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陆军炮兵压制武器发展分析

2016-11-23岳松堂

现代兵器 2016年11期
关键词:榴弹炮炮兵火箭炮

岳松堂

国外陆军炮兵压制武器目前主要包括装备炮兵部队的榴弹炮、多管火箭炮和地地战术导弹(包括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其中榴弹炮主体,包括牵引式榴弹炮、车载/轮式自行榴弹炮和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迫击炮也属于压制武器,除法国和印度炮兵部队装备120毫米迫击炮外,外军现役各种口径迫击炮主要装备步兵部(分)队。

发展现状及作战能力

作战平台数字化改造和C4ISR系统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增强了炮兵压制武器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军事变革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推动了各主要国家陆军对其机械化炮兵平台进行持续的数字化改造。这些平台“插入”先进的火控系统、车际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和定位导航系统等各种数字化设备后,能够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战场,实现与战场上的侦察、指挥、保障系统及其他作战平台的互联互通,大大增强了信息化作战能力。

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实战使用的主要炮兵压制武器——M109A6 155毫米“帕拉丁”自行榴弹炮、M270A1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等,都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现役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取得成功的典范。2015年4月,美国陆军正式接收了首批3门生产型M109A7“帕拉丁”综合管理(PIM)自行榴弹炮系统,它是现役M109A6的最新改进型,在机动能力、战场生存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增强。

俄罗斯陆军也非常重视使用信息技术改造现役炮兵压制武器。俄为“旋风”等多管火箭炮和“姆斯塔”-S自行榴弹炮加装了先进的“成就”通用炮载自动化火控系统,还为它们配用了“蜜蜂”-1无人侦察机,加快了“侦打一体化武器系统”建设,大大提高了信息化作战能力,正在逐步突破侦察和火控系统薄弱的瓶颈问题。例如,“姆斯塔”-S 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在安装了“成就”火控系统后可在任意阵地展开,行军战斗转换时间不超过3分钟,对计划外目标射击时从接收目标指示到开火不超过10~15秒。“成就”火控系统已实现了与“饲养园”等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的信息融合,在实现炮兵装备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陆军已通过加装未来火控系统等数字化设备将现役M270多管火箭炮改进成能发射制导火箭弹的M270B1,目前共装备了35门M270B1,其余的原型M270陆续退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使陆军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开始在初步实现平台数字化的基础上向C4ISR系统的数字化、一体化发展。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采用先进技术发展一体化C4ISR系统取得了较大成功,俄罗斯也从实战中认识到尽快建立一体化C4ISR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现役C4ISR系统中,美国陆军采用6.4版软件的陆军作战指挥系统(ABCS6.4)已于2004年5月实现了11个分系统的互联互通。ABCS6.4的这些分系统互有接口,共同构成陆军自上而下的作战指挥体系,不但对内实现了陆军内部诸兵种之间的互联互通,使陆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实现了“横向一体化”,而且对外通过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和美军其他军种及战区司令部的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美军完整的一体化作战指挥控制体系。作为ABCS6.4的分系统,美国陆军野战炮兵的“阿法兹”先进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则自然实现了与ABCS6.4其他分系统及其他军兵种C4ISR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其他主要国家陆军也大都建成了各种级别的C4ISR系统,但陆军各兵种C4ISR系统之间以及与其他军兵种C4ISR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和美国相比尚有差距,英、法等国差距较小,俄、印等国差距较大。俄罗斯在炮兵(正式名称为“火箭兵炮兵”)C4ISR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如装备了“饲养园”、“卷心菜虫”-B、“印痕”-1和“车辆”-М等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和“成就”炮载自动化火控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够向技术侦察器材发出射击保障指令,向毁伤兵器下达火力打击任务,使火力分队指挥员能根据射击结果定下射击校正决心,在实现炮兵装备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法、德三国炮兵部队目前都装备了先进的射击指挥系统,如英国“火控?战场信息系统应用”(FC BISA)系统、法国“阿特拉斯”野战炮兵自动化射击和通信系统、德国“阿德勒”(ADLER,德文“炮兵、数据、情况、作战和计算机系统“缩写的音译)系统,提高了炮兵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和与其他军兵种的互联互通能力。

