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际多元文化并存状态的考察

2016-11-19袁燕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理性主义道家伊斯兰

◎袁燕

对国际多元文化并存状态的考察

◎袁燕

国际多元文化并存状态的基础是该状态存在的重要的必要条件。对于多元文化并存状态基础的考量有助于推定一定历史时期内,本文选择了三大文化主体进行对应研究:西方文化主体、伊斯兰文化主体和中华文化主体。这种筛选参考了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于文明的分类。笔者认为选取的这三种文化主体是世界上现存的,并存在发展活力的主要文化主体,并且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文化互动和摩擦也多发生在这三种文化体系之间。

西方文化主体

根据汤因比的研究,西方文化是叙利亚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共同产物,因此总体上具有两方面特性:基督教文化的宗教特征和理性主义特征。

根据韦伯的研究,金钱至上和苦行主义是西方基督教文化在资本主义生活中的体现,是其宗教特性的核心(资本主义精神)。同时,加尔文宗的苦行主义,特别是贵格派的排斥懒惰、享受的思想,左右着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而这种苦行主义有衍生出部分观点以支持理性主义的存在,因此韦伯认为脱胎于加尔文宗的“资本主义精神是理性主义的一部分。”

对于理性主义方面,笔者根据资料总结: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包含了两个主要方面:个人主义和科学精神。史蒂文·卢克斯在其《个人主义》一书中认为,个人主义是西方的核心价值观。而对于科学精神,王忠武在“浅论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一文中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科学精神大体上有三个特点:一是为专业献身的求真精神;二是批判地怀疑和崇尚创新的精神;三是严谨求实、善于进行逻辑思维的理性精神。”

由上可见,西方文化主体的理性主义特性使之对价值本体进行“外在性的解释”,“崇尚外在超越;以探索宗教的终极意义与自然的客观秩序为根本价值追求,确认‘真’为价值之本,‘真’最高。”因此西方文化主体以真理性作为社会行为的最底线,以决定包容而或排斥;但真理的界定却是单向的。因此这也无法对多元文化并存状态提供支持。

伊斯兰文化主体

伊斯兰文化体系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阿拉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二是以伊斯兰教为主导。因此“伊斯兰文化”主要是指其宗教文化——“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伊斯兰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而这种政治性又是以“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原则下的先知政治权威论,其主要宗教合理性的来源是《古兰经》和《圣训》。因此,作为以伊斯兰教为唯一可信奉宗教的伊斯兰文化主体,其存在着比西方文化主体更强烈的单一性和排他性;他们将世界进行了简单的“二分法”——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对于非伊斯兰教徒其冠以“迷途者”,是应受到“谴怒”的。

虽然本质上,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同源于叙利亚文化,但从伊斯兰文化主体特性中我们很难找到能支持多元文化并存状态的思想,甚至连对信奉真主程度不纯的包容都没有。也正因此,即使是从伊斯兰文化生发出的对非强势文化的对抗,也理应被视作是出于保护宗教纯洁的需要,而非对多元文化并存状态做出的贡献。

中华文化主体

中华文化主体,被许多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视为是最具有包容性,最倾向于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主体。第一,儒家。儒家是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立的思想模式,其核心概念是仁和礼。仁是指对天道的遵守;礼则是对仁的捍卫。第二,道家。道家是以李耳和庄周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立的思想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道”。道家所秉持的“道”与西方的理性主义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道家认为“道”是“天”,是自然运动的法则,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类似于真理的哲学概念,即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三,法家。法家是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战国末期至秦初法家学派创立的思想模式,以严刑峻法为核心价值标准。中国自秦汉始的统治思想被冠之以“外儒内法”,这从一方面为假设三提供了佐证(证明物质需要与文化因素的同步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主体的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特征。而对于理性主义与多元文化并存状态的关系已在上文中进行过论证,在此概不重述。第四,理学。理学是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在宋朝中后期出现的思想模式。理学往往被视为儒学的后续发展的一个阶段。

综上,中华文化主体因其注重所谓“内在超越”,使之“在生存意义的探寻上,超越外在对象限制,潜心于内在道德意义的探寻,把生之意义至于内在求索的深刻领域中”。导致了文化研究学者对其和平性和包容性的期望。

有学者认为,现代多元文化并存状态是稳固的并且发展的;它得到了“三种力量的维护”。第一种力量,国家化的政策保护;第二种力量,本土化的自我意识;第三种力量,个体化的自由选择。”但根据以上论证,我们发现,对于第一种力量,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正在削弱其影响力;而对文化状态存在基础和文化特征的分析表明二三种力量,实际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通过对多元文化并存状态存在基础的考察可见,多元文化并存状态并不是也从来未曾成为国际文化布局的唯一或必然形态;作为其物质基础的权力分配也并不必然保持多元状态;文化主体间并未搭建有效的认同,根据前提假设,在这种状态下,多元文化并存状态并不是必然的。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道家伊斯兰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论梁遇春散文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