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域理论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2016-11-23李文娟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

【摘要】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满足国内外各项领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是当代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人从语域理论角度探讨其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联系,以期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ESP 理论基础 语域理论

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有具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种背景下,英语教学开始与学科和专业相结合。尽管我国关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仍然受到了许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

一、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与分类

1.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1977年,著名的语言学家斯特雷文斯明确地给专门用途英语下了一个定义:“广义上来说,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不完全或者完全不取决于普通教育的标准(如英语被当成学校里的一门科目),而取决于学习者对英语在功能和实际应用上的需求”。斯特雷文斯的定义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一个专门用途英语定义版本。他认为:专门用途英语和一般用途英语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内容十分确定,交际需要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一般用途英语教学则把英语当做一门普通课程,教授一些通用的语言知识,而不强调任何的特殊要求。

2.专门用途英语的分类。以英语语言教学为出发点,1997年,乔丹(Jordan)提出了一种两分法,如下图所示:

乔丹(Jordan)的分类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上。这也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这种划分方法为以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学重点和课程设计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语域理论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1.语域理论概述。语域理论起源于英国的“语境主义”的思想。马利诺夫斯基(Malinowski)于1923年首次提出了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个概念。他指出,“语言总是在情景中发生,并且只有在情景语境中,话语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组成话语的词汇来判断语言的含义,而应该通过对话语内在的联系及其与语言环境的关系来判断。马利诺夫斯基还将语境分为三个类别:即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及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20世纪60年代,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韩礼德建立并发展了系统功能理论,并提出了“语域”这一术语。系统功能理论重视的是语言的社交功能,关心的是语言的实际用途。韩礼德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同时受到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影响。1964年,韩礼德将构成语域的要素划分为以下三类:谈话范围(field of discourse),即语场;谈话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即语旨;谈话方式(mode of discourse),即语式。

韩礼德对语域的认识和定义经历了三个阶段。1964年,韩礼德在研究语言规划框架时,认为语言功能的变化决定语言的变化,这种变化着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1978年,韩礼德在其出版的《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一书中将语域重新定义为:“语言情境种类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有三种:第一,什么事;第二,语言起到何种作用;第三,谁在起作用。这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选择语义的范围和语义表达的形式。换句话说,它们决定了‘语域”。1985年,韩礼德再次对语域的定义做出修改:“语域是一种意义结构,通常是由和某一具体的情境相关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所决定,必须包含用以实现上述意义的表达、词汇语法和语音特征。”

2.案例分析。上面,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了语域的定义及语域的三要素。下面,我们以一组商务英语谈话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求准确把握和理解上述理论,从而能有效的指导交际行为。

Dan: I would like to get the bill rolling by talking about prices.

Robert: Shoot. Id be happy to answer any questions you may ask.

Dan: Your products are very good. But Im a little bit worried about the prices you are asking.

Robert: You think we should be asking for more?(laughs)

Dan: Thats not exactly what I had in mind. I know your research costs are high, but what I would like is a 25% discount.

Robert: That seems to be a little high, Mr.Smith. I dont know how we can make profit with those numbers.

Dan: Please, Robert, call me Dan.(pause) Well, if we promise future business-volume sales-that will slash your costs, right?

Robert: Yes, but it is hard to see how you can place such large orders. How could you turn over so many? (pause) Wed need a guarantee of future business, not just a promise.endprint

Dan: We said we wanted 1000 pieces over a six-month period. What if we place orders for twelve months, with a guarantee?

Robert: If you can guarantee that on paper, I think we can discuss this further.

(1)语场因素;本谈话是经销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商务谈判,其参与者为经销商和供应商,两者之间为业务往来的关系,因此话语使用比较正式,如:“I would like to...” 而不是生硬的 “I want...”. 从语用区域来看,本谈话问为商业谈判。在这种包含着利益关系的谈话主题上,语言的使用也相对谨慎。如:“Im a little bit worried about the prices...” 而不是直接说:“ Your prices is too high.” 从词汇使用方面来看,第一,出现一些这个领域的行话,如:volume sale 含义是“大宗交易”。第二,出现了一些普通词汇和短语在特定领域有特殊含义。如:turn over 在这里的意思是“售罄”。句子使用方面来看,多为简单的主动句和疑问句,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和想法。

(2)语旨因素;首先从权利方面来看,经销商与供应商之间的谈判关系决定了权利的不平等。如:Dan 问到就大宗贸易是否能获取更低的折扣时说 “ What if we place orders for twelve months, with a guarantee?” 可见其用语礼貌周到,小心谨慎。其次,从情感投入方面来讲,在关系到各自的商业利益的谈判上,谈话内容不会有太多的感情色彩。如:当Dan 问到就大宗贸易是否能获取更低的折扣时,Robert的回答是“it is hard to see how you can place such large orders.”and “Wed need a guarantee of future business, not just a promise.”他并没有直接说“Yes” 而是说他需要书面保证而不仅仅是口头的承诺。最后,从接触的频率来看,如果本次会谈成功,双方建立了业务关系,则接触的频率比较高。反之则接触频率低。

(3)语式因素;首先从交际方式来看,本谈话为口头交际,双方对话的形式让谈话的气氛稍显温和。如:Robert 甚至在谈话中开起了玩笑 “You think we should be asking for more?”; 当Robert 称呼Dan 为 Mr.Smith 时,Dan为了拉近和Robert 的关系说“Please, Robert, call me Dan”. 另外,从反馈方面来看,口头交际的好处是让谈判双方都能对对方的话语及时做出反应,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当Robert 对降价有异议时,Dan马上反馈回自己的意见—无法赚钱—做出思考,同时以大宗贸易为突破口来巧妙的化解利润矛盾。最后从谈判的距离来看,谈判双方是面地面的谈判,从而能根据对方的意见做出及时的反应。

人们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会根据语境的不同,需要选择能够产生适当功能的语言。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对语言词汇、语法的正确把握。这种系统的选择由于满足了当时语境的需要,因而具有了功能意义。总体上讲,语境与语言的具体关系在于:文化语境由无数情景语境组合而成;情景语境体现在语言含义中,语言含义通过措辞来表达;而措辞则通过音系和拼音展现出来。

三、结语

在国际上掀起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热潮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也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但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相对于国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发展来看都相对滞后,研究成果较少。同时,我国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教学理论、师资配备、课程设计、考试与评估标准、培养目标、授课方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如何把握专门用途英语和通用英语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制约我国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研究的因素、如何深入开展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教学研究成为目前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亚丽.ESP理论与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J].中国ESP研究,2011,(1).

[2]黄萍.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

[4]王文忠.言语体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5]严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外教社—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转型期甘肃省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重定位与ESP教学。

作者简介:李文娟(1983.3-),女,甘肃陇西人,硕士,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专业: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