新型车载/轮式自行榴弹炮和传统的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及牵引式榴弹炮形成互补,增强了野战炮兵压制武器的机动能力 现役大多数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牵引式榴弹炮很难满足现代战争对火炮越来越高的战略机动性和战术机动性要求,尤其是在短时间内需要部署大量火炮的情况下。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下,重量较轻、能进行快速机动、且能使用运输机空运和直升机吊运的车载/轮式自行榴弹炮成为近年来炮兵武器发展的一个重点。车载炮和轮式炮之间的相同之处是都采用轻型轮式卡车底盘,区别是轮式炮采用安装在卡车底盘上的炮塔,车载炮不采用炮塔,卡车底盘出现故障或战损后,火炮本身能下车独立作战。车载炮主要包括法国已于2003年6月开始列装的“恺撒”155毫米榴弹炮、新加坡155毫米轻型自行榴弹炮、以色列ATMOS自主车载炮;轮式炮主要包括南非、斯洛伐克和瑞典分别研制的G6-52L、“祖扎那”和FH-77 BW L52“弓箭手”等155毫米榴弹炮。其中,新加坡轻型自行榴弹炮行军重量仅约7吨,可以使用C-130运输机空运,还可以使用CH-47“支奴干”或CH-53“超级种马”运输直升机吊运。

不过,车载/轮式自行榴弹炮只是弥补了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不足,并没有也不可能取代其重要地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者将一直处于相互取长补短的并存状态。车载/轮式自行榴弹炮所具备的能使用运输机空运的战略机动能力和适合城区作战的战术机动能力,使其非常适合装备快速反应部队对中低强度冲突实施干预和遏制。但是,如果应对大规模战争,具有很强杀伤能力、防护能力、越野机动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的履带式自行榴弹炮仍将大有用武之地。因此,主要国家的现役主炮仍是履带式榴弹炮,如美国M109A6、英国AS90、法国AUF1、德国PzH2000、日本99式等等。韩国和新加坡新研制成功的K9“雷鸣”和“普赖默斯”也是履带式榴弹炮。

10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虽然地面战术机动能力差,但其重量轻,具有很强的使用运输机空运的战略机动能力和使用直升机吊运的战术机动能力,尤其适合在履带装备和轮式装备难以发挥作用的山地作战中使用,在21世纪以来陆军装备轻型化发展中重新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如美国陆军刚开始列装的最新改进型M119A3 105毫米牵引榴弹炮。

另外,在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的发展整体受冷落的情况下,美国陆军现役M777A2式155毫米超轻型牵引式榴弹炮可谓“一花独秀”,目前正在取代老化的M198式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由于大量采用轻金属材料,该炮行军全重仅3745千克,比M198榴弹炮轻47.8%,能用各种运输机空运和直升机吊运。所以,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获得发展的前提是在具备先进性能的同时,还要具备类似10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的直升机吊运能力。

主战装备射程形成梯次搭配,增强了炮兵压制武器的火力打击能力 世界主要国家陆军炮兵压制武器的射程基本形成了远、中、近程相结合的火力配系,能够为陆军提供较强的火力压制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其中,美俄的配系较为完善。

在美国陆军野战炮兵现役装备中,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14~19千米,15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24~30千米,发射“神剑”精确制导炮弹40千米;多管火箭炮发射各型普通火箭弹最大射程32~57千米,发射制导火箭弹最大射程70千米,发射陆军战术导弹最大射程300千米。所以,美国陆军压制火力已形成常规弹药、精确制导弹药相结合,远、中、近程相衔接的一体化火力体系,具备很强的常规火力压制能力和精确火力打击能力。

在俄陆军现役炮兵武器中,身管火炮火力覆盖范围为:122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15~22千米,152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24.7~29千米,152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27~40千米,203毫米自行加农炮最大射程47.5千米。多管火箭炮火力覆盖范围为:122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20.5千米(发射新型增程火箭弹为40千米),220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34千米,300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70~90千米。战术导弹火力覆盖范围为:SS-21“圆点”系列的射程20~120千米,“伊斯坎德尔”-M的射程50~480千米。可以看出,俄炮兵火力配系更为绵密,以身管火炮、火箭炮和战术导弹为代表的三大类压制武器不但从宏观上形成了15~480千米的火力配系,而且每类压制武器本身又从微观上形成了远、中、近程相结合的火力配系。

英法两国陆军炮兵压制武器主要由105毫米、155毫米榴弹炮和227毫米多管火箭炮组成,其火力射程搭配类似于美国,但由于不装备战术导弹而不具备70千米以上的远程压制火力。

