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俱乐部视域下武德对学生传统美德的寓理教育

2016-11-19高俊兰贺春林罗明飞

武术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学生

高俊兰 贺春林 罗明飞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研法、实践教学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中华武德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作用。结果表明:中华武德的核心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勇,蕴含着仁慈、爱国、爱民、重义、守礼、和谐、谦让、中正、诚实、守信、忠勇、报国等传统美德,通过校内外武术俱乐部进行中华武德交流,对学生的传统美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寓理教育作用,能促进学生美德修养的自我养成。

关键词:中华武德 传统美德 寓理教育 武术俱乐部 学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4—0016—03

1 中华武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华武德是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是儒道诸家传统美德修养的思想精髓,中华武德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观念,儒道诸家仁学中的“仁、义、礼、信、勇”是中华武德的主要内容[1]。“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2]武德中的“武以德先”、“短德者不得与之教,短德者不得与之学”、“未曾习武先习德”等规范,是中华武术传承的指导思想。中华武术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实践和创新发展,遵循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美德修养,逐步发展成传习武术的传统道德准则,中华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财富。当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武术课,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积极开展武术竞技竞赛活动和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武德寓理教育,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中华武德修养和民族传统美德修养的自我养成,使学生在举手投足、接人待物、办事处事的行为和活动中,养成品德、知识、能力、态度、心理和体魄等方面优良素质[3],成为优秀的校园和社区武术活动指导员。

2 中华武德对学生“仁、义”观念的寓理教育

中华民族是仁义之族,“仁、义”是中华武德的重要内容,仁慈、仁爱、仁者爱人、仁义之师,爱国、爱民、爱国之德、爱民之举,武侠、义士、侠义之德、见义勇为,曾是历代武林高人的毕生修为。随着当今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太平盛世的和谐发展,“仁、义”之举仍然是广大学生和青少年的必修之德。无论是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的校内武术和散打的专项教学,或是太极拳和防身术的选项教学,还是校外社区的太极拳和武术健身教学,都应该重视中华武德的寓理教育。学生的中华武德寓理教育活动要和校园及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紧密结合,把中华武德修养教育寓于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之中。通过对学生仁爱、重义、忠诚、谦和、宽厚的养成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仁义观、苦乐观和道德观。倡导师生遵循仁心博爱、仁义文明、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共建尊师爱生、尊老爱幼、处事中正、处人和谐的美好校园与美好社区。通过体悟儒家关于“以义取利”、“见得思义”、“见利思义”的说教,控制本能强烈的求利欲望,修养合理的取利意识,[4]克服“见利忘义”、“违义争利”、“唯利是图”的自私心理,教育学生对待个人私利之“利”与社会及人民利益之“义”时,应该倡导“义以为上”、“以义统利”的义利观,培养学生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先,以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 中华武德对学生“礼、智”观念的寓理教育

中华民族是礼智之邦,“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礼、智”是中华武德的重要内容,“以礼待人”、“彬彬有礼”、“先礼后兵”、“智者无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中华武士之道,是中华武士之德。中华武德的价值功能源于社会,发展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中华武德修养具有稳定社会和谐、缓和人事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等社会功效。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教育,既能使习武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能激发习武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科技强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怀。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修养教育,就是要以武术俱乐部的活动形式,组织校园和社区的武术竞技竞赛及武德文化交流,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寓理教育,使学生和青少年按照武德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改造、自我修养,体悟励志报国、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忠诚守信、谦和礼让、尊师爱生、团结友爱、修身养性、遵纪守法等传统美德,修养新型的社会主义武德观。

4 中华武德对学生诚信的寓理教育

诚实守信是中华武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儒家学说的“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强调为人处事要努力实践诚实守信、信用可靠、相互信赖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的诚实守信教育,就是倡导学生在学习上要诚信学风、诚信考风,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真正学好科技报国的本领,为国为民。在社区活动中要言行诚实守信,要在自己与民众之间、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努力修养诚信之品德,要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莫“失信于民”。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寓理教育,就是要修养每一个学生和青少年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诚信道德义务,就是要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公务部门、民众及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诚信的人际关系。这种坚实可靠和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需要相互之间在诺言和行为上实现诚实守信,需要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民族精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实现小康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既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团结合作与共同努力,还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中华武德的寓理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和青少年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 中华武德对学生忠勇卫国的寓理教育

