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样的“温暖”职工最暖心

2016-11-18曹海英李盛崔欣张威闫长禄

工会博览 2016年29期
关键词:送温暖工会温暖

□本刊记者 曹海英 李盛 崔欣 张威 实习记者 闫长禄

什么样的“温暖”职工最暖心

□本刊记者 曹海英 李盛 崔欣 张威 实习记者 闫长禄

“温暖贴身”的工会帮扶服务,不断拓展“送温暖”内涵与功能。各级工会组织为能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在精准帮扶方面不断探索。

当下,工会组织正在开展对困难职工进行排查、走访、建档工作,为“两节”送温暖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但什么样的“温暖”才能更温暖职工的心,才能真正送到职工心坎上,让我们听听职工怎样说。

既能出彩,也要喝彩

长安汽车北京公司柳春花

所谓“瓜子不饱暖人心”,送温暖要送到在点子上,助困要助在关键处,实实在在做点事,决不能虚头巴脑,做足表面文章。作为一线职工来说,我们并不在乎公司组织带来的钱物的多少与厚重,而是很看重能否真切感受到工会关心帮助职工的真情实意。在乎的是,能在送上慰问金、慰问品的同时,多给职工送贴心的服务,送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

我觉得公司工会对我们的关怀还是很到位的。每逢重要传统节日,工会不仅要组织集体活动,还要为我们发放精美的节日慰问品,每次过生日还有慰问金,让我们在长安汽车工作时很荣耀、很温暖。作为一名基层职工,从工会关怀力度上看,如何更好的将工会送温暖工作开展下去,送到每个员工的心坎里,我个人建议工会需要注重一下平时对员工细节的关怀。比如现在大家都有网购的习惯,但有时候快递送到公司,因为在车间生产,无法收取快递,取起来也麻烦,希望工会能给我们职工提供一个快递临时存放点,这样我们就会方便很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都是年青人,对知识充满了渴望,现在网络信息发达,查找资料很方便,但用网络学习的少、娱乐的多,查材料的少、玩游戏的多,拿起手机就不由自主了,所以书籍还是学习的主要工具。建议工会平时在开展慰问活动时,除了分发牙膏、洗衣液等员工福利外,如果给员工发一些书籍做为奖励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公司有较完善的激励政策,激发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工会在表彰优秀员工的同时,让我们与家人荣誉共享,比如奖励我们一个全家出游、全家福摄影套餐或家庭观影套票之类的。这样不仅彰显了工会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更让职工享受到了工会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福利和优惠。俗话说,“对症方能下药”。这就需要工会把准职工的“脉”,下准药,下对药,这样工会送温暖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也才更能体现出工会组织的关怀,从根子上解决职工的困难。总而言之,送温暖活动需要不断思索和改革方式,如此既能出彩,又赢得喝彩和掌声!

送温暖应当成为常态化

燕山石化公司工业检维修中心

申志平

近年来,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覆盖人群进一步扩大。比如将困难农民工家庭也纳入救助范围,从下岗职工到低保边缘户乃至患大病职工救助标准逐年提升,且从每年的“一次性”救助到常年对家庭跟踪帮扶。除了工会帮扶资金,各级工会还积极争取企事业党委、政府支持,同时发展各界爱心人士、公益组织参与到帮扶困难群体。“送温暖”活动体现党和政府关爱、工会组织温暖及来自各界爱心组织的善意。

除了发钱,工会组织能做的、已经在做的还有很多。

由于受助者情况各异,需求有别,需要因时而宜,统统给钱式的“送温暖”,有点费力不讨好,最好建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施行。

燕山石化公司设备检维修公司在送温暖活动中,本着冬天送温暖、夏天送清凉、日常送健康,把关爱职工活动做实做细并贯穿于全年。针对职工年龄大、体力劳动者多等特点,建立了基层分会主席、作业部班组、职工三级微信网络及志愿者协会组织等,利用电话慰问、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形式,关注、关心、关爱、慰问特困职工、外派职工及职工家属,为生产装置的保驾护航,为稳定企业职工队伍,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检维修公司承担了一些外阜项目。电气一部先后派出四十名职工去外地参加工作,检维修公司及各作业部都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每周作业部的志愿者都会用打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与外阜职工以及外阜职工的家属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尽量满足职工的需求。