日本陆上自卫队炮兵压制火力配系主要由155毫米牵引/自行榴弹炮、203毫米自行榴弹炮、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和最大射程为150~200千米的88式地地(舰)战术导弹(改进型12式的最大射程为240千米)组成。

印度陆军炮兵压制武器基本形成了由105毫米榴弹炮、12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加农炮、155毫米榴弹炮、122毫米火箭炮、300毫米火箭炮、“大地”地地战术导弹(最大射程150千米)和“布拉莫斯”巡航导弹(最大射程292千米)组成的火力配系。

发展趋势与特点

一体化炮兵装备体系正在形成 在阿富汗战争中,由于塔利班武装人员采取在几分钟内“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美军及其盟军炮兵进行集火射击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杀伤他们。实战经验表明,炮兵部队需要实现目标侦察、数据传输、指挥控制与火力打击的高度一体化以大大缩短作战时间,才能有效杀伤诸如此类的时间敏感目标。

目前,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发达国家以“网络中心战”理论为基础,以陆军转型为契机,正在加强炮兵侦察系统、火控系统和火力平台的一体化集成。具体方法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数据处理、数模转换、自动控制等技术,将炮兵的侦察、通信、指挥、火力平台等多个要素构建为互联互通的网络化作战体系,以提高打击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如美国网络化火力、俄罗斯基于侦打一体化武器系统提出的机炮一体化系统以及德国的系统炮兵等。

在美国陆军野战炮兵网络化火力作战体系中,火力平台以M109A6榴弹炮和M270/ M270A1火箭炮为主。侦察系统主要包括“影子”200和“灰鹰”无人机、AN/TPQ-36/37炮位侦察雷达(从2010年开始逐渐被最初称为EQ-36雷达改进型的AN/TPQ-53雷达所取代)及AN/TPQ-48/49/50轻型反迫击炮雷达和各种地面侦察传感器,主要用于为各级作战指挥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使火力平台具备良好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阿法兹”系统和炮载火控系统,“阿法兹”的基本设备是配置在各级野战炮兵火力支援协调组和指挥所内的火力支援终端,它可以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中作为一个节点使用。通信系统采用陆军公用的战术通信系统,由战斗无线电网、地区用户公用系统和陆军数据分发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目前正在被新一代战术互联网——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所取代。美国陆军已于2014年4月正式发布了将联合自动化纵深作战协同系统(JADOGS)中的火力功能软件集成到“阿法兹”系统的“增量”Ⅰ(6.8.1版)软件系统,已于2015财年正式部署。“阿法兹”系统“增量”Ⅰ软件系统能够兼容Block 1b“神剑”精确制导炮弹和APMI精确制导迫击炮弹。

美国陆军的最终目标是将所有火力支援系统软件/应用都集成到“阿法兹”系统的“增量”II软件系统中,计划于2018财年列装。这种集成将简化训练、提升效能、节省资源,使所有任务指挥软件的升级更加顺畅,更加适应未来作战需求。届时,一个适用于大量指挥任务的统一的任务指挥应用软件将实现多种火力支援功能。已于2013财年交付的WIN-T“增量”2系统使美国陆军具备了初始“动中通”能力。该系统具有“自恢复”和“自组织”能力,能建立从军、师覆盖到连、排的机动作战信息网络,营以上的地面骨干网将实现72千米运动时速下256kbps~4Mbps的用户速率,连以下节点将具备40千米运动时速下64kbps~128kbps的通信能力。美国陆军在2014年10月底至11月初完成的第八次网络集成鉴定(NIE15.1)试验中,一个炮兵营使用基于WIN-T“增量”2系统的“士兵网络扩展”战术网络,不仅大大拓展了作战范围,还使反应速度提高了9倍,而且实现了到连级的信息共享。试验表明,“士兵网络扩展”比现役“辛嘎斯”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和语音网络有巨大改进,不仅可使前方任务部队及时将目标信息传递给指挥部,而且这些目标信息还能分享给包括空军与防空系统部队在内的其他作战部队,以更好地遂行联合作战。到目前为止,由于视距通信限制,美国陆军前线侦察员和火力支援指挥官的信息共享能力仍受限制;而在NIE15.1试验中,WIN-T“增量”2系统使参试炮兵营通过卫星网络可与战场上的任何地点进行通信。陆军在NIE15.1中还首次联合使用TPQ-36/37炮位侦察雷达和WIN-T“增量”2系统,由于“增量”2系统扩大了战场通信范围,使得炮兵营装备的雷达和榴弹炮能够立即对敌实施反火力作战,并能掌控整个战场态势。

