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引进试验看新疆春播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

2016-11-17卢保红贾晓军侯有良张小伟张广峰吴新明魏荣业杜如珊钟改荣丁变红陈江鲁

农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穗位生育期山西

卢保红,贾晓军,侯有良,张小伟,张广峰,吴新明,魏荣业,杜如珊,钟改荣,丁变红,陈江鲁

(1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从引进试验看新疆春播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

卢保红1,贾晓军2,侯有良1,张小伟2,张广峰1,吴新明2,魏荣业1,杜如珊1,钟改荣1,丁变红2,陈江鲁2

(1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科技援疆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促进新疆玉米科研发展并探索引种经验和高产经验,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山西玉米所2013年开始进行玉米新品种在当地的引种试验。通过引种山西近年育成的42个玉米品种,采用设置对照,间比排列试验,进行田间精细管理,并调查了各农艺性状等。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环境改变和密度增加、覆膜栽培对株高、穗位、生育期产生了影响,大部分品种不能适应新疆气候,但仍有部分品种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抗性优良,产量超过对照,说明山西育成的部分品种对新疆的气候和栽培模式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筛选利用。因此,笔者认为适宜新疆春播种植的玉米品种应具有高的产量潜力,耐密植栽培,生育期适中,抗倒能力强和适合机械化作业等特性。

科技援疆;引种试验;玉米;适宜品种;特性

0 引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同内地的发展仍有一定差距。为了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996年党中央做出了对口支援新疆的决策部署[1],从1997年开始有关省市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实行经济、科技、文化全方位支援。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2],新疆作为中国玉米的重要高产区[3],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品种对产量的影响非常重要[4]。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对口支援新疆兵团六师农科所,2013年开始进行玉米种质资源交换和新品种在新疆的引种试验。通过援疆项目,一方面可以丰富当地的玉米种质资源,促进当地玉米科研发展[5];另一方面通过引种试验,寻找适宜新疆春播种植的玉米品种类型,探索引种经验和高产经验,通过品种、农艺和机械化的综合提升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6],为今后的研究和试验任务做好准备。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在对新疆气候特点、生产水平、品种要求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2013年从山西农科院有关研究所引进近年育成的中晚熟优良新品种42个进行引种试验。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间比排列,每隔6个品种设1对照,对照种为当地主栽品种‘郑单958’。小区长7 m,宽2.4 m,4行区,小区面积16.8 m2。行距60 cm,株距20 cm,留苗密度82500株/hm2。

1.3田间管理

试验田设在六师农科所7号地,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西瓜。机械秋翻、春耙和整地。田间管理按照当地习惯进行。4月24日喷乙草胺2250 g/km2,25日铺设滴灌管线、铺膜机铺膜,30日人工点种。5月2日滴出苗水,10日放苗,14日定苗,20日中耕松土,9月23日收获。全生育期滴水8次,用水量约5250 m3/hm2。在拔节—抽雄期,随滴灌施玉米滴灌专用肥1200 g/km2[7]。

1.4调查与考种

田间记载了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调查了株高、穗位、株型、抗病性和倒伏率。全区收获进行测产,并对穗部相关性状考种,记载及考种按照国家区试标准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生育期长短是决定引种成功的首要条件。生育期过长,早霜冻来临时不能成熟,存在一定风险;生育期过短,产量潜力又限制了它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次引种42个品种,从试验情况来看,比对照‘郑单958’生育期偏大(大2天以上)的品种有9个,最大的生育期为130天,超过对照‘郑单958’4天;比对照‘郑单958’生育期偏短(短2天以上)的品种有6个,最短的生育期仅为121天。除3个品种没有记载生育时期外,其余品种的生育期与对照‘郑单958’基本接近(表1)。

2.2农艺性状及抗性

从引种参试的42个品种来看,株高介于298~377 cm之间,穗位高介于130~188 cm之间,株高和穗位均比在山西种植约高出20~30 cm。其原因一方面是新疆五加渠市比山西太原和忻州在纬度上高出6°,南种北移势必会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延长生育期;另一方面新疆玉米高密度种植,覆膜栽培,无疑也会增加植株和穗位高度,这也是今后向新疆引种玉米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次引种的玉米株型几乎全为紧凑和半紧凑型,符合新疆玉米生产对品种的要求。本试验中,‘忻5021’、‘强盛12’和‘忻1011’出现了倒伏。由于新疆自然降水稀少,湿度低,空气干燥,试验中未发现各种严重病害(表1)。