中秋节前夕,检维修公司各作业部领导带队对外阜职工家属也进行了逐一走访慰问,把党组织的温暖真真切切的送到职工的身边,这种平时走访与节日慰问相结合的送温暖形式,深受职工欢迎,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我们的家。

送温暖要出“组合拳”

京粮集团—北京京粮顺兴粮油公司 王涛

“这油是转基因的还是非转基因的?”“人老啦,喝不了红酒了!”放下慰问品,刚直起身的我一脸愕然,不知所措,心中稍有不快……换位思考,这“不领情”值得反思,打着“温暖”旗号的慰问品,其实并没有“温暖”。

如今的送温暖,并非简单“一桶油半袋米”加资金的时代了,随着困难群体的构成和利益需求的变化,送温暖仅仅从基本生活需要出发已不能满足困难群体的需要了,现实呼吁送温暖要升级换代了。

困难呈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致困原因各有不同。有因病致困的,有家庭发生变故的,有年老体衰的,有子女失业的......致困原因不同,当然需求也就不尽相同,有需要生活必需品的,有需要就业机会的,有需要社会保障的,有需要精神抚慰的......

所以,送温暖还要出“组合拳”,中国的传统老礼不可少。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推着久不出门的老人到公园呼吸新鲜空气,看看花草蓝天;可以为岁末返乡的困难群体购置一件新冬衣,可以送他们一个暖心之旅,让“一票难求”不成问题;可以不远千里接来职工家属与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职工一起团聚;可以紧握双手,讲讲国家的新政策、企业的发展大计,重树他们脱困的信心;可以送一次慰问演出,一份保险,一次体检,一次法律援助,甚至一次清洁服务......我们要送的温暖还很多元化。而我认为,温暖形式多元化的前提,要突出一个“实际”,要坚持“问题导向”,进其门,知其情,再要“对症下药”,以解其难,暖其心。我们要在农家院落、困难群众家中多坐坐,说说家长里短,了解其最真实的所盼所需,获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尽可能地针对困难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地“量身定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人一策”。

送温暖,始终要根据受者的呼声和实际需要,从送物资向送服务转变,比米、面、油更“温暖”的是脱贫解困的办法和力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从节日化向长效化转变,送温暖不应该是一次性活动,更应该是一种保障机制。我们要让送温暖保持四季恒温,如三月的阳光,温暖一个人,感动一群人,让受者心热,让观者心服。

送温暖也需与时俱进

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李朔

我是一名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经常项目在哪里,就跟着项目驻扎在哪里。项目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在项目上,我和同事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相处。除了同事们给予的关怀,我们也希望公司工会的同事们,能带给我们各式各样的关怀。

希望工会送温暖活动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时代不断在发展,工会的工作也更应该顺应新形势下职工需求的发展而不断精进。能够善于观察,能够发现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积极回应,真正做到雪中送炭。

和同事们探讨过需要工会为我们做些什么。

思想方面来说,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比如每个季度公司都会对我们的项目进行季度考核,工会可以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项目在内部网站上进行通报表扬或者下发奖状等。也可在公众号上宣传我们的项目。我们的先锋员工,这样我们在项目上就更有干劲了。

文化生活方面来说,可以组织我们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选择一些简单易找的活动材料,在娱乐同时,也为大家讲解一下节日的由来。可以为项目上员工组织一些讲座,比如法律讲座、健康讲座、安全讲座等一些符合时下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的讲座,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

当然了,常年在外的我们,更想看到公司工会的同事们能够到项目上转转看看,感受感受项目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带来的温暖,感受到一份归属感。

工会给我们送的“温暖”,其实就是让我们感受到工会把我们的冷暖放在心上。与我们一线职工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了解重视我们的真实想法和现实困难,为我们排忧解难。唯有将我们当作自己的家人,才能以服务广大职工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感情,用心做好一点一滴的工作。

要让更多的人找到“组织”享受温暖

北京捷安特中商贸有限公司 曹勇

我来自河南信阳,非常感谢交道口街道总工会南锣鼓巷联合工会实行的对困难职工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在我身边有一群像我一样的人,他们家庭贫困,可能连平时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他们有的因为家庭变故,有的因为家里有着年迈体弱的老人和亲人,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与亲人的照顾。与此同时也有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是热衷于公益、乐于助人的活雷锋。

