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舞蹈课程中儿童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对策

2016-11-19郭婷婷

艺术评鉴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

郭婷婷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学前专业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跳好舞、教好舞,最重要的是要具备综合、优化、改编教材的能力和创编儿童舞蹈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传统儿童舞蹈创编课的创新和变革,改变学前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扩充学生的舞蹈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儿童舞蹈创编能力。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能力;创新;教学

儿童舞蹈创编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种职业技能训练,正被越来越多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如何让新时期学前专业舞蹈教育打破单一技能传授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结构、素质培养以及强调课程的体系化和互动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舞蹈技能与舞蹈知识,创编儿童舞蹈作品,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首要问题。介于以上众多因素,笔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的观点,希望能为推动学前舞蹈教育的健康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分层次的教学对象

(一)初阶

这一阶段的学生为入学初期的学生,他们没有舞蹈创作的经验,舞蹈语汇匮乏。对于学前专业初期学习舞蹈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舞蹈最终的目的是要适应幼儿园从业的需要,也就是能够根据幼儿园教学的需要编排幼儿舞蹈、组织一般的演出活动,及常规教学活动。教师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可将最基本的儿童舞蹈创编知识与一年级的芭蕾形体训练课相结合、渗透,训练学生最基本的儿童舞蹈基训组合的创编能力,为后期舞蹈创编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基训课堂上可以适当的穿插,选择出适合儿童的舞蹈动作,将课堂上学习的身体训练进行儿童舞蹈的简单创编;在训练时选取活泼欢快的儿童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初步掌握2/4、3/4、4/4三种不同的简单节奏,培养其按节奏做动作以及动作节拍准确的习惯。接下来进一步创编出动态的舞蹈组合,还可以从步伐与手配合的小舞姿训练,逐步进入舞姿变化的学习,培养舞蹈时愉悦的情绪和自娱感。

(二)中阶

中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积累部分舞蹈语汇,且具有了抽象思考的能力,对身边的人、事、物具有主观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他们虽没有舞蹈创作的经验,但都可以探索动作的元素与舞蹈的题材之间的联系。

中级阶段,主要以民族民间舞的训练为主,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正确的身体形态,在步伐训练上可以增强难度和变化的训练,强调舞步的速度并能走变化较复杂的队形。舞蹈动作有起有伏,有刚有柔,突出人物性格和舞蹈风格的特点,使舞蹈表演有整体感。在此训练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提前预习,课堂上分小组将所学的舞蹈动作进行动作变形,进行创编,为今后的创编活动积累素材。通过回课,小组展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高阶

高级阶段的学生,已具备初、中阶的知识储备,本阶段主要学习目的是以认识舞蹈的形式、风格、舞蹈的多元素材和跨领域创作为前提,学习的内容则是更多的聚焦于建立编舞的技巧。如:如何选择与整合舞蹈的主题、内容、形式、动作素材、多元媒体等创作手法。

本阶段任务主要是幼儿基本舞步、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表演舞、幼儿舞蹈选材、结构、编舞,培养学生听音乐自编舞剧、舞段、小组合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以及对事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一阶段的训练要注重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可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主题,自我设立挑战的门槛,尝试以不同舞蹈形式建构舞蹈作品,并思考在动作素材、舞蹈媒体或道具的应用上出奇制胜,发展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二、富创意的教学内容

(一)精炼与创新儿童舞蹈语汇动作技

舞蹈语汇的选择和提炼极为重要。它是正确反映儿童心里、感情、情绪的特征,表现作品意图、风格、使作品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重要一环。

儿童舞蹈语汇可以从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以及孩子的生活动作中去抉取和提炼。但这些语汇必须是有代表性的,带有童趣的和儿童能接受的,夸张的儿童舞蹈语汇。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现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绝不能把大人的一套搬给孩子,使儿童舞蹈丧失个性而暗淡无光。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舞蹈技巧、运动的动作中发现适合儿童舞蹈作品的动作元素,亦可在这类元素基础上转化、精炼、再创新的动作语汇。

(二)提高创作技巧与统合能力

编舞的技法多种多样,不是独立存在,它们是相互联系,可以灵活使用的。如动作元素编舞法,造型贯彻法,动律与律动的连接法,交响编舞法,音乐编舞法,即兴编舞法,独舞编舞技法等等。一位好的编舞者,其特点是具有整合的专长,可以借助创作技巧,将各种知识、技巧、思想与媒体统一整合到一起,将所有的资源和谐的安排在作品的内涵、形式、内容与媒体中。

在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训练,学前专业舞蹈课作为学前专业的技能必修课,要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巩固舞蹈技能知识,在各种演出、比赛活动中,获取丰富的舞台经验知识,在舞蹈创编过程中,激发出发散性思维。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取得从业所需的实践经验。

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一)欣赏教学法

欣赏教学法,是舞蹈创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教师将经典剧目作品作为舞蹈表演案例,分析演员在舞蹈动作、姿态造型、表演情绪、舞蹈情节、创作等方面的成功之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励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中吸取精华、吸收借鉴、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儿童舞蹈作品。

