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初探

2016-11-15王盈盈

中学生物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子书病原体传染病

王盈盈

摘 要 对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有一定的体会,结合笔者精心准备一节复习课“健康的生活”的设计、实施及反思过程,提出一些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电子书包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专题复习“健康地生活”设计实施过程

1.1 初次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 课前预习:传染病和免疫2个学习资料包。同时教师提出2个问题:你能把常见的疾病分成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吗?请举例说明。你能分辨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吗?比如皮肤、打疫苗分别属于哪种免疫?”而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特别是:“特异性免疫:后天才有的,只能对一种病毒起作用”;“特异性免疫是特别针对一种病毒的,非特异性免疫是没有针对某种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一种抗体只对一种抗原起作用”;“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的,只对一种抗原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如血清”等。各种答案显示出学生对病毒、病原体、抗原、抗体、血清概念的理解混淆。

(3) 课堂练习:

①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从传染病的起因看,流感病毒属于 ,而患者属于 ,多数民众对此缺乏免疫力,属于 。

② 该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给预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这属于 ;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 。

③ 从免疫角度讲,注射流感疫苗(含有 )能有效预防流感,因为注射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发挥 免疫的作用。

④ 小明回家路上被蛇咬伤,医生使用抗毒素血清注射,该血清里含有 ,属于

免疫。

实际课堂效果显示,题目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无法体现优秀生与后进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点的考查也不够突出。

1.2 根据教学实际重新修改的教学设计

(1) 对重难点进一步处理,通过增加视频观看、学生活动、教师辅导等方式突破辨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这个难点,并且增加血清和抗体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知识框架。

(2) 将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放入下一节课,因为与本节课主干知识结合不够深,影响教学的紧凑有序。

(3) 很多学生对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理解认为是针对特定的“病毒”起作用,将病原体和病毒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自主总结出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 对于特异性免疫是由什么物质引起的,有的学生写病原体,有的写抗原。教师将病原体、抗原、抗体三者用一幅图来表达,请学生认真观察后填空:病原体上含有抗原,抗原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学生不仅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很好,对“注射疫苗是注入抗原”的理解也更深入,更好地建构了免疫知识的框架。

(5) 课堂练习改为以下内容,形式多样,内容突出,重点检查学生对血清、疫苗、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判断。

修改后的课堂练习:

①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从传染病的起因看,流感病毒属于 ,而患者属于 ,多数民众对此缺乏免疫力,属于 。

② 该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给预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这属于 ;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 。

2 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实施措施

2.1 精准挖掘学生薄弱点,甚至个性化辅导学生

通过此次教学设计的修改可以发现,教师预设定的教学目标可能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不十分吻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准确挖掘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据此设计课堂内容。通过电子书包的课前预习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前找出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课上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了复习课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教师重复、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教师没落实到位。

传统课堂中学生接受的是一样的信息、一样的进度。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设立教学目标。弊端很明显,一部分聪明的学生超出了教学进度,对课堂感到无聊;一部分后进的学生没赶上教学进度,对课堂感觉困难甚至厌烦。而电子书包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永久性记录,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帮助,聪明的学生提高难度从而提升能力,后进的学生降低难度巩固基础,做到了传统课堂中难以做到的个性化教学。

2.2 减少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两种教学环节的模式如图1所示。在模式图中将预习作业用单向箭头表示,是因为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般是无法有效得到学生的预习反馈的;课堂讲解也多数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属于单向灌输;课后作业经由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师批改,教师讲解这几个环节,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但这种交流是间接、滞后、片面的,特别是教师在第二节课中才能讲解学生的错题,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下降,甚至完成的习题都已经遗忘,教学效率低下。

而在理想的翻转课堂中,依托网络环境利用电子书包,学生能随时利用网络、同学和教师的帮助来完成预习作业。教师则实时掌握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再据此决定课堂内容,甚至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中,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课堂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不断对课堂进行灵活调整,这些都是实时的双向交流。当课堂结束,每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已经由教师在课堂中解决了,不需要课后作业的再次反馈。这种课堂高效(课前课中学生教师随时交流互动)、全面(面对每个学生),、轻了学生负担(没有课后作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很大要求。

2.3 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

翻转课堂包含的知识量大,不仅体现知识面的广度,而且体现知识点的深度。如血清与抗体的知识,抗原和病原体的关系,这些内容为高中知识甚至大学的内容,但学生的做题情况让笔者认为不仅应该拿出来讲,而且要讲得科学而透彻。从课堂效果上看学生对这部分“超纲”的知识理解透彻,很好地帮助了他们建构知识体系。

2.4 让课堂延伸至生活实际,让学生紧跟科学的进步

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和深入挖掘方面甚至比教师走得远。比如课堂讲解艾滋病提到现在无有效治疗方法,有学生提出了有治疗成功的例子,并利用电子书包将他查到的资料(网址http://health.sohu.com/20120726/n349091053.shtml)上传展示给全班同学,从而学生对艾滋病有更深入的理解。

2.5 倒逼教师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上不断进步的时候,为了走在学生的前面教师就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媒体。长期的应试教育让教师习惯了现成、标准和唯一的答案,而互联网技术是开放、不确定和无限可能的,所以这种学习对教师是有难度的。翻转课堂将以教定学转化为以学定教,真正做到将“教学”转化为“学教”,不仅翻转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甚至可以让学生教,教师学。

2.6 帮助学生随时回顾自己的学习轨迹,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资料的永久性和随时提取的性质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自己的学习轨迹,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网络和碎片化学习打破传统学习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更容易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3 总结反思

本节课有些地方仍差强人意:翻转不彻底,没有彻底让学生主导课堂内容,教师仍然在复习知识梳理框架中占主导地位;小视频来自台湾,遣词用句有一定的不规范:红细胞被描述为红血球,白细胞为白血球,免疫第一道防线的皮肤为皮膜屏障,这些不规范会影响学生对专有名词的掌握。若教师请学生查阅资料后自主配音,将这些词语规范化,更能体现“翻转”。电子书包是一种“硬件”,如何应用电子书包进行翻转课堂的运用,才是最核心的“软件”。与传统课堂相比,电子书包具有实时性、全体参与性、消除时间空间限制、数据生成、过程评价、改变教学组织形式等特点,可以支撑翻转课堂的实现,对传统教学形式有巨大的冲击。好的教育变革会触及基层每位教师的每一堂课,这要求教师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策略行为到教育本体等方面,都要做一个彻底的变化。

猜你喜欢

电子书病原体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