表1 生育时期及农艺性状调查表

续表1

2.3穗部及产量性状

从表2中看出,参试品种的产量在9000~14808kg/km2之间,比对照增产的有7个品种,增产幅度1.1%~14.2%,增产5%以上的品种有‘QS1203’、‘并单23’、‘QS1103’和‘2012(23/25)’,说明山西育成的品种,经新疆试验筛选后,完全有可能选出适宜新疆种植的品种。从考种结果来看,参试品种秃尖介于0~3.5 cm之间,秃尖长短一方面可能是品种的遗传特性,更主要是对特定气候和种植密度的增加的一种不适应反映。秃尖大的品种,相对耐密性较差。

表2 穗部及产量性状统计表

续表2

3 结论与建议

3.1具有高产潜力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雨量稀少,具有配套的灌溉设施,非常适合玉米生长,是公认的中国玉米产量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8]。连年多次的全国玉米高产典型是在新疆产生的。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带领的玉米高产潜力探索和创新团队2011年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进行高产创建,取得了20780.85 kg/km2的全国单产记录[9],2012年再次创造了21154.5 kg/km2的全国单产记录[10]。2013年单产最高达到了22676.1 kg/hm2,再次刷新了全国玉米高产纪录,实现了单季亩产吨半粮的突破[11]。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71团2013年700 km2玉米示范田实现18414 kg/hm2的新纪录,使中国玉米大面积单产迈上18000 kg/hm2的新台阶,该记录较2012年创造的16701 kg/hm2的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又提高了10.3%[12]。新疆具有玉米生产良好的生态环境,品种能否种植,产量潜力尤为重要,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3.2适宜高密植栽培

自从紧凑型玉米SC704单交种和覆膜栽培技术在新疆推广应用以来,新疆玉米的种植密度逐年在增加,目前已达到90000~112500株/hm2,高密植栽培成为了新疆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13]。适宜高密植栽培的品种,首先要具备适宜密植的外在株型结构,即株高、穗位适中,株型紧凑,穗上叶片直立且窄小,叶间距大,雄穗分枝少,群体受光好[14]。果穗均匀,不秃尖或秃尖小。气生根发达,茎秆坚硬抗倒。更为重要的是生理上能够适应高密度栽培,能够协调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充分利用水肥气热等自然资源,使个体与群体在较高的光合效率和物质生产水平上达到动态平衡[15],通过发挥群体优势来获取最高产量。耐密植品种在高密度栽培下,果穗大小仍均匀,并结实好,空秆率低,同时边行优势不明显,密度弹性大[16-17]。耐密植是要考虑的重点。

3.3生育期适中

生育期适中的品种最能充分利用当地有效的光热资源,也是生产上能否成功推广应用的关键和基础条件。新疆春播中早熟区玉米生育期为90天左右,中晚熟区生育期为120天左右,应用生育期短的品种,往往会造成光热资源的浪费,形不成高的产量;应用生育期大的品种,又不能正常成熟,产品质量差。覆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玉米播期提早了5~7天,成熟期提早了10~15天,扩大了积温较低地区玉米的种植[18],也解决了生育期偏大玉米品种在生产中应用积温不足的问题,提高了产量。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郑单958’、‘先玉335’、‘米卡多’、‘登海3672’、‘SC704’、‘新玉18’、‘新玉34’、‘新玉39’和‘新玉41’等就是在地膜覆盖栽培下生育期适中的品种。新疆生产上应用的品种,部分是从内地引入经试验后推广开来的,因此引进品种时应考虑到南种北移生育期会延长和株高增加的特点,以提高引种成功的把握度。

3.4抗倒伏能力强

新疆玉米种植密度大,密度大必然增大田间郁蔽度,导致通风透光不良,植株基部节间变长,节间的皮层组织机械化厚度降低,茎秆变细弱。株高增加,穗位升高,重心上移,抗倒伏能力下降,田间倒伏率增加[19]。抗倒伏与耐密性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有抗倒性增强,种植密度才可以加大,才能实现对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高产[20-21]。因此,抗倒伏、抗倒折能力强成了玉米品种能够在新疆种植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品种株高和穗位要低,根系尤其是气生根要发达,穗下茎秆粗壮且坚韧,弹性好[22],以达到抗倒伏的目的。

3.5适于机械化作业

新疆20世纪60—70年代引进国外精、少量播种机进行示范推广,同期开始发展玉米收获机械,80年代开始玉米生产机械化高产模式栽培,其后的发展虽有时快,有时慢,但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和种植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提升。尤其是90年代后发展态势一直保持良好,目前玉米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78.25%,居于全国领先水平[23]。因而无论自育还是引进的品种,只有能够满足机械播种、机械中耕、喷药和机械收获作业的要求才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才能有好的应用前景,这也成为了新疆玉米品种不可或缺的条件[24]。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要具备种子籽粒略圆,大小适中、均匀,发芽率高,出苗整齐;植株秆硬抗倒,穗位整齐,穗柄挺拔,果穗均匀,轴细粒深,成熟时苞叶能自动开张,籽粒脱水快,易于脱粒又不掉粒,收获时籽粒损失少等特性[25]。

[1]《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会议纪要》,中发[1996]7号.