2016年9月20日(星期二)的下午,交道口街道总工会南锣鼓巷联合工会召开了第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做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汇报,使我们外来务工人员有了权益保障。工会还成立了贴心人服务队,举行了授旗仪式,非常鼓舞人心,同时进行了给辖区困难员工送温暖以及一对一的帮扶。工会送温暖的活动很实在,举行的很有意义,活动中都给了每一位困难员工送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粮油蛋奶等,给我们减少了不小的生活压力,让员工心灵上得到了不小的安慰和生活的安定,同时还签订了帮扶协议。工会对困难人员的帮扶是长期的,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有27位人员得到了工会的帮助,受助的员工特别感谢工会。工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平时都会给我们送来各类的图书供我们平时去阅读,书本里的知识都对我们平时生活及日常工作和客人交谈与沟通带来很大帮助,平时欠缺的知识给予补给和补充。在最炎热的夏天,工会送来了夏日的清凉,对员工的关心真的无微不至,就像春天时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清凉一夏,秋天硕果的陪伴,冬天里雪中送炭。我们外来务工人员来京打拼,学历和专业技能不过硬,这使得我们失去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如果工会组织能为我们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短期的就业上岗培训和长期的职业培训,使得我们的专业技能有所提升的话,那么我们找工作会轻松很多。我们外来务工人员从内心来说,远离家乡,来到首都北京打工,在这里加入了工会,工会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感觉找到了组织。希望工会多做一些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来京务工人员认识工会,了解工会,得到更多的帮助。

送高技能,给职工更好的未来

北京金地来大酒店餐饮有限公司

王占华

作为来北京闯荡的“北漂”中的一名,我最希望得到的温暖是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最好是提升多方面的技能,以便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因为,当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技能,没有高领域、多方面的技能,迟早会被淘汰。

我们公司的工会平时会为大家送关爱、送慰问,开展爱心捐助,举办文体活动等。当然,工会也一直在为职工举办各种岗位的基本技能培训。但我觉得,这些还不够,应该更多的为职工的未来着想。就像公司的口号:“能养家,养好家,家要好”。餐饮行业的就业门槛非常低,尤其是服务员,学历和技能水平非常低的人也可以干。对于我们公司的职工来说,只要认真干,完全可以实现“能养家”这一目标。可服务员这个工种,一般人是不会干一辈子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部分人总会去谋求新的发展。

对于工会举办各种技能培训,我非常认可。因为,技能培训为餐饮行业的职工打开了一扇新的就业之窗。我们公司有一部分职工就已经离开企业,在各自的家乡开始创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在的技能培训还是有些过于单一,不利于职工今后更好的发展。我希望能在给服务员培训基本技能时,再加入财会等培训,以帮助他们拓展就业的领域。

要让外地员工拥有更多的归属感

北京黄寺蜀国演义餐饮有限公司

李素群

我们单位是从事餐饮行业的非公企业,现有近150名员工,都是外地人,其中大部分是农村的,他们年龄不大,只身在北京,说起来廷难的。

针对一项实施了多年的“送温暖工程”,只是年年肯定成绩,岁岁总结经验,其中利弊,无人质疑。我觉得“送温暖工程”,至少应当包括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这样几个问题。

“送给谁”,毋庸置凝是针对困难职工,但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应包括这些来自农村的外地员工,还有节日不能回家仍坚守岗位的外地员工。从工会的角度多关心、体贴,让他们感到温暖。

“送什么”,每年冬季的“送温暖”都是资金上按照某种标准发到每个困难职工1千元,每家困难企业1万元不等进行临时救助。但对于我们餐饮企业这样的机会是没有的,我们的员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他们需要关心,需要经济实惠的物质帮助。建议送些和他们日常生活密切有关的、看得见、用得着的,即有实用价值又能提高素质、开阔眼界且他们舍不得买的物质和文化用品,而不是一味的、千篇一律的送米面油。

“怎么送”,建议“送温暖”应该贯穿全年,覆盖方方面面,而不只在每年一度的“两节”(元旦、春节)针对少数人群。具体需求可以由企业申报,选好对象,上级工会购置用品,领导亲自送到员工手中,这样体现出工会组织的亲切与温暖,把党和政府的关心传达到、体现到。让外来务工人员时时刻刻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让这些离家在外的人们感受到家的归属感。

