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造林模式选择

2016-11-17刘文强郭秀玲吴松梅

现代园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经济林林草

刘文强 郭秀玲 吴松梅

(新疆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伊宁835000)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造林模式选择

刘文强郭秀玲吴松梅

(新疆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伊宁835000)

目前,伊犁河谷缺乏适宜的造林模式,在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造林模式上,采取片状造林,实行果园生草、林草、林苗间作,水肥同步的模式,提高造林的质量和成效,不断完善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造林模式,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生态经济林;造林模式;伊犁河谷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境内,属大陆性北温带温和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1℃,最低气温-29℃,1月平均气温-8℃以上,海拔900m,年降水量147.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810.7h,≥10℃的积温3389.1℃,平均无霜期170d。

1.2方法

1.2.1林草间作。(1)品种选择:杨树选用抗性强、生长势强的加小×俄杨树,间作物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紫花苜蓿。(2)播种:紫花苜蓿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播种深度1.5~2.0cm。(3)灌水:灌水均匀一致,刈割后灌足返青水,以后视土壤墒情12~15天再灌水1次。(4)刈割:6月20日开始刈割,第2茬与第1茬间隔30~35天,即8月10日~8月15日,第3茬在9月20日前后结束。(5)施肥:重施基肥,基肥以磷肥为主,秋耕时进行全层施肥,1hm2施尿素225kg、过磷酸钙300 kg、硫酸钾75kg。

1.2.2林苗间作。(1)定植:实行林苗间作模式,主要在行间培育苹果苗,栽植株距25cm、行距100cm,每个果树行间种2行大苗,采用细流沟灌方式。(2)抚育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叶面喷施0.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追肥2次,前期以N肥为主,P、K肥为辅。(3)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蚜虫和大青叶蝉。

1.2.3灌水及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模式,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系统、干管、支管、毛管等几部分组成。管线中干管和支管采用“T”型布设,毛管采用双行平行布置的形式,沿苹果树两侧布置2条毛管,每株树两边各安装2~4个滴头。

2 结果与分析

2.1林草、林苗间作模式

林(加小×俄杨树)草(紫花苜蓿)间作,紫花苜蓿鲜草平均667m2产量4000kg,鲜草晒成干草,667m2可产干草1000kg。培育的2年生苹果苗在出圃时平均树高为2.02m,平均干径为2.78cm,平均冠幅达1.17m×1.23m,平均主枝量达14.9个茎,平均新梢长50.4cm,平均新梢粗0.86cm。(见表1)。

表1 苹果苗木生长量调查表

2.2灌溉施肥方案

全年共灌水11次,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2次其中,4月10~16日灌溉浇第1遍水;4月17~19日浇第2遍水;5月11~15日浇第3遍水;5月28~29日浇第4遍水;6月8~12日浇第5遍水;6月20~23日浇第6遍水;7月14~16日浇第7遍水。通过水肥一体化施肥,施肥量为二胺100kg,尿素100kg。7月29~8月3日浇第8遍水;8月15~17日浇第9遍水;8月28~31日浇第10遍水;9月21~26日浇第11遍水。参照山东苹果产区苹果园肥水管理技术规程[1],结合伊犁土壤状况,制定出水肥一体化氮、磷、钾配比为1∶1∶0.3。

3 讨论与小结

(1)生态经济林是一个高效生态系统,包括林粮、林蔬、林药、林绿肥、林草等复合在内的多样性种群[2]。在伊犁河谷打造生态经济林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该区域有着充足的光热资源,建议在伊犁河谷建设生态经济林,并采用复合种植模式。

(2)在伊犁河谷试行林苗间作可有效改善试验区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优化果园小气候,抑制杂草生长,促进果园生态平衡。

1姜远茂,高文胜,王志刚等.苹果园肥水管理技术规程[J].科技致富向导,2014(4)

2吴诚.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分析[J].现代园艺,2014(1)

(责任编辑王曼)

刘文强(1978-),男,汉族,山东沂水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经济林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林草风采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苹果新品种‘蜜脆’在伊犁河谷的引种观察
映像畜牧业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