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类型化广播的发展

2016-11-23种雪李倩如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

种雪+李倩如

【摘 要】从类型化广播进入中国到现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要使其能够适应我国媒体发展规律,则需要借鉴国外媒体运营经验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广播发展之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诞生于2002年,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类型化广播的空白,为今后的类型化广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类型化广播;发展与问题;央广音乐之声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57-02

一、类型化广播

(一)什么是类型化广播。类型化广播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指格式化广播。相较中国内地来说,这种广播模式在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已经非常成熟。类型化广播就是频率的栏目不再依据时间段来划分,频率节目形成整体合力,全时段各节目都为打造同一概念、传播一种文化、经营一类人群的广播形式。

在美国商业广播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类型化广播这种模式。对于类型化广播的定义,有人认为,类型化节目构成,指的是媒介主动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明确界定出具有不同社会价值、文化品位、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的目标受众的人口学特征,既便于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不同广告诉求目标的最大契合度,又便于节目本身系列类的专业化大规模发展。

国外类型化广播的实践告诉我们,类型化这一概念,是媒体根据市场需求的类型,所提供的一种相适应的类型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类型化广播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内地的类型化广播起步较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02年改版创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该频率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覆盖,在内容上实现了“全流行音乐”。“音乐之声”将目标听众确定为喜爱收听流行音乐的年轻受众,其频率的整体风格统一,只在栏目上进行细分,内容侧重各有不同,使听众更容易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

从全国大局来看,继“音乐之声”大获成功之后,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全面改版,首次提出“轮盘式节目结构”和“任意时间收听,二十分钟搞定”的节目设置思路;2004年湖北出现“Fun music radio”(现湖北总台文艺广播);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正式开播;2006-2007年,南京相继出现“南京热力调频”和“江苏经典流行音乐广播”;2008年安徽地区出现“安徽音乐广播”,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类型化频率的改版尝试成为了当年最大的亮点。国内类型化广播发展的脚步清晰可见。

2015年5月18日,全新的类型化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4.5“国际都市频率Metro Radio”正式开播。这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乃至整个北京广播界10年来第一个全新的类型化音乐电台,整个频道都是为目标受众打造,音乐编排完全根据受众的诉求进行,力求塑造一个典型的类型化音乐频率。

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的发展

(一)产生。2002年在国家电台频率专业化改革大潮中,“音乐之声”从文艺调频广播中脱胎换骨,以流行音乐频率的全新标识闪亮登场。2002年12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Music Radio音乐之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类型化广播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也标志着中国广播类型化运营进入全新时代,在中国广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音乐之声”以“我要我的音乐”为频率口号,专注播出华语流行音乐,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效益,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类型化音乐电台。

“音乐之声”自诞生起就成为全国音乐广播竞相效仿的对象,十多年来,成功创造了效益并举、事业产业并进、公益市场并重的“音乐之声模式”。

(二)对中国流行音乐广播类型化改革的引导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内地类型化广播的空缺。这一次的改革,完全打破了以往文艺综合频率的定位,精准细分流行音乐,全天18小时不间断直播;打破了音乐广播的板块播出模式,将全天节目划分为“早安音乐”“全球流行音乐金榜”“中国Top排行榜”“音乐万岁”等8个栏目;全程严格控制主持人说话时长,以音乐为主导,带领着音乐广播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为广播类型化的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类型化广播频率,有着开拓性的创举。它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中国广播行业类型化的改革成功与否。“音乐之声”历经几次改版,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收听率节节攀升,随之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音乐之声”的成功为我国以后的类型化广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前行的目标,增强了行业信心。

(四)成为国家电台发展的生力军。200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一届领导班子以“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为战略,开启了国家电台多元发展的新篇章。从“音乐之声”的创办开始,改变的不仅只有名字,还有节目的运作模式,以及在频率的经营机制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多元发展的模式下,“音乐之声”发挥其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坚持立足市场,继续坚持以产业反哺事业,以市场支持公益的发展方向,进而使之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元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经过不断发展和壮大,“音乐之声”的年均广告收入、经营收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频率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它的成功也为类型化广播事业的发展、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未来类型化广播的发展

我国广播事业从综合性广播到专业化广播,最后再到类型化广播,经历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历程。从广播的节目理念到营销模式等多个层面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整合频率资源,大力发展品牌节目。内容是电台发展最为重要的根本。在发展类型化广播的同时,可以联合其他台的优势资源,实现优势结合、资源共享,实现各台之间资源、素材的“零存整取,存取自由”的内容资产管理理念。加强电台之间的合作,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及冗杂,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使用一次,就永远封存”的尴尬,加强资源的利用率,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优质节目是树立频道品牌形象的先决条件。在树立频道品牌的过程中,优质节目在内容、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独特性、本土性都是决定节目生存发展的关键。发展类型化广播需要立足于优质节目的制作和运营,不断创新,突破局限,将节目内容做精做专,树立起节目品牌和频道品牌。

(二)借助于数字媒体大力发展类型化电台。现今社会,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大力发展,齐头并进。各媒体之间不光有激烈的竞争,还有良好的合作。传媒行业的未来会展现出以数字化为主的发展模式。广播的数字化进程将给传统广播行业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广播可以尝试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取众媒体之资源,为广播之所用;二是搭他者之平台,传广播之所传。最大程度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平台,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与听众间的互动交流,贴近受众,从而扩大受众群,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增加经济收入。此外,类型化广播发展更应突出各自的类型化特色,拒绝盲目跟风。

“音乐之声”的成功,在于自成一派的节目风格、专业打造年轻人专属的流行音乐广播的精准定位,以及市场化运营理念。其他类型化广播在发展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其成功模式,但不能照抄照搬,打造自己的品牌专属特色才是成功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