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妙音风靡欧洲

2016-11-20陈睿

剧影月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昆剧昆曲丹麦

■陈睿

昆曲妙音风靡欧洲

■陈睿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种天籁之音叫“昆曲”。我的信念是让昆曲经常在国际上有着惊艳的展现,带着中国古老的昆曲音符,穿梭在各个国家,飘到世界各个角落。两年前,我曾受邀前往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进行过昆剧演出交流,当时就获得了这些国家文化机构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要向世界表达的最有力量、最有美感、最有精神价值的唯美艺术。

2016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举办“世界之窗”文化交流艺术演出活动,我再次应邀来到英国伦敦,再一次踏上这方土地,我感慨万千,心情激动得无以言表。历经两年磨练之后,我在昆曲艺术表演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探索出一种昆曲表演上的新模式。我非常期待将这种新思路在这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和英国伦敦的昆剧喜爱者共同分享。这次的演出、讲座活动是为期一个多月的项目,从7月12日至8月20日,我辗转多个国家,先后经过英国、丹麦、冰岛、挪威,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让昆曲妙音又一次响彻了欧洲。

这一次我是唯一一位以个人名义受官方邀请前往欧洲演出、讲学的中国演员,也是唯一一位完全由外方出资邀请的中国昆剧演员,所有费用及场地资助都由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提供。这也是伦敦大学第一次资助中国戏曲演员赴英表演、授课。

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在“世界之窗”文化艺术演出活动中,我演出了昆曲经典名作《牡丹亭·惊梦》,圆润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惊爆了全场,引起了伦敦大学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还指导教授和师生们如何演绎这段经典折子戏。这些学习昆曲的师生们,有的是昆曲的铁杆票友,有的是被我演绎的昆曲剧情、人物所深深吸引的新人。就这样,这些有基础的和没有基础的昆曲爱好者同在一个课堂跟着我学习昆曲,面对这样这样一群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学生,要教学《游园·惊梦》这出梦幻情感的爱情故事,无疑增加了我授课的难度。我告诉学生们,因为它叫《游园惊梦》,它是梦幻的,它不是现实,梦里的杜丽娘对柳梦梅的浓情蜜意已经到了非常浓烈、丰富的时候,连手都没有碰到一下,这么含蓄的风情万种是非常丰满的空灵,空灵也是丰满。大家都被这样梦幻式的满到空、空到满的中国昆曲的唯美感动。所以,在学习这一点的时候,就一定要理解中国昆曲的精髓。学生们用丰富的情感适应性练习后,就分组针对性学习:针对有基础的学生,我会带领他们多多练习,详细解说每一个唱念的要领;针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我会帮助他们理解唱词的意思和故事的背景,感同身受地去学习昆曲艺术。

伦敦大学安排了一场汇报演出,参加汇报演出的有伦敦大学的教授、师生及伦敦市民。参加学习的学员很完美地把这次学到的中国昆曲艺术展现给伦敦的观众,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后,来自伦敦国王学院、伦敦UCL、皇家霍洛威学院、亚非学院的教授和我进行了交谈:“陈老师!首先谢谢你为这个课程增光,你的确是疯魔了今晚的观众,对学生的照顾和指导是一流的!你从遥远的中国把这么好的艺术带到了英国,为你而感到自豪,你不仅是一位有魅力的戏剧演员,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艺术家。”

这期间,英国英亚文化联盟也举办“横越移流”活动并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各国的艺术家一同竞演,世界各地流派的艺术形式纷纷现于舞台。我首先用英语演讲了昆曲的起源和特点,宣扬了昆曲给世界文学带来的巨大价值,最后由我压轴演出了《牡丹亭·惊梦》。当高雅的尾声音乐伴随优美的身段舞姿完美谢幕后,台下观众按耐不住心中那份激动,掌声已不够表达他们内心对于我表演的那种崇拜感。在活动交流期间,有来自印度、巴厘岛、韩国等各国的学者对我说:“陈先生!您让我们体会到您和昆曲融为一体的美,从内心敬佩您!希望以后我们有更多机会进行合作交流。”