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学习

同仁堂药店周永生

同仁堂药店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作为身在其中的一分子,在平常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我都能感受到在企业中,人文的关怀、家庭般的温暖,好像一株小草承接着大树带给的呵护。药店工会心系大家,通过一系列不可缺少却又繁杂的工作,串起了企业、职工、社会、家庭等环节,为企业的发展、职工的成长、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15年北京同仁堂药店工会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作为“同仁堂文化传承旗舰店”药店工会怎样做才能无愧于这一称号呢?我希望工会能够在确保前台销售经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抓住中医中药的特点,多组织职工开展诸如《药性赋》、《中医基础》、《汤头歌》等知识的专项学习,促进职工对中医中药的理解,便于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条件允许时组织职工开展辨识中草药原植物的实践活动,与平时工作学习的内容进行验证,增加感性认识;并组织学有所得的职工进行交流,促进职工互帮互学。

退休职工对药店的发展一直高度关注。我觉得药店工会可否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邀请退休老职工常回家看看的茶话会,由药店主要领导、工会主席或职能部室、相关人员等和退休老职工共话家常,向他们介绍企业的经营状况、人员队伍、品种结构,也听取他们建议和意见。老师傅们毕竟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些经验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他们的真知灼见相当于企业财富。

以赛代练,强健职工体魄。企业的经营指标必须完成,适当的文体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对于企业的中心工作是有益的补充。我建议工会可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职工开展占地小、耗时不多、易于参与的活动,诸如踢毽子、跳绳、广播操的比赛等,既让大家广泛参与,又不占用太多资源,没有剧烈对抗,益处多、伤害小的形式。这样做的优点是:为企业凝聚向心力,激发职工创造力,便于职工活跃身心、增进了解、展示自我。

因人而异的送温暖才最受欢迎

北京市政路桥港创瑞博公司

池进昌

我是北京市政路桥港创瑞博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数十年的工作经历和切身体会,使我认识到,职工本身最需要的温暖是能够迎合我们需求的温暖,这样的温暖,不见得多大,但是能够解我们一时之急,帮我们一难之需。

今年8月份,是我今生最难熬的一个月。在这个月里,先是我吃低保的儿媳妇因妊娠高血压早产,之后,刚刚下岗的儿子又突发疾病住院治疗。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让我这个本来就比较内向的人近乎抑郁。当车间主任崔增洪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及时反映到公司工会。真没想到呀!工会不仅很快送来了慰问金,李秀梅主席还亲自找我谈心,使我的心一下子豁亮多了。我再走上工作岗位,干活比原来更起劲了,性格也开朗多了!这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温暖,也让我体会到了生活在企业大家庭的幸福。

我们公司的工会长期开展冬送温暖夏送凉爽活动,这些我们的职工都很认可。但是我的切身体会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送职工最需要的温暖,才是最贴心的温暖。也许有的职工像我一样,急需金钱方面的帮助,而有的职工,也许是需要心灵上的帮助,还有的是在技能等方面的。所以,因人而异的送温暖才最受欢迎。

“送温暖”贵在经常,贵在务实

清华大学工会 韩冬

温暖这个词,天然地带着人性的温度,一种如火的炽热,一种如水的温情。“送温暖”不是施舍、不是形式,而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对公民生存权的敬畏,承载着工会人的初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送温暖”的本质是凝心聚力,是心系教职工、关爱教职工、服务教职工的重要途径。高校工会作为在职教职工组织,对帮扶对象的理解也应是全方位的。既对困难教职工要及时慰问帮助解决困难,又要注重对全体教职工在精神、事业、权益、生活、健康等方面拓宽送温暖的范畴和覆盖面,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能帮忙的都应予以援助。工会除“规定动作”以外,还应在“自选动作”中深入开展送温暖工作。高校工会的会员基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在送温暖活动中更要“以人为本”,注意细节,体现尊重。教职工中的困难群体多是因病致贫,很多困难家庭往往心理上敏感而脆弱,毕竟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困境并不是需要广而告之的荣耀。工会干部到困难教职工家中送温暖一定要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尊重和保护困难教职工的隐私和尊严,维护受助人的权益,不搞形式,不搞声势,像走亲访友一样,以真诚的行动和务实的作风,把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把关怀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送温暖”贵在经常,贵在务实,而不是仅局限于“两节”期间。应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平时的工作,因群众需要而随时随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要做到“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机制长效化”。

猜你喜欢

送温暖工会温暖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温暖冬夜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温温暖暖
爱·温暖
工会
冬日送温暖
关爱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