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朝鲜民族的方言

2016-11-16金春顺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8期

金春顺

【摘要】中国朝鲜民族的语言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演变之后,形成了不同于朝鲜半岛六种方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论述这一观点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朝鲜民族语言 朝鲜民族六种方言 朝鲜民族原住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15-01

语言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中国朝鲜民族的语言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变化,其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朝鲜民族语言主要以语音、语法、词汇来构成。朝鲜民族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上面。由于历史原因,地域的差异,朝鲜半岛逐渐形成了六种方言,而且沿用至今。中国的朝鲜民族是半岛朝鲜族的后裔,语言当然沿用了六种方言,但是在中国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这种方言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浅析一下笔者的观点。

中国朝鲜族的语言没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朝鲜半岛有八道(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江原道、京畿道、忠清道、庆尚道、全罗道),有六种方言(西北方言—平安南北道及慈江道话,东北方言—咸镜南北道及两江道话,中部方言—黄海南北道、忠清南北道、京畿道、江原道话 ,西南方言—全罗南北道话,东南方言—庆尚南北道话,济州方言—济州岛话)。由于历史的原因半岛分裂以后各自建立不同的国家,但是目前朝鲜半岛的朝鲜民族还延续着朝鲜民族所固有的本土化的方言,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而中国的朝鲜族则不然。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半岛朝鲜族大量迁入到中国。从1885年,正式成为中国“公民”。“清朝确定把图们江长700里,宽40~50里的地域作为朝鲜开垦民的‘专门开垦区,并在曾设立的和龙峪、光霁峪和西步江等通商局内新设越江局,以管理朝鲜移住民(在南满东边道地区比延边还早)”。1889年,吉林将军长顺指示“韩民愿去者听其自便,愿留者剃发易服,与华民一律编籍为氓,垦地按年纳租”从此时朝鲜民族取得了居住东北的合法权利,在政治上已开始作为中国人享有土地所有权,清政府也把朝鲜族开垦民看作清朝臣民进行统治。中国的朝鲜族迁来以后,基本上仍以村为单位按道别聚居在一起, 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原住地的方言特点。随着与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深入,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演变之后,朝鲜民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六种方言所固有的本土化的词汇基本消失。

20世纪20~30年代迁来的第一代移民已经很少了,虽然他们的言语影响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但是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当中朝鲜民族所固有的本土化的方言,随着第一代移住民的消失而慢慢淡化,并逐渐趋于消失。比如:“来”的词汇在六种方言的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而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常用的“来”的词汇趋于统一化、标准化,不用本土化(原住民)的表达方式。目前散居在中国各地的朝鲜民族几乎都是他们的后裔,这些人基本不会朝鲜半岛原住地的方言。而这些方言在中国只能在小说或者教科书上看到了。那么有些人就问,难道现在中国朝鲜民族的语言不是朝鲜民族的方言?是朝鲜民族的方言,这是无法否认的,中国朝鲜民族现用的语音、语法、词汇是朝鲜民族通用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朝鲜民族语言在朝鲜半岛之外的延续,不同点就是朝鲜半岛的六种方言所固有的词汇已基本消失。

二、中国朝鲜族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笔者认为形成了不同于六种方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音。朝鲜族大量迁入中国的时候基本上按道别聚居在一起,但中国毕竟不是朝鲜半岛,不可能像朝鲜半岛的八道一样分的非常清楚,而且伪满时期日帝为把东北变成侵略中国和对苏战争的兵站基地,通过强迫和欺骗的手段对朝鲜族实施“集团移民”,这些强制移民的朝鲜人也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住自己想住的地方。由此形成了八道之间杂居的局面。对此,笔者提供的材料是:1)延边地区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图们、珲春、按图、龙井、延吉、敦化等市以及周边的乡村);2)吉林地区的西南方言和东南方言(蛟河、永吉、吉林、磐石、舒兰等市以及周边乡村)黑龙江省南部地区的西南方言和东南方言(五常、尚志,哈尔滨等市以及周边乡村)。

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各个方面,就朝鲜族而言,语音方面的差别是划分方言的最重要的依据。那么上述的语音已经有别于现存的六种方言,笔者认为这种语音为基础的方言是六种方言之外的新的一种方言形式。

总之, 中国的朝鲜民族是长期在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它既有现代朝鲜族固有的民族传统和基本特征,又有新鲜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朝鲜民族具有的民族特点。

参考文献:

[1]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在抗日斗争中的“双重使命”问题》,《史学研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