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1-19张航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课程

张航

【摘 要】现如今,随着大环境背景下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而地方高校的师范教育更是承担着为基层学生输送师资、以及知识的重要任务,教师是否具备资格、教师的道德品质是否达到标准等,这些都是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本文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

地方高校师范生属于一种特殊群体,只有不断的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才能有效的提升师范生的师德,在加强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好师德教育的原则,不仅要通过课堂对师范生师德培养问题进行提升,而且要充分利用地方师德的相关教育资源。根据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规范标准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并且规范化的师德体系和制度,从根本重视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培养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让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问题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

一、地方高校的含义

总体来说,地方高校区别于教育部直管的师范高校,指的是地方所属高校,在整体理论上来看,地方高校的界定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等部分,是地方适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体部分的高等院校。而地方高校在管理方面,是由省、市以及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而地方政府也作为地方高校的主要投资者。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当地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教育基础,以及优秀的人力资源基础,是地方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二、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现存的问题分析

师德的形成不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师范生在不同阶段培养不同的师德,师范生的师德表现在师范生自身的修养、修为上面,师范生养成良好有效的师德能够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师范生的职业定位。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已经不断的在进行改革和发展,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对现有教师以及师范生的师德越来越重视,提出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虽然现在很多地方教师以及师范生已经在师德教育方面作出了很多改善和大量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不够完善

现如今,虽然很多地方高校的师范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课程当中,对师德教育的课程开展仍然很少,甚至一些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课程还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行为养成教育模式上,这样不仅阻碍了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培养进程,而且阻碍了师范生自身的行为能力培养。

2.缺少富有师德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

地方高校虽然课堂实践活动有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但是对师德教育的活动却没有多少,普遍都是文艺、体育方面的活动,缺少富有师德教育意义的真正实践活动,导致地方高校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意识也比较缺乏。比如地方高校在庆祝一些节日的时候,明显就能看出节日的不同,国庆、元旦之类的节日一般都是热热闹闹,学生参与度也比较高;而在过教师节的时候,学生不仅参与热情度不高,连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也不过是形式化。另外,地方高校即使开展一些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也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没有真正的涉及到师德培养的问题,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搞实践活动的意义。

3.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仍需提高

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培养不仅需要师范生自身有师德意识,而且地方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师范生的道德衡量体系和标准,地方高校的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所以会把地方高校的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对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提高,对师范生形成师德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和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地方高校中,很多教师只是把师德培养问题当做是一个附带工作,对师德教育、培养内容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不仅不能够吸引学生,而且地方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素质也不够。地方高校教师的师德情况能够充分的对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师范生在未来成为教师之后,自身的师德素质也不高。

三、对加强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策略分析

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整个课程当中最重要的,师德教育不仅能够影响地方高校师范生自身的素质和道德品质,而且能够对未来的教育、教学生涯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地方高校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是必须的基础课程。加强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地方高校师范生进行集体师德教育,以便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素质。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对地方高校师范生进行师德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师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部分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培养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培养的目的。对于地方高校师范生来说,对师德的认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地方高校的教师,虽然师德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取,但是地方高校师范生自身的行为与道德准则是需要自己养成的。所以地方高校师范生在认识师德理论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锻炼,逐步形成师德素质,所以师德教育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师德教育与地方特色资源相结合

现如今,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也在不断的提高,不单单只是能够上学就好,而是要上好学,所以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了地方高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依靠教师的师德水准,教师的师德水平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地方来说,师德教育也需要被更广泛的重视起来,引导地方高校师生统一师德思想认知,不仅从根本上规范地方高校师范生的职业行为,而且要从全方位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生的自身道德修养水平。另外,地方高校在培养师德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与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师德教育的培养工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够从内心、精神层面上真正的认识到师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师德教育与地方特色资源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地方高校师范生形成精神需求,不仅能够增强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针对性,而且能够调动起师范生的主动积极性。

3.地方高校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师德教育、素质、水平的形成不是单单依靠理论基础就可以形成,而是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所以地方高校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特点,将师德教育充分的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整体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将师德教育的思想意识渗入到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大脑中。而地方高校师范生的校外实践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够让师范生进行角色体验,而且能够让师范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有效的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责任意识,对提升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四、结束语

在地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师德培养是最重要的一项教育课程,如果师范生的师德水平不够高,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面对当前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培养也应“与时俱进”。虽然地方高校师范生在师德培养方面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地方高校要结合现有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充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高效的提升师范生的师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周伟.浅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问题[J].才智.2014(02).

[2]杨贤金,石凤妍.师德新论: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04).

猜你喜欢

师范生师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致良知与师德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