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位有多高

2016-11-19黄昌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液面开口实例

黄昌君

预期学习结果:

①知道连通器的构造特点。

②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③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⑤通过对连通器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科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培养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教学准备:

茶壶、透明塑料壶、烧杯、红色水、连通器、塑料软管、塑料白板、探究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茶壶,演示:同学们,这是一个茶壶,这是壶嘴,我往壶里面倒水,壶嘴里有水吗?(师演示从壶嘴里倒水出来)那壶身和壶嘴里的水位有多高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壶身和壶嘴里的水位有多高?学生是看不见的,等于给了学生一个暗箱问题,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这个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认识连通器

(1)学生小组活动:往透明塑料壶里面倒入红色水,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讨论、汇报(壶身和壶嘴里的水位一样高)

(3)师述:像这种底部相连,有两个开口的容器叫连通器,同种液体在连通器中液面相平。(PPT演示讲解)

【设计意图】从不透明壶到透明壶,学生能看得见,再亲自动手试一试,同种液体在连通器中液面相平这个道理就显而易见了。

2.研究连通器的结构特点

(1)请同学们研究一下:同种液体在多个开口的容器中液面是否相平呢?

(2)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利用红色水、连通器开展研究活动,观察、讨论、汇报。

(3)师述:像这种底部相连,有多个开口的容器也是连通器,同种液体在它当中液面也是相平的。

【设计意图】从两个开口到多个开口,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面。

3.研究斜面上的连通器

(1)如果把连通器放到斜面上,液面还相平吗?

(2)学生小组活动:学生利用红色水、连通器、塑料白板进行研究,观察、讨论、汇报。

(3)师述:连通器放到斜面上,液面还是相平的。

【设计意图】从平面到斜面,加深了学生对连通器性质的认识。

4.认识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1)师述: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

(2)师出示PPT图片、动画,认识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茶水炉、过路涵洞、船闸、下水道弯管等)

(3)师讲解下水道弯管,让学生认识到下水道弯管还有利用水密封防臭气的功能,从而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设计意图】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知道,连通器原理的应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5.利用连通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研究一下:家里装修时,漆匠要在白色墙面的最下端刷一道灰色的贴脚线,怎样快速地找到这条水平线呢?你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怎样去找?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汇报。

(3)学生修正方案,按方案小组活动研究。

(4)学生演示自己小组的方法。

(5)小结:在透明塑料软管内灌水,利用连通器原理找到水平线。

【设计意图】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科学能改变人类的生活,使学生油然而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三、总结拓展

①到生活中找一找连通器原理的应用实例。

②思考:如果连通器中装着两种不同的液体,液面还相平吗?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下课,不是科学探究的终止,课后才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后探究,延续学生的探究热情,真正把学科学贯彻到各个时段,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板书设计:

水位有多高

壶嘴 壶口(两个及以上开口) 连通器

底部相通 水位一样高

【总体设计】

本节课例是借鉴初中物理中的《连通器》一课,结合老人教版《自然》中的课例而生成的一个自创课例,旨在抛给学生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探究问题,知其所以然,了解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由不透明连通器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用透明的两个开口的连通器让学生进行初步探究,再过渡到多个开口,再从平面到斜面,这样层层深入,既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面,又加深了学生对连通器性质的认识。接着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知道,连通器原理的应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增强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知道科学能改变人类的生活,使学生油然而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猜你喜欢

液面开口实例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吸管“喝”水的秘密
一道浮力与压强综合题的拙见
不易滑落的毛巾
如果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三不对扣井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谢谢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