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016-11-22马彬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倾听能力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摘要】近年来固原市教育系统一直在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的“四大基本概念”、“三大智慧”、“三大抓手”和“三大环节”,但是在具体小学语文课程的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注重教学环节设计、关注学生表达训练,却忽视学生倾听习惯及能力培养的情况。本文系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培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能力着手,提供了一些建议与意见,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交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倾听能力

近年来,固原市分期次、有梯度实施了高效课堂系列培训活动,旨在构建“北有银川一中,南有固原一中”的教育大格局。举办了多次全市中小学校长、六盘名师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了《解码高效课堂》等系列高质量、深层次的授课活动,活动取得的明显的效果。隆德县教育系统也按照系统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对隆德中学、二中、四中、联财中学、一小、三小、沙塘中心小学、张程中心小学8所基地学校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开展了专业性、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工作,为高效课堂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及观摩其他教师课程的情况,本人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常见问题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常见倾听问题

1.注意力不集中

当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时,教室里讨论无序,缺乏组织。特别常见的是的小组发言你一言我一语,说不到重点;有的小组,个别同学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同学没有任何补充;有的学困生心不在焉,上课打瞌睡,心在九霄云外;有的同学却因意见不一致而互相争吵。

2.表现欲望太强

有些时候,当教师在布置任务和提问的时候,学生表现欲望极强,争先恐后高举手:“我!”“我会!”。当教师请其中一位学生发言的时候,没有被邀请回答问题的学生则表现出无心聆听的状态,还有一些同学因为自己没有发言机会而轻声与其他同学交流。

3.缺乏礼仪礼貌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当一些学生正在回答问题时候,有的孩子不能耐心的听完别人的讲话,私底下交头接耳,悄悄地和周围人说自己的想法;还有些同学,当正在发言的同学的观点和自己不一致的时候,会毫无顾忌的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不仅会打乱发言同学的思维,还会影响到正在发言的同学的情绪。

二、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对策

1.培养兴趣

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主要有三点:一是,优化教学设计。特别是在一些情景教学时候,必须要学会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例如通过小游戏、小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二是,做到言传身教。当学生发言时,教师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肯定学生的行为,主动聆听孩子内心表达的真实意思,特别是对一些不善言辞的小学生,还要学会引导。三是,注重素材积累。尝试利用课外读物的延展来增进学生的思维境界,语文教学如果有大量课外读物作支撑,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果,特别是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更是兴趣培养与提升的良好途径。

2.增强能力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特别是别人发言时要用心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真实意思,不能随意的打断别人的说话,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这一点对于小孩子来说必须要学会引导与掌控。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砺,如果贸然的打断孩子的发言,则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受挫,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更有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塑造。

3.掌控情绪

没有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思想就容易开小差,学习效率就低。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去倾听。因此,教师就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动、掌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耐心倾听。一是,适度提醒。当小学生好动的时候,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将学生的思维、情绪拉回课堂。在平时也要引导学生不断自我提醒,以此调动他们的情绪,促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会深入思考。二是,换位思考。当学生发言卡壳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常会有性急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打断其发言,说出答案或指出错误。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请大家相信XX同学可以自己修正,让他再尝试一下”,稳定发言同学的情绪,让其他同学学会基本的礼仪礼貌。

4.固化习惯

任何事情,一旦培养成来良好的习惯,那必然会是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弱,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有困难,就需在日常教学中精心培养,固化一种行为成为习惯,将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要求,要求其他学生把话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应该要求学生能克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当对别人的意见持不同意见或观点时,应该等别人把话讲完以后再发表意见,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5.适度鼓励

“鼓励”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但是由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小学生对鼓励非常敏感,因此鼓励必须适度。特别是当孩子倾听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老师的及时、适度的表扬、鼓励就是一种催化剂,将会有助于学生固化自己行为习惯。当有很多人都表产出良好的倾听习惯的时候,全面的表扬与重点的鼓励必须要良好的结合,才能缺的更好的效果。切忌不能在公众场合轻易的否定一个孩子的思维方式,这样不经容易使孩子心灵受挫,更容易让孩子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6.加强训练

倾听能力的强化训练要结合课程设计开展,不能仅限于课程问题的回答模式。比如:教学《翠鸟》时,可以在备课阶段,先搜集一些翠鸟鸣叫的声音,在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课程导入过程中可以先让大家聆听鸟的叫声,然后逐渐再导入课文,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先配《我想去桂林》等优美动听的音乐,以及桂林山水相关的音乐,再导入课件演示风光秀丽的视频片段,这样更加可以训练处小学生们倾听的习惯。再多的方式方法都必须应用于教学中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加强训练的目的就是固化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然地行为,者更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针对小学生高效课堂中常见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欲望太强、缺乏礼仪礼貌等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正对性的施展对策,做好培养兴趣、增强能力、掌控情绪、固话习惯、适度鼓励、加强训练等六个方面的重要工作,方可更加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宗海,肖晓燕.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作者简介:马彬(1961年4月-),男,汉族,大专学历,宁夏隆德县第一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倾听能力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