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2016-11-16张明李艳楠郑楠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张明++李艳楠++郑楠

【摘要】本文研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把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宗旨和目的,改革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加大课程间耦合度,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构建融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实践、创业体验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产教融合 创新教育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号:UPRP201404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29-01

前言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中心环节。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探索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对于启发学生发现与拓展,积极参与创新与创造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课程体系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变 “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为“工程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

以“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选择教学内容更强调的是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基于“知识本位”思想驱动下的课程体系一是工程教育理念的缺失,二是缺乏针对工程科技人才前期培养所必需的整体考虑。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应侧重于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培养,与企业联合共建课程内容中的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

2.从纵向和横向提高课程间的“耦合度”

课程的定位存在相互依托、关联的问题,在课程设置及安排上考虑先序和后继的关系,兼顾课程间的耦合关联,专业在课程大纲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等环节中除考虑某门课程自身的定位和目标,还应考虑了对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全面安排,完成课程与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内容组织整体响应,既保证课程自成体系,又保证课程间形成知识链、知识体系,与当今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相吻合,利于加强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共建校企联合平台,完成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

依靠企业高水平的工程师队伍,解决综合型实验和工程训练平台不足的问题,由企业工程师与团队教师组成产教融合的教学团队。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实际案例,充分借助企业的平台加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力求使学生社会工程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得到系统培养。

4.课程评价趋向“应用性、创新性”考核

将学生参与项目、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活动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在课程考核成绩中加以体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不再由一张试卷决定,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课程评价以“教和学”的结果体现为根本,在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过程多元化进行,重视综合应用理论及实践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力求通过考核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改革应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校企融合,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工程化特点,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符合专业能力目标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加素质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体现重能力、重实践、重效果的培养理念;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质拓展,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适应性融合,把企业中的成熟性案例、过程性案例、生成性案例融入课程体系中,优化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在部分实践、实训课程和学生的毕业设计中以“企业命题、学生完成、双师指导、市场检验”的基本原则完成课程内容指导。

2.整合课程内容,形成模块化系列课程

增加课程间的耦合度,建立基础系列课程、专业系列课程、实践实训系列课程、工程项目实践系列课程、创新设计系列课程模块,重构课程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针对不同的模块,制定不同的课程建设目标,分模块、定目标进行课程群建设,在确保局部课程群建设目标与整体课程建设目标协调一致的条件下,充分体现不同课程模块的作用,避免知识的重复。

3.开设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利用两个课堂开展教学,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育人体系。精选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第二课堂任务,通过让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课外专业性活动、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

围绕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概念实训、技能实训和项目实训的三阶段、三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按课程的内容从概念实训到技能实训最后完成项目实训,并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企业项目,贯穿课程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中,收集企业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按照项目实际实施过程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通过项目开发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三、改革应解决的问题

1.创建校企融合的课程体系

依托与企业的联合,结合对学生培养的定位,重点解决工程实践知识结构的立体搭建,依托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配建合理的课程和课群体系,为校企联合建设实训课程、实训内容、实训计划的项目实施创设条件。

2.完成以转型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模型的建立

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配合学校的转型发展,将课程教学体系划分为基础系列课程、专业系列课程、实践实训系列课程、工程项目实践系列课程、创新设计系列课程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要求确定具体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并围绕实践能力、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递进培养为核心开展工作。

3.以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培养平台的构建

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的搭建,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创新创业实践计划,进行创新创业的立体构建,并从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

结语

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完善以转型发展为目标的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课群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对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全方位、立体培养。可以完成对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明,杨光英.理工科创新创业特色专业发展的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16(3):125-126.

[2]张婧群.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 2015(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