

4.制度约束、责任追究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用纪律规范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行为。严格责任追究,依规严肃处理不规范的行为。

四、增强核心竞争力

1.强化培训提素质。

(1)“借力型”培训。借助各类高中课改培训会、高效课堂观摩展示会、名师特训营和知名专家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教师在参训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

(2)“实操型”培训。分批选送教师到省外知名学校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通过全程跟踪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找到了课改的方法。

(3)“互助式”培训。组织外出学习人员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互助培训。通过教师之间的言传身教,大家感悟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课改不是简单改变课桌位置,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教的方式和学习方式。

2.考核量化亮业绩。管理的起点是目标,管理的终点就是评价。实施《全员考核评价方案》,采取天查、周核、月统、期评、年奖等方式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考核量化,考核量化注重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绩效的有机结合。

3.竞聘上岗重绩效。不断探索和完善岗位竞聘方案,严格按程序实施岗位竞聘。在岗位竞聘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能上能下的原则,打破论资排辈的思想,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内驱力,形成了良性竞争。

五、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1.顶层设计,完善课改体系。设计并实施了学案导学“235”教学模式。“2”:两个中心——生本、高效;“3”:三环——“课前预学、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学——“自学、互学、导学”;“5”:课堂五步——①预学反馈②引领探究③展示点拨④达标检测⑤梳理升华,制定课改基本操作流程与要领、课型流程与要领。

2.问题导向,强化针对性。从学生“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的源头抓起,开展“改变,从学习开始”“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事情”等专题活动唤醒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习主动性,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树立学习自信。

3.榜样示范,引领课改深入。领导听课、观课和评课,督查课改;年级开展磨课、赛课、示范课活动,带动课改;学校加强跟踪督促、考核评价,促进课改。目前,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着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

4.转变方式,让学生动起来。①课堂呈现方式的转变:“教案→导学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导学。”②备课方式的转变:实行半天备课制,采取“主备人精备…集体合备…个人细备”的模式进行。③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者→学者、传授者→组织引导者、单兵作战→团队作战、灌输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统一标准要求→因材施教与分层指导。”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接受式学习→自学合作探究学习。”

经过课改的洗礼,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教师的激情迸发出来了。在多维度的交互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素养得到提升。

“没有核心素养,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就缺了灵魂”;没有特色教育,高中教育就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高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把握特色发展的方向,又要抓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回归教育的原点,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特色教育建构核心素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