从舞蹈作品的几个主要要素来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借鉴优秀儿童舞蹈作品。

1、动作

动作是舞蹈作品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动作除了要符合表演性、形象性、节奏性、游戏性、训练性等特性之外,在动作元素上更应该丰富。例如舞蹈作品《下课啦》,就巧妙的运用了民族民间舞、芭蕾的动作元素,前者其本身不是民族民间舞蹈,但是在编创中,巧妙地将民族民间舞的动作元素融到舞蹈中,后者将民族民间舞与芭蕾如何在一起,丰富了舞蹈语汇。

2、创意

创意是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必须的,没有创意的儿童舞蹈作品就没有创作的意义。动作的创意可以用于模仿形式,也可以用于动作素材,可以是夸张性的,也可以是保守的。如《和谐阳光》这个作品中,“太阳花”与“鸟儿”相互回应,“鸟儿”的动作既有蒙族舞蹈的元素,又有芭蕾舞动作元素,两者的结合既表现了“鸟儿”的灵动,也不失优雅,这种创新的结合便是动作编排的创意体现。

3、主题

主题对于任何一个艺术形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如何在舞蹈中弘扬主题,从而正确引导儿童的认知与理解,似乎已经成为当下儿童舞蹈作品编创的发展趋势。以儿童舞蹈作品《珍惜》为例,剧目在编排方面无论是动作素材还是舞蹈题材都不算特别出新,但却有一个符合当下教育背景的主题——节约。编导将劳动的场景用舞蹈动作编排出来,并设计了一些劳动乐趣的场景,就无形中起到了“勤劳”的教育引导。通过让学生欣赏分析这一作品,使学生们了解到一类的儿童舞蹈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主题明确、突出。这个主题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弘扬精神品质,也可启发生活智慧,但都能够起到积极向上、鼓励激励的目的。

(二)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以教师“发现”“引导”“诱发”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借助不同的知道方法,让学生自行发现知识,帮助学生孕育出各种观念。此类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到实际舞蹈创编教学中。

1、理性式探究

教师在理论上经过讲述、举例,经过师生共同讨论,或学生问自由讨论,得出相关结论。理性式探究,可在创编性教学中用以舞蹈作品创意的研究、舞蹈构思的研究、舞蹈设计的研究。

ABA——睡、醒来、沉睡。

主题和变奏——朝阳、烈日、夕阳。(每天都有同一序列,但永远不会完全相同。)

高潮——悲痛欲绝、欣喜若狂。

2、发现式探究

A、可预期的标准答案与探索结果

教师规定好探索范畴,并提供理论支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问题,由学生自行探索。例如:动作的线条有直线和曲线,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引导学生说出舞蹈姿态的形状有哪些、常用的舞蹈队形有哪些。这样由经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答案,印象会更加深刻,运用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B、不可预期的探索结果且具多元的答案

首先由教师提供基础理论与探索范畴,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以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探索目标,探索之后验证其成果,并总结成概念。例如:随着呼吸的律动、诗韵的律动、童谣的律动、打油诗的律动……探索新的动作语汇。这类动作探索的结果均是多元且无法预知的。

3、实验式探究

即以学生为本体的教学。此类教学方法适用于创编中有经验与较成熟的学生。在探究教学法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协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也就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课程设计者与指导者,教师会在学生探究之前或在探究之中给予适时的指示或引导,学生则是在创编过程中自行发现答案所在。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主动、积极地角色,教师则居于协助地位。

(三)创作思考教学法

这一教学法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聚敛性思考、扩散性思考,为创作过程中的两种思考模式。

聚敛性思考的模式通常表现为:有常规可循的、遵循逻辑方式做出判断和推理。这种理论我们同样可以适用于舞蹈创编教学中。舞蹈动作类的元素包括:身体在时间、空间、动力作用下的变化,以及由这类变化而引起的身体部位、舞步、乃至声音、场地与舞者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把这些看做是舞蹈的元素与次元素,并归纳成一定的公式范例,经过教师的讲解、说明、引导学生发展成为不同形式的动作语汇与舞蹈作品。

扩散性的思考模式,是指由一个问题而引发的学生很多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这类思考模式运用到舞蹈创编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做出新的成果,发展新的概念,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进行舞蹈作品的自由创作。

教师在儿童舞蹈创编教学中,要善于灵活运用这两种思维模式对学生穿插引导,使两种思维模式相互交叉,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编舞技法的进步与成熟。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针对学前专业学生所独有的生源特点,创意性的将舞蹈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进行了调整,从科学分配儿童舞蹈创编实践时间入手,密切结合学生学习舞蹈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分段组织舞蹈创编训练,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扩充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积累儿童舞蹈创编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更好的发挥想象力,提炼出富有新意的儿童舞蹈构思。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学习儿童舞蹈创编课的实用性。以点到面、层层递进的,巧妙解决学前专业舞蹈创编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