在战术侦察方面,俄军与西方军事强国存在着明显差距。在侦察领域,俄炮兵已拥有PRP炮兵侦察车、RM战斗侦察车和“动物园”炮兵侦察雷达等侦察装备,但它们之间还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尤其是俄炮兵在无人机侦察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缺乏以无人机为代表的纵深侦察手段,俄炮兵在车臣战争中无法保证现代化火炮和战术导弹在其火力纵深内得到充分运用,致使火力平台作战效能发挥不到25%。俄在战后提出了把“蜜蜂”-1无人机与“旋风”、“冰雹”多管火箭炮及“姆斯塔”-S榴弹炮配合使用的设计方案,发展“机炮一体化系统”。“蜜蜂”-1无人机可以对敌火力兵器及其他目标进行侦察、识别和定位,实时为火炮、火箭炮和武装直升机提供目标指示,并评估射击效果。经过一体化集成的“机炮一体化系统”可将炮兵的作战效能提高30%~40%,从而能够实现一系列新的作战原则,如“侦察-火箭炮齐射-机动”、“侦察-制导(修正)炮弹射击或火力急袭-机动”等原则。这样就能保证首发命中或首群覆盖重要目标,并提高炮兵部队的生存能力。2013年以来,俄相继列装了一批最新数字化改进型2S19M2“姆斯塔”-S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和新一代“狂风”-G 122毫米箱式火箭炮(该火箭炮最大射程达到了90千米),目前正在研制和试验新一代300毫米“狂风”-S箱式多管火箭炮系统及配套射程达200千米的制导火箭弹,具备对150~200千米战役纵深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

新型信息化作战平台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发展正在引起炮兵作战方式和装备编配的重大变化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日益更新的作战理念使美军的精确作战能力大幅提高,“发现-定位-跟踪-瞄准-攻击-评估”作战链条因实现了精确化而大大缩短。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打击的反应时间:海湾战争80~101分钟,科索沃战争30~45分钟,阿富汗战争15~19分钟,伊拉克战争10分钟。美军宣称,未来战场网络化作战链条可以在数秒内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即摧毁”。打击精确化是陆军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足的基础,新型炮兵信息化作战平台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发展及有机结合受到各主要国家陆军的高度重视。

在实现作战链条精确化的过程中,美国陆军在对现役平台进行深度信息化改进的基础上,始终把精确制导弹药作为发展重点。目前,美军已建成了由120毫米精确制导迫击炮弹(最大射程6.3千米)、155毫米“神剑”精确制导炮弹(射程7.5~40千米)、227毫米制导火箭弹(射程15~70千米)、整体战斗部陆军战术导弹(射程70~300千米)组成的间瞄火力精确打击体系,精度都在10米以内,并都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成功进行了实战使用。美军正在研制的数字式半主动激光制导“神剑”炮弹(“神剑”-S)则具备对机动目标遂行精确打击的能力,将进一步完善其精确打击体系。美国陆军已启动研发射程更远的制导火箭弹“增量”4计划,还计划研制能打击时敏机动目标和隐藏目标的“增量”5。“增量”4将采用静态工作喷射器冲压发动机,弹道末段以垂直弹道攻击目标时最大射程达到250千米,以常规弹道攻击目标时达到300千米,主要用于在复杂地形有效打击远距离面目标。计划于2022—2024财年启动研发的射程更远的“增量”5将配用毁伤效能可控战斗部,具备动能/非动能和致命/非致命等多种杀伤效果,能够对付复杂地形和城区更多的目标。它还能够在飞行中重新瞄准目标,以打击时敏机动目标和隐藏目标。BAE系统公司还正在研制一种能在155毫米陆军榴弹炮和127毫米海军舰炮通用的“多军种标准制导炮弹”(MS-SGP)。MS-SGP采用了为海军新型“朱姆沃尔特”驱逐舰研制的155毫米远程对地攻击炮弹(LPLAP)的技术,可用127毫米舰炮发射的同时,加装软壳后还可用155毫米榴弹炮发射,使用模块化炮兵装药系统4号装药时的最大射程达100千米。MS-SGP弹长1.5米,重50千克,采用GPS/INS制导系统和光电导引头并装配有数据链路,截止2015年初已完成150多次发射演示试验,技术成熟度达到7级,即样弹已在作战环境中进行了演示验证。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计划使用Mk45舰炮和155毫米榴弹炮进行打击移动目标的演示试验。

