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时政热点让课堂“活”起来

2016-11-22张春才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时政热点中学政治

张春才

【摘要】时事教育是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时事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巧运用时政热点,有助于改变传统政治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巧用时政热点还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政治 时政热点 政治课教学

引言

本文介绍了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运用时政热点为课堂服务,真正让政治课走进学生的心里,让他们真正爱上这门课。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政治课被很多人认为枯燥、说教,如何提高政治课的趣味性显得就非常重要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幽默风趣的语言、渊博的知识、课堂的驾驭能力、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发挥……都会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简单可行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表现的非常活跃,大家会踊跃的发表各自的见解。我们要将时政热点带入课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主流价值取向。要让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要“接地气儿”,“用活”时政热点为课堂服务。

一、思维交换,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的热情。

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并把他运用到了我的教学中。文科班女孩子非常多,而女孩儿中真正关心政治的人数并不多,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们每天尽量抽时间观看新闻联播、时事评论、阅读相关的时政报纸……每天上课前3到5分钟,我会提问学生昨天和今天国际国内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我把我们班学生按座位分成了8个小组,提问后可以自由发言,每个小组也可以派代表发言。除此,每周我还会拿出半节课的时间就本周内发生的某一重大时政让学生去充分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学生有些观点可能很稚嫩、片面,甚至有孩子的观点比较偏激,说到激动之处更会义愤填膺。我觉得这样非常好,我鼓励他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只有在交流倾听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修正自己。每次我最后会总结给他们以引导。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孩子们看问题也变得理性了,思维逻辑更加合理缜密了,解答主观问答题的时候变得更有条理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能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近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她们感受农村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回来后感受很深。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课后小结要下功夫。

在课后小结时,我常采取以下二种方式:一是学生小结,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二是画“知识”树,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政治课教学时政热点中学政治
建设散发生活芬芳的“创智”政治课堂
高中体育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导入研究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中学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