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风雨育奇葩

2016-11-23徐建东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淮剧传承发展

徐建东

【摘 要】淮剧是江苏省的地方剧种。清乾隆、嘉庆年间起源于江苏北部的盐阜、清淮宝一带,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淮剧历经百年的风雨,经过“香火戏”、“门叹词”、“三可子”和“徽夹可”、“京夹淮”阶段的交融,从民间说唱艺术衍化为文武兼备的程式表演,终于形成了一个具有江淮文化风韵的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淮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淮剧;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28-02

淮剧是江苏省的地方剧种之一。清乾隆、嘉庆年间起源于江苏北部的盐城、阜宁地区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淮剧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有“三可子”(盐淮小戏)、“江北小戏”、“江淮戏”等不同的名称。建国以后,正式定名为“淮剧”。

清末同治年间,以“僮子戏”发展而成的“三可子”戏(即“盐淮小戏”)渐趋活跃,受到苏北观众的欢迎。它广泛吸收了“香火戏”与“门叹词”的民间艺术,形成了略具规模的“江北小戏”。接着,通过“徽夹可”与“京夹淮”的阶段,在各个方面,吸收了徽戏与京剧的表演方法、音乐伴奏及剧目、行当等艺术特点,从而发展为既有高亢激越、刚劲有力、豪放朴实的风格,又具有舒缓柔和、乡土气息浓郁之特点的“江淮戏”。

在淮剧的原始时期,其基本曲调是由里下河一带农村中的民谣、小调及田间耕种、运输途中的劳动号子发展起来的。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阜宁一带属下河地区,是早起“东路”的“江北小戏”发源地。地处运河沿线的清江、淮安、宝应一带属上河地区,是早起“西路”的“江北小戏”发源地。东西路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形成淮剧“东西路”的两大源流。

一、“三可子”戏的形成

成形于清同治元年的“三可子”是淮剧最早的演出状态。“三可子”又称“盐淮小戏”,因发源于苏北盐、淮地区的上河、里河、下河一带,故称“三河子”。

关于“三可子”的得名,一说当时的艺人为了生活,有时做“僮子”,有时唱徽戏,有时又唱“门叹词”,三者皆可,方能谋生,故称“三可子”。一说淮剧初时,演出形式简单,只能搬演一些小生、小旦的“对子戏”,或是小生、小旦、小丑合演的“三小戏”,只要有三个演员就可以演出了,故而叫“三可子”。一说“僮子”唱的“香火调”又叫“嗬大嗨”。这个声腔既可以用于“僮子”念忏,也可以用于唱戏和“门叹词”,因而有“三可子”之说。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说明当时的“三可子”戏确实形式比较简陋,表演很不讲究。

“三可子”时期的“对子戏”大多是一生一旦,唱约二三十分钟,一般约有二三百句唱词,情节多为描写男女爱情故事,如《蓝桥会》《隔墙相会》《山伯访友》等。“三可子”时期的“对子戏”恰似未加粉饰的农家少女,健康活泼、清新自然,既带有田野间的泥土味,又富有纯情天然的青春气息。“一生爱好是天然”,这种自然淳朴的本色美无疑是淮剧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也是淮剧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时代在前进,因陋就简的“三可子”戏也在逐渐发展充实。为了解决演职人员不足的问题,“六人三对面”和“搭架子”等形式便出现了,“三可子”戏开始迈入向“江北小戏”演化的历史阶段。

淮剧经过了“江北小戏”初创时期的“六人三对面”的窘困阶段,逐渐开始兴旺发达,专职艺人愈来愈多,条件也愈来愈好。一个戏班的人员往往已超过了六个人的编制,演戏不必再受“六人三对面”的局限,也不常用“搭架子”这种办法了。于是,便开始有了“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其意是说,一个戏班有了六七个人,演出人员还是比较紧张的;如果有了八九个人,角色安排就很充裕,演起戏来也可以按部就班、“消消停停”了。

由此,淮剧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三可子”戏的解体、“江北小戏”的形成阶段。从此,淮剧才真正摆脱说唱文学的窠臼,沿着戏曲艺术发展的轨迹迅猛前进。

二、“徽夹可”与“江北小戏”