美国陆军即将大量装备的集成了GPS接收机、电子制导装置和控制翼的XM1156“精确制导组件”(PGK),能将常规155毫米炮弹在最远射程时267米的圆概率偏差缩减到30米以内。PGK已成功将120毫米迫击炮弹改进成精确制导迫击炮弹,并于2011年3月装备驻阿美军。安装PGK的155毫米炮弹于2013年4月21日进行成功试射,两个炮兵连发射的5发炮弹的落点间距在5米以内,且距离目标不超过25米。在美国2014财年国防预算中,PGK单价为13500美元,但陆军计划到2025年以前共采购102921枚PGK,平均单价可能降至7342美元。PGK已于2014年12月通过了初样验收试验(FAAT),并于2015年3月签订了生产合同,交付工作将于2016年初开始。在初样验收试验中,有些炮弹实现了10米以内的精度。主承办商ATK公司计划未来将PGK推广应用到105毫米火炮及其他炮兵武器。另外,以色列227毫米弹道修正火箭弹最大射程为40千米,全射程精度提高到50米。

俄陆军在成功研制精度30米以内的“伊斯坎德尔” -M导弹并进行了初步列装的基础上,宣布正在研制能够配用新型远程多管火箭炮的改进型制导火箭弹,预计射程将达到200千米。

英国、法国、德国陆军除参与研制并装备美国制导火箭弹外,德国陆军已研制装备了155毫米“斯玛特”灵巧炮弹,即“炮兵传感器引信弹药”(其子弹药采用毫米波/红外寻的头),法国和瑞典已联合研制装备了“博尼斯”制导炮弹(其子弹药采用双谱红外成像寻的头)。德国和意大利于2013年7月初在南非试验场使用PzH2000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对“火山”精确制导炮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发射试验,演示了其良好精度:如果采用GPS制导,“火山”炮弹可落入离目标20米以内的范围;若采用GPS/激光半主动复合制导,则可命中33千米处2米×2米的靶板。最大射程达80千米的远程型“火山”制导炮弹也已研制成功,该弹采用GPS接收机、惯性导航测量装置,也可选装激光导引头,可使用52倍口径和39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发射,计划于2015年进行低速初始生产和定型试验,2016年年底开始交付,2017年列装的同时启动全速生产。该弹于2014年12月在南非阿尔肯特潘试验场进行的一次发射试验中,射程达到70千米,精度达到米级。该弹的最终目标是采用半主动激光/红外导引头,最大射程达到100千米,精度达到米级。

炮兵信息化作战平台和精确制导弹药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作战平台具备应有的火力和机动力,还能使其具有强大的信息力——准确的侦察探测能力、实时的信息处理传输能力和精确的火力打击能力,在提高炮兵作战效能、增强灵活性、减轻后勤负担的同时,还正在引起炮兵作战方式和装备作战功能及编配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第一,正在推动以大面积火力压制为基本任务的炮兵向精确打击战斗兵种转型,从而促使炮兵作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神剑”和制导火箭弹较远的射程、很小的附带损伤和小于10米的精度,使炮兵在遂行火力支援任务时能够在距友军200米、甚至更近的范围内进行支援,在遂行火力打击任务时具备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能力,将逐渐改变炮兵通过向距友军很远的地方发射大量弹药完成任务的作战方式,并进而改变被支援部队和整个陆军的作战方式。

第二,精确制导炮弹不但提高了榴弹炮的精度,还扩展了它的实战功能,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反装甲武器,改变了火炮遂行反装甲作战只能使用专用直瞄反坦克炮的历史。例如,“斯玛特”灵巧炮弹和“博尼斯”制导炮弹都能用于击毁地面装甲目标。美、俄陆军装备的155/152毫米榴弹炮配用激光末制导炮弹和末敏弹等反装甲弹药后,具备对坚固点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对集群装甲目标的高效毁伤能力。

第三,作战平台和弹药的编配数量将大幅度减少。随着精确制导弹药的大量列装和作战效能的大幅度提高,将来一门炮和一发弹药的作战效能就相当于传统炮兵的数门炮和数十发甚至是数百发弹药。未来炮兵武器平台的编配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弹药需求量也将成倍下降。例如,根据编制需要,美国陆军原计划装备1100门各型多管火箭炮,但由于制导火箭弹的应用,将使这一数量减少到约600门。