伦敦的演出告一段落后,我又马不停蹄地飞往“冰火之国”冰岛和“万岛之国”挪威进行讲学活动,学生们早早地就在寒风中期待着我的到来,听完我的讲课后,他们知道了中国昆曲六百年的历史,是这么渊远,这么流长,这么丰富多彩。国外年轻一代了解了,知道了,就会喜欢昆曲。最后到了“童话王国”丹麦。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多座古城堡就像书里描述那样,有着童话般那么美。市民几乎都是维京人种,个头高大,五官立体。北欧国家在文化交流上相对闭塞一些,在到达丹麦之前我还有点隐隐的担忧。到达丹麦才知道当地民众对高雅艺术文化有着很高的热情,他们对艺术非常挑剔,只看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这又是一大考验,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让他们喜欢上这门中国传统昆剧艺术。

8月是丹麦一年里最好的季节,丹麦文化机构得知我在伦敦取得了重要成果,随后哥本哈根哈勒普艺术中心、奥胡斯音乐厅分别邀请我在当地进行演出并讲座昆曲艺术活动。在邀请前期,英国和丹麦文化机构都会从各方面查阅了解中国戏曲演员的资料,精挑细选了上百位中国当代优秀戏曲演员的演出录像后,最终决定选择由我代表中国戏曲演员前往交流。

最难忘的是在丹麦17世纪的古老建筑哈勒普艺术中心演出,演出前剧场门前升起了中国国旗,站在国旗下,我肃然起敬,默默地遥望着祖国,这标志着中国的强大!中国昆曲艺术魅力之伟大!当我出现在绚丽的舞台上,观众即刻起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用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表演结合英语演讲方式介绍了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并表演了经典剧目《惊梦》《拾画》《搜山打车》《扫松》中的精彩选段。观众静静地欣赏我的表演。当昆曲旋律慢慢地落下,整个剧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演出结束后,从剧场走廊走来了几位学者,他们紧紧握住我的手并且还深深地鞠了一躬,一个劲地说:“看懂了!看懂了!你的表演太精彩了,因为你在演出中的解说,我们真正看懂了东方的昆曲艺术,期待着你下次的表演。”我听了这番话,心潮澎湃,觉得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丹麦演出引起了突破性的轰动,当地多家报纸、杂志以及国内多个官方网站,包括文通网、CCTV戏曲网及中国侨网都给予了报道和高度评价。报道中提到这次赴丹麦演出、讲座提升了我国昆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外国朋友们了解了中国昆曲艺术之美。

奥胡斯是丹麦第二大城市,来这里之前听说是座田园风光的港口城市,我和助理坐了四个小时的大巴车终于来到了美丽的奥胡斯市,可不巧刚到站就下起了小雨,我们淋着雨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了一段很长的路。虽然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但是有了传播昆曲到世界的这种使命感和信念让我忘去疲劳。在奥胡斯的这几天,我们在著名的奥胡斯音乐厅认真排练,幕后我还要负责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光、试音响、PPT投影等工作,确保演出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演出那天来了奥胡斯各阶层的观众,演出后的反响就像我设定好的剧本那样圆满。第二天奥胡斯报等当地新闻媒体给予了我极高的认可,那几天我都成了奥胡斯的人气明星啦。

国外正规学术机构邀请我个人去演出、讲学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此次访欧的团队只有我和助理。人员少、效率高、质量好,这是他们需要的。不过我们也面临着复杂巨大的工作量。前期和主办方的约谈、演出服道具的携带,加上以英语方式演讲,每一项都是对我们极大的考验。不过,我们最终顶住了压力,完成了一般团队几十人的工作量,也让演出计划得以高效地完成。

这次赴欧演出的成功,其主要是因为我对昆曲的创新与探索,改变了以往的昆曲演出——单一的演出形式表演,即台上演的聚精会神,台下看的昏昏欲睡,演员不理解观众的需求,观众更无法体会演员的意境,于是乎大幕一合,观众没有深刻的记忆,这样的演出费时费力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对于这种传统演出的弊端进行了改革创新,以精唱、细演、深讲为基调,利用解说词、话外音将昆曲唱词和表演的虚拟艺术形式用英语深讲给外国观众听,积极拉动与观众的互动,使观众感受到小生的飘逸潇洒和老生的沧桑雄厚,在观众理解和参与之后才能大大提升观众的热情,才能感受到昆曲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昆剧艺术,带给了世界艺术家精神上的滋养,昆曲艺术家的根基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昆剧是高雅、上层的艺术,昆曲艺术也是世界的艺术。

猜你喜欢

昆剧昆曲丹麦
罗周昆剧创作论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古典之美——古本昆剧《红楼梦传奇》学术研讨会综述
真相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