清末明初,“老徽班”艺人逐渐盛行“西皮”、“二黄”的唱腔,并开始向京剧演变。这种由“里下河徽班”所演变的“里下河京班”在当地被称为“老乡班”,后来则称为“苏北京戏”

“老乡班”来源于“老徽班”,演员也都是徽班艺人。“老乡班”行当齐全,曲调丰富,表演讲究,剧目繁多。当地的苏北观众习惯地称他们演的戏为“大戏”。但这时,“老徽班”与“老乡班”的艺人们发现来自于当地的民间小戏“三可子”更受群众的青睐,因此往往在演出时夹带一些“三可子”戏。而“三可子”戏的艺人虽有土生土长、言语亲切的优势,但因形式简陋,表演原始,必须倚仗“老徽班”与“老乡班”的种种有利条件,方得生存发展。于是,就出现了淮剧草创时期的转折阶段——“老徽(乡)班”与“三可子”戏合流,进入了淮剧特有的“徽加可”戏班的关键时期。

在“徽加可”时期,“三可子”艺人全面引进了徽戏艺术,广泛吸收营养,获益匪浅。

在表演方面,逐渐摆脱了说唱艺术的影响,改变了过去“捂肚子唱”的死板形式。学习徽班艺人唱、念、做、打的各种技艺,开始讲究“一引二白,三笑四哭,规模格局”。

在音乐方面,基本上接受了徽戏“武场”的“锣鼓经”,夹杂着“三翻锣”、“清江谱”、“十字锣”等原有锣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另外,根据徽戏“拨子”等曲调,衍变发展为生行唱的“靠把调”与净行唱的“南昌调”,大大地增强了“江北小戏”的音乐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

在剧目方面,更是大量地引入了徽戏的折子戏和本戏。自从“老徽(乡)班”演出的《吴汉三杀》《献地图》《取荥阳》《赠袍赐马》《血手印》《八件衣》《北天门》《雪拥蓝关》《忠孝全》《八百八年》等后来都成了早期淮剧舞台的常演剧目。

由于“江北小戏”日益受到苏北群众的热爱,很多“徽加可”班社中的“徽班”艺人弃“徽戏”而唱“淮戏”。同时,很多活跃于苏北地区地“里下河京班”居然整班整社改旗易帜,全部改唱“江淮戏”。这些优秀的“里下河京班”艺人技艺精湛,功夫扎实。他们成批地加入江淮戏的阵营,致使江淮戏表演艺术的表现力得到极大提高,赢得了更多的淮剧观众,从而使“江北小戏”具备了进入城市的条件,可以独树一帜,成为具有大戏风貌的地方戏。

淮剧发展到“江北小戏”时期,同时也形成了“东西路”的艺术特色。戏曲艺术特点的形成与声腔、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东西路”淮剧派系的产生首先也是由于基本曲调的差别。“东路”淮剧早期演唱的主要曲调就被称为“下河调”,旋律柔和,其结构形式及曲调风格接近于乡土小调。“西路”淮剧所唱的主要曲调称为“淮调”,又叫“淮蹦子”。粗犷高亢,近似口语,短促苍劲,诉说性强,具有淮北一带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与后来发展形成的“拉调”、“自由调”一起成为淮剧的三大主调。“东西路”不同的艺术风格还表现在诸如表演、言语及其师承渊源、艺术趣味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对淮剧的继承与革新,“东西路”有着各自的追求,因而取长补短,这种差距愈来愈小,终于使得上、下河两大支流合成一家,打出了“江北小戏”的统一旗帜。

“徽加可”阶段,“江北小戏”开始引进“净角”行当——淮剧称之为“粉脸”。“粉脸”的出现对淮剧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由此可见,“净”行的出现也标志着这个剧种已经发展到行当齐全、艺术完善的比较成熟的阶段。

淮剧在“徽加可”阶段中建立了齐全的行当,充实了“江北小戏”的艺术力量,培育了第一代专职的“粉脸”演员,具备了与其他地方戏曲抗衡的力量,开始大踏步地向“江淮戏”时期迈进。

猜你喜欢

淮剧传承发展
淮剧小镇:古韵悠悠淮乡情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传承淮剧国粹 丰厚人生底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文化项目掠影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