忠勇卫国是中华武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有多少民族英雄血战沙场、忠勇双全、为国为民、“精忠报国”。无论是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还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都是中国军人奋起抗击入侵之敌,保卫祖国的忠勇写照。中华武德所蕴含的爱国爱民思想与当代军人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精忠报国”,正是当代军人忠勇兼备的气节和献身使命的核心价值取向。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的忠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和青少年“精忠报国”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思想观念,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强后备军。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曾饱受世界列强的凌辱,外国大力士、武士、拳手、浪人,耻笑“东亚病夫”无能人,多次摆擂台羞辱中国武术界。中国武林人士奋起抗争,王子平、韩幕侠、霍元甲、陈真、蔡龙云等武林志士曾一次次以中国传统技击功夫战胜挑衅者,扬威中华国术,这就是中华民族尚武之魂的亮剑精神。功夫之王李小龙主演的多部影片,都再现了中华民族“武术健身”、“强种强族”的尚武之魂,再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见义勇为”的亮剑精神。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的忠勇教育,倡导习武学生和青少年努力学习中华国术,刻苦修炼中华武功,体悟修养中华武德,在世界武坛上扬威中华武术,为国争光。

近年来,社会恐暴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全民协力反恐抗暴,见义勇为敢于出手,是中华武德宝贵的亮剑精神。一些党员、干部、公务员之习武者,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暴恐事件,或事不关己,不管不问,或见势不妙,逃之夭夭,丧失了武者的基本武德,丧失了国民的传统美德。反恐抗暴不只是公安、武警、保安的职责,而是全国民众的公责。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的忠勇教育,就是要加强全民反恐抗暴的倡议导向,弘扬中华民族尚武精神。教育学生和青少年“见义勇为”不是一时冲动,“尚武亮剑”不是无的放矢,首先要做好随时反恐抗暴的心理准备,树立自卫安良的思想意识;其二要练好自卫制敌的技击功夫,智勇双全的技法与斗志;其三要培训见义勇为的亮剑精神,敢于抗暴安良的胆量。梁启超认为“诚欲养尚武之精神,则不可不具备三力”,即“心力”、“胆力”和“体力”[5]。具备这些反恐抗暴的能力,才能有自卫安良的制敌效果,才能成为“见义勇为”、“抗暴安良”、爱国爱民、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武林志士。

6 结语

中华武德“仁、义、礼、智、信、勇”的价值功能,无论在何种社会阶段都仍然有其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抗暴安良,造福于人民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华武德自古以来内涵着中华民族尚武之魂的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校内外一体化武术俱乐部对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华武德“仁、义、礼、智、信、勇”的寓理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和青少年在学练传统武术技击法、传统擒拿格斗术、传统防身制敌术等实用武技功法时,努力体悟中华武德规范,自觉修养仁慈、爱国、爱民、重义、守礼、和谐、谦让、中正、诚实、守信、忠勇、报国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习武学生和青少年成为体魄强健、武功出众、武德高尚、见义勇为,维护美好校园与美好社区和谐安定的强势群体。

参考文献:

[1] 贺春林.中华武术发展模式及其科学管理[J].中华武术研究,2012(3):50-52.

[2]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16.

[3] 段健芝.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多元结构下的课程特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70.

[4] 蒋国保.孔子“义利”观的现代启示[J].齐鲁学刊,2007(3):6-8.

[5] 马德浩,季 浏.激进与断裂:近代尚武思潮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17-22.

On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Education of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ushu Wushu Club

Gao Junlan He Chunlin Luo Mingfei(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teaching practice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explores Chinese Wushu education effect on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virt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e concept of Chinese Wushu i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faith, courage, contains kindness, patriotism, loving, heavy righteousness, shurei, harmonious, humility, positive, honest, trustworthy, brave, patriotic and other traditional virtues, through Wushu clubs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hools to communicate Chinese Wushu morality, we can cultivate students traditional morality with good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virtue self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Chinese Wushu traditional virtues physical education Wushu club students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学生
身边的传统美德
快把我哥带走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传统美德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