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民族地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6-11-19周慧宋丽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建议

周慧 宋丽莎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生物的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生物学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物的实验教学。本研究为了初步了解黔南州都匀市区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为接下来在都匀全市展开高中生物实验现状调查奠定基础,以此为基石,研究适合黔南州当地实情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为当地教育部门及中学生物教育者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实验教学;现状;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人们对之格外重视。由于工农业生产实践和社会建设对生物科学的需要,必须使青少年一代了解生物科学,热爱生物科学[1]。放眼国内外中学生物教育现状,国外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特点体现在:强调生物科学的现代性,注意更新传统内容,更多地介绍生物科学的新成就新进展;强调联系社会问题、职业信息、个人需要等实际问题;降低教学难度;开设较多探索性实验,注重能力培养[2]。

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前沿阵地,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证。《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重在培养创新精神。生物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为此,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六个模块中共建议安排了68个探究性的实验和实习活动,并对探究能力作出了具体要求,对实验教学的类型和开展方式给出了建议[3]。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布依、苗、水、瑶、毛南等36个少数民族群众,总人口为36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4]。贵州黔南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大致表现为:教学时数达不到要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组织形式单一,《新课标》实施不力[5];教师队伍越来越年轻,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出现断层趋势,女教师数量配备不足[6],性别结构不合理,缺乏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教学设施资源严重滞后,未能达到教育部标准;中小学生文化课基础与内化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全面深化改革黔南民族地区教育势在必行。因此,中学生物课程教学或实验教学和教改方面的情况如何?也非常有必要进行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通过访谈法,随机与黔南州都匀市都匀一中、都匀二中、都匀三中、都匀四中的一线生物教师以及部分高中部分学生进行交流,直观的了解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想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和对实验教学的建议;了解学生对生物实验重要性的认识、教师的教授方式等问题。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1.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大部分生物教师认为实验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开展实验的意义,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但课时不够,课业任务重,学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教师希望能够将实验的内容进行简化,简明扼要,易于学生学习与掌握。

学校的实验室、仪器等硬件设备也不齐全,有的学校的生物实验室甚至是闲置的,几乎没有实验仪器,根本达不到让学生正常开展实验的要求。有的实验操作起来又有一定的困难,对操作的精准程度要求较高。很多实验在实验时间和授课时间上存在分歧,比如,选修一模块的“花药离体培养”实验,实验材料选择月季,而实验时间和季节矛盾。有的实验实验周期太长,课堂内很难开展,比如,“腐乳的制作”实验中毛霉的生长、加盐腌制和卤汤的制作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很多教师提出,自身知识储备、探究实验操作能力等都成为实验教学开展的拦路虎。希望能有相关的实验培训,或者有全部实验光碟,以指导老师学会实验的操作,再向学生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或者与一些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合作,让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动手操作。

还有教师表示,教生物很多年,只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并不会做拓展,创造性地、依据地方特色讲授生物知识。课标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即便教师偶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生缺乏探究能力,学生跟教师缺少互动,使教师产生挫败感。只能回到“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少数教师提出,实验课的开设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上实验课,不仅不进行积极地思考、动手操作实验,反而把实验课当成自由活动时间,在实验室随意走动、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学生实验的进行。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维持实验课秩序,这就使得用于指导学生实验的时间被大大减少。

2.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跟生活密切相关,期待相关实验的开设,然而有些实验不能开设,他们表示还是很失望的。

由于学校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实验器材、药品等不齐全,很多实验根本无法开展。有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室,即便知道,他们想做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时,实验室也不对其开放,学生不能自主选择个人感兴趣的实验。

很多学校的学生反映,生物实验课都是老师讲,或者演示。每次上实验,老师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等逐一详细地讲述给学生,要求学生掌握,这种“讲”实验、“背”实验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还反映说,学校缺乏甚至没有实验员。实验课上课方式采用大班式上课,五六十个人同时在实验室上课,人数太多,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纪律混乱,老师总会花大把时间管理纪律,没有时间照顾到个人。遇到问题,老师也不能予以及时解决,教师起不到很好的指导实验的作用。而且,课后的实验报告流于形式,老师也没有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四、对改进本州高中生物技术实践教学的初步思考

1.转变观念,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新课标已经实施多年,但还有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认为开展实验课程意义不大,可仅针对高考考点进行讲授。而事实恰恰相反,实验是知识点的拓展与应用,实验课的展开,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教师应当正确权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考虑学生长远发展,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时间。同时,实验教学应充分结合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实验硬件设施

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了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须在已有实验设备、药品基础上,购置实验必需的设备、器材及药品,并及时进行检修与更新。实验室也不能形同虚设,要真正发挥作用,平日多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与条件。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开动脑筋,对教材上的实验设计进行创新性修改,以达到在已有实验条件下尽量多的开展实验。条件不允许,也要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相关道具进行实验。

3.加强对教师进行生物实验的培训

实验教学无论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还是实验操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民族地区由于受经济的限制,一线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这就要求上级部门高度重视,定期的给教师“充电”,不断地为教师的知识储备库注入新的血液。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若要保证实验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时刻汲取新知识。

4.改良教学模式

恰当的教学模式为完成教学保驾护航。笔者通过走访多所高中发现,大多数学校的实验课采用“一言堂”的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式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本地区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生物实验较多,但部分实验因对操作要求极高或周期较长,很难开展,例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等,先对而言开展实验教学比较困难,则可通过教师讲授、看演示视频等形式展开,不同专题有侧重、有取舍,采用相应的教授方式。

5.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建议改革传统的“大班制”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确保小组成员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分组实验模式,人均占有的学习活动空间、教学资源较充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的能动性。与此同时,让教师有了充分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观察他们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从中发现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6.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地区适应性实验课程的开发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7]。挖掘地区适应性的校本课程为实验教学的延展提供了条件。根据当地的优势条件自主安排实验教学的实验材料以及开展的先后顺序。

参考文献:

[1]周维镐,修德娴.中学生物实验教学[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曹端波.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新模式[J].教育文化论坛,2013,(6):65-69.

[4]梁光华.试论教育在黔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2):1-5.

[5]冯发,金罗玲.布依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44-50.

[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3-85.

[7]廖辉.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有待澄清的几个问题[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8]胡兴昌.美国中学的生物学教学[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53-56.

[9]谢进.英国生物实验教学对我国高中生物创新实验开发和研究的启发[J].中学生物学,2011,(11):46-48.

[10]田秋云,徐建国,胡青平.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76-103.

[11]陈继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

[12]顾明远,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5;85;86-90.

[1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3-25

[1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1

[15]房佳.基于“学案导学式”视频开发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34

[16]万用.山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中学生物学,2004(03)

[17]王嘉毅,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11)

[18]詹孝慈,周燕,邓晗嵩.黔西南州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19]郑晋华.山西晋南33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09(09)

[20]朱富寿.对贵州省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0(04)

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14YJS022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建议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