[2]赵久然,赵明,董树亭,等.中国玉米栽培发展三十年(1981—2010)[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45-148.

[3]李少昆,吕新.新疆春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3):43-46.

[4]桑志勤,夏景中,付斌军,等.新疆主栽春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广州农业科学,2014,6:24-26.

[5]库鲁帕西·也留汗.新疆玉米育种相关问题研究[J].北京农业,2016,1:28-29.

[6]刘建军.新疆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思路[J].农业发展与装备,2014,4:35.

[7]王国栋,曾胜和,陈云,等.新疆滴灌春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施肥效应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4,35(3):376-380.

[8]柳延涛,杜红,李鲁华,等.新疆玉米生产农业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估算[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0):1908-1913.

[9]赵梅,徐德立.新疆玉米高产田每亩单产一千三百多公斤创中国纪录[Z].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2011,10,19.

[10]新疆玉米高产创新记录[J].中国农村科技,2012(11):11-11.

[11]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单产突破1500公斤再创全国高产记录[J]. Information of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1):15-15.

[12]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万亩玉米示范田亩产突破1200公斤[Z].中国农业信息网,2014,11,20.

[13]杨吉顺,高辉远,刘鹏,等.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0,36(7):1226-1233.

[14]施志国,勾玲,姚敏娜,等.新疆不同耐密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特征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981-989.

[15]赵善英,勾玲,薛军,等.新疆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光能利用率变化[J].新疆农业科学,2015,52(12):2166-2172.

[16]陈稳良,白琪林,石平,等.耐密植玉米育种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40-1042.

[17]李爱生,侯有良,卢保红,等.从先玉335成功应用得到的育种启示[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590-592.

[18]陈东,银永安,陈林,等.新疆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5,4:62-64.

[19]姚敏娜,施志国,薛军,等.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皮层结构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11):2006-2014.

[20]段民孝.从农大108和郑单958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J].玉米科学,2005,13(4):49-52.

[21]陈得义,景希强,王孝杰,等.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选育探讨[J].作物杂志,2014,2:13-15.

[22]刘京宝,朱卫红,黄璐,等.玉米耐密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93-96.

[23]张静,韩长杰,郭辉,等.新疆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技术发展探讨[J].农业科技与设备,2014(9):16-19.

[24]曹卫彬,刘迎春,朱海涛,等.新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新疆农机化,2008,3:20-22.

[25]侯有良,卢保红,魏荣业,等.山西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129-1131,1168.

The Suitability of Spring-sowing Maize Varieties in Xinjiang by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Lu Baohong1,Jia Xiaojun2,Hou Youliang1,Zhang Xiaowei2,Zhang Guangfeng1,Wu Xinming2,Wei Rongye1,Du Rushan1,Zhong Gairong1,Ding Bianhong2,Chen Jianglu2

(1Institute of Maize Research,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zhou 034000,Shanxi,China;2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Six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s,Wujiaqu 831300,Xinjiang,Chin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upport to Xinjiang is a strategic policy in China.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ize research,explore the introduction and high yield production in Xinjiang,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maize,an introduction test of new maize varieties was carried out by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ince 2013.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42 maize varieties bred in Shanxi in recent years,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setting up the control and the interval comparison arrangement.The field fine management was also carried out.And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were investigated.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due to environment change and density increase,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affected plant height,ear height,and growth period.Most species could not adapt to the climate in Xinjiang,but there were still some varieties showed moderate growth period,excellent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excellent resistance.Their yield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It indicated that some varieties bred in Shanxi had better adaptability to the climate and cultivation mode in Xinjiang,and they could be screened and used.Therefore,we thought that for popularizing the spring-sowing maize varieties in Xinjiang,the varieties must hav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high yield,enduring high-density planting,moderate growth period,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and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upport to Xinjiang;Introduction Experiment;Maize;Suitable Varieties;Characteristics

S513-33

A论文编号:cjas16030012

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项目“中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引进及新品种选育推广”(2012072020)。

卢保红,男,1973出生,山西忻府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通信地址:034000山西省忻州市新建北路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E-mail:lubh123@126.com。

侯有良,男,1953出生,山西河曲人,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通信地址:034000山西省忻州市新建北路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E-mail:ymshyl@163.com。

2016-03-09,

2016-07-12。

猜你喜欢

穗位生育期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