从整体上看,精确制导弹药已经成为弹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作战需求、科技水平和国防预算等原因,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各国陆军将装备清一色的精确制导弹药,更不意味着常规弹药将被淘汰殆尽。在2012年伦敦未来炮兵年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炮兵部队应具备在复杂环境中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同时还要保持对更广区域的火力压制能力;受预算缩减制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炮兵必须实现精确打击与区域压制能力的平衡。美国陆军认为,当需要摧毁幅员较大的面积目标时,常规弹药仍是最适合也是最便宜的武器。美国陆军装备发展的中期目标之一是使精确制导弹药上升为弹药主体,所以也没有全部淘汰常规弹药的计划。

155毫米52倍口径榴弹炮已成为炮兵武器的主体,先进弹药则成为进一步增大射程的关键技术手段 外军现役炮兵压制武器以由榴弹炮、加农炮和加榴炮组成的身管火炮为主,装备数量大,战时使用率高,在身管火炮中又以榴弹炮为主。多管火箭炮和地地战术导弹所占比例较小。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已将榴弹炮、加农炮和加榴炮统称为榴弹炮。其他国家也正在向这方面转变,只是对部分旧式火炮仍沿用历史习惯叫法,而对新研制的大口径身管火炮一般都称为榴弹炮。

从各国现役和正在研制的榴弹炮看,很多已经采用了155毫米52倍口径的身管,如德国PzH2000和韩国K9“雷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法国“恺撒”车载榴弹炮、南非G5/2000牵引榴弹炮和G6-52L轮式自行榴弹炮等。根据计划,除山地部队和伞降部队装备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外,印度陆军所有现役火炮都将逐步更换成155毫米52倍口径身管。从整体上看,155毫米榴弹炮已经成为各国陆军身管火炮的主体,52倍口径身管正在成为制式身管。不过,美国陆军现役主炮M109A6是39倍口径身管,其最新改进型M109A7和新型M777A2榴弹炮采用的也是39倍口径身管。这些都是美国陆军在综合权衡火炮射程、重量、机动性以及陆军装备体系和作战需求等诸方面因素基础上的最佳选择。

为了增大火炮射程,身管长度不断增加,由39倍口径增加到45倍又到52倍。但火炮身管长度的增加在增大射程的同时也带来重量大、机动性差、身管烧蚀严重,由于身管下垂和抖动而降低射击精度、最小射程不易保证且小号装药初速偏差大等缺点。因此,52倍口径已接近榴弹炮身管极限长度,进一步增大射程的技术措施已放在了弹药研发领域。例如,PzH2000发射普通榴弹的最大射程为30千米,发射底排增程弹为40千米,发射南非研制的综合采用弹底减阻与火箭推进技术的超远程炮弹(VLAP)时达到56千米,在理想条件下发射可能超过60千米,发射德国研制的采用了底排装置加外弹道滑翔增程技术的新型弹药时射程达到75~80千米;G6-52L在2006年发射VLAP时最大射程达到75千米,从而将榴弹炮的作战范围扩展到现役多管火箭炮的最大射程。

尽管155毫米榴弹炮已成为身管火炮的主体,但随着各国陆军轻型化发展趋势以及新型弹药和火控技术的突飞猛进,105毫米榴弹炮以其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近年来也得到较大发展,并将继续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成为155毫米榴弹炮的重要补充。例如,英法两国正在对其久负盛名的L-118和LG-1 105毫米榴弹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L-118计划服役到2020年。南非已于2000年研制成功的G-7 105毫米榴弹炮采用52倍口径身管,发射常规弹药的最大射程达到24千米,发射底排弹可达30千米。2013年8月,美国陆军接收了首批16门M119A3式105毫米最新改进型数字化牵引榴弹炮,该炮在M119A2基础上加装数字化组件改进而成,90%的软件来自M777A2式155毫米数字化牵引榴弹炮。M119A3配装有数字化火控系统,包括带GPS的惯性导航装置、精确制导系统及其他多种自主精确定位装置,使其能够在2~3分钟内完成行军/战斗转换并发射出首发炮弹(M119A2需要10分钟)。美国陆军计划装备约600门M119A3。

(编辑/王路)

猜你喜欢

榴弹炮炮兵火箭炮
浅谈朱瑞对炮兵建设的贡献
炮兵测地训练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战神之锤
半岛上的“钢铁暴雨”
模糊专家理论在炮兵指挥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南非40毫米榴弹炮
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