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2016-11-16张娜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老年患者脑梗死

张娜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动脉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人82名为对照组,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受试者颈部动脉,观察并记录动脉斑块存在的位置、数目及形态。结果 治疗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硬化斑块结果为86例508处,检出率约为97.72%(86/88),对照组则检出42名53处,检出率为51.21%(42/82),对比上述数据,治疗组检出斑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动脉斑块主要为溃疡斑和(或)软斑,对照组动脉斑块主要为硬斑和(或)扁平斑,两组动脉斑块形态对比;治疗组患者动脉斑块主要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起始部,两组患者IM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右颈动脉的IMT数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显示受试者颈部动脉斑块的形态、数目、位置及其内部结构等,对于老年患者早期预防脑梗死,并降低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老年患者;脑梗死;颈部动脉斑块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9..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脑梗死等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的疾病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重视。脑梗死致病因素较多,且比较复杂,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高危致病因素,早期多见于颈部动脉斑块。据医学研究显示,新生血管是颈部动脉的粥样硬化性斑块内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结构脆弱、较容易破裂的特点,可造成出血或破溃等不良后果,进而引发脑梗死[1]。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反映颈部动脉管腔内结构,显示颈部动脉斑块发生的位置以及形态,是目前在临床上颈部动脉病变比较受到认同的无创性检查之一[2]。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88例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人82名为对照组,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受试者颈部动脉,观察并记录动脉斑块

存在的位置、数目及形态,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作为治疗组,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65.75±8.48)岁,均经CT和(或)MRI检查确定颅内存在梗死明确病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人82名为对照组,男60名,女22名,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66.74±10.51)岁,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明显者。对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患者在检查床上取平卧位,保持颈部处于放松状态,头部转向非检查侧,检查顺序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扫查方式包括横切和纵切,观察指标包括动脉管腔内膜情况,是否存在斑块,若发现硬化斑块,则需将其斑块的病理性质、形态以及内部结构进行重点观察,记录患者颈总动脉中的中膜厚度(即IMT)[3]。斑块分类一般为:(1)软斑,管腔内出现隆起,超声检测为中低回声;(2)扁平斑,颈动脉血管管壁可发现偏心性增厚,超声检测显示低回声比较均匀;(3)硬斑,颈部动脉斑块内可见强回声,呈不规则状,且伴声影,斑块边缘比较清晰;(4)溃疡斑,斑块表面存在一定的缺损,欠光滑,斑块内部回声呈不均匀状[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颈部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对比

治疗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硬化斑块结果为86例508处,检出率约为97.72%(86/88),对照组则检出42名53处,检出率为51.21%(42/82),对比上述数据,治疗组检出斑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动脉斑块主要为溃疡斑和(或)软斑,对照组动脉斑块主要为硬斑和(或)扁平斑,对比两组动脉斑块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彩色超声IMT检查结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动脉斑块主要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起始部;对比两组患者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右颈动脉的IMT数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脑梗死多发于老年人,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而在由脑血管缺血引发的诸多疾病中,颈部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性斑块是其中具有严重威胁性的高危因素之一,能够诱发脑梗死。据临床调查显示,颈动脉内斑块质地比较松散,稳定性较差,可因血流对其的冲击,或血管可能存在的不定期痉挛导致斑块内血管出血或发生破裂等,还有可能因为斑块表面比较粗糙,使凝血因子得以激活,引发血栓形成。斑块碎片可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脑组织内,造成动脉狭窄,甚至阻塞,其血流动力学表现因此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能够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上表现出来,引发脑梗死低灌注类型[5]。需要注意的是,颈动脉管腔内狭窄程度能够从一定层面上衡量脑卒中急性发作的危险性及预后是否良好的客观检查指标之一,二者具有直接关联性,本次研究支持此观点。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具有检出率高、比较直观的特点,能够准备显示颈动脉斑块的位置、数目、形态,以及血流变学变化,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据临床文献报道,颈部动脉斑块超声检查结果对脑血管病变预测的特异性约为80%左右,对于敏感性则为84%左右。因此在临床检测颈动脉时,不仅需要注意斑块结构及性质,还需注意血流变学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小英.大脑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与缺血性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4.

[2] 杜亭亭.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EPCs的关系[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3] 张慧阁,刘志红.脑梗死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雌二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22):3346-3348.

[4] 印淑均,王 敏,邹文娟.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A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2):849-851.

[5] 崔明勇,王 珊,黄 荣,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脑梗死患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100-10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超声老年患者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椎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研究
武汉某高校教职工甲状腺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