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应提高“游戏力”

2016-11-15刘律廷

妇女生活 2016年11期

刘律廷

主持人语:

日前,家教领域掀起了一场有关“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大讨论。“创造力”是中国家长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不少家长习惯于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责任推给幼儿园与早教机构,认为学习才是创造力的来源。其实不尽然。在劳伦斯·科恩撰写的《游戏力——会玩的父母大智慧》一书中,作者认为游戏也是创造力的来源,并提出了“游戏式育儿”的概念,鼓励家长提高陪孩子玩游戏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游戏、享受游戏、寓教于乐。倘若我们能以一颗童心陪孩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受教,孩子的综合能力一定会显著提高。

将学习化为一场游戏

(陈女士,33岁,幼儿教师)

我很渴望成为“会玩”的父母,用游戏的方式来建立亲子间沟通的桥梁。

儿子小康的出生与成长,让我拥有一颗童心,学会了用澄澈的眼光看世界,也学会了享受游戏。游戏过程中我们一起享受快乐,并在快乐的气氛中产生亲密感,不但帮助我进入孩子的世界,而且让我们以孩子的方式建立信任和亲情。

小康5岁时,很喜欢一本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故事情节是,迈克与他的挖土机来到波波城的教堂,用一天时间为教堂修建了洗手间。他们不停地工作,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洗手间终于建好了。

小康问:“洗手间修好之前,迈克和挖土机去哪儿上厕所呢?”

看着他一脸的认真,我的大脑瞬间短路,完全找不到思路。我说:“也许,他们不需要上厕所吧!”小康认真地否定:“不对!每个人每天都要上几次厕所!”

我又想出一个答案:“也许,他们借用别人的厕所吧!”“不对,”小康说,“书里不是说了教堂是孤零零的建筑,周围没有人住吗?”

“也许,他们可以找个公园给小草‘浇水吧!”我被逼无奈,编出这个荒唐的答案。小康满意地笑了,自豪地说:“妈妈,我比迈克和他的挖土机更棒,因为我知道要去洗手间小便。”

小康爱问“为什么”。从他问第一个“为什么”开始,我就像一个随时准备接球的运动员,不断地给他提供各种答案。像育儿专家所指导的那样,我尝试把一些问题反抛给他。他兜一个圈子之后,又把问题绕回来,不依不饶,一定要我给出令他满意的答案。

顺着小康这种“追问游戏”的思路,我把知识化为一场场游戏,跟他一起玩。为启发小康深度思考,我问:“假如你是迈克和挖土机,有没有比随地大小便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小康想了一会儿,兴奋地说:“妈妈,我可以先挖一个坑,上好厕所之后再把坑填上。这对挖土机来说很简单!”

我让小康把解决方法连贯地说出来,画出来,再给每一副图配上相应的文字。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堂作文课。小康绞尽脑汁,结结巴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在旁边“添油加醋”,趁机教他几个成语。我还教他“首先……然后……最后”等关键词,让他套用进去,让表述变得有条理。

完成这幅连环画以后,小康骄傲地说:“妈妈,以后我写故事,肯定会写得更好!至少,我会想到每个人吃饭、睡觉和上厕所的问题。”

我在幼儿园工作时,要了解教学目标,然后将目标融入游戏,再根据目标设计游戏、组织游戏。我曾在2016年4月英国《时尚育儿》杂志读到一篇有关“游戏与幼儿创造力”的文章。英国育儿专家海伦·哈达尼说:“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是扮演海盗。玩海盗扮演游戏多的孩子,在语言、记忆和推理能力上的发展都比别的孩子更快,对他人思想的理解力也更强。”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最喜欢“演戏”。自编自演“加勒比海盗”,最让小康感到过瘾。

我跟小康在家里玩这个游戏时,一般不预先设定规则,他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小康作为英雄男一号,不断尝试拯救“美女”和寻找“宝藏”的办法。我也开动脑筋,为他设置各种障碍来阻挠他。

在玩的过程中,我潜移默化地教给小康很多知识,甚至将幼小衔接需要的能力培养蕴含其中。比如:通过“破解寻宝图”教他简单的加减运算;借助“正确姿势才能打开密码之门”来教他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写救援信”的方式教他写简单的汉字;用“绘制藏宝图”来教他使用数学工具,了解比例尺的用法;等等。

将知识融入玩耍,让游戏成为学习的媒介,学习效果非常好。小康学到了知识,锻炼了综合能力。他拥有将想法和主意付诸行动的信心,从不因担心失误和犯错而畏首畏尾。

别把“瞎闹”不当回事

(周先生,38岁,平面设计师)

5岁是孩子想象力爆棚的阶段,出牌不讲套路,做事不按规则,破坏性举动与异想天开的点子每天都有。孩子自创的游戏会越来越多,对陪玩大人的要求也更多,我儿子周立就常批评他妈:“轮到我做老师上课时你不许玩手机!”“你的拖拉机怎么开得这么慢,能不能专心一点?”“你好笨啊,这么简单的积木都不会拼?”

我爱人不胜其烦,向我抱怨精力不够用。我在刷朋友圈时特别关注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同事,看他们如何陪熊孩子玩。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在美国做全职妈妈,她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她陪孩子“做项目”的家教方式也让我茅塞顿开。

“项目”这个词,原指成人世界里一本正经的生意或工作。然而在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里,“项目”是孩子们的日常功课。项目可以大到“一粒种子如何变成苹果派”“垃圾如何处理”“我当美国总统”,也可以小到“如何冲一杯咖啡”“小客人到我家来”。

家长不但要陪做,还要帮孩子展示。老师曾将发明一台“成长机器”的项目分配给同学们。这个匪夷所思的“项目”,需要发挥全家人的想象力。爸爸用一堆纸箱子做出一台类似“哆啦A梦的时空穿越机”。妈妈陪着孩子去图书馆,查找与增长身高有关的书籍;教孩子用谷歌搜索类似机器的发明史等。最后,他们把相关材料打印、塑封、装订成册,作为“成长机的使用说明书”。

项目汇报那天,幼儿园成了“展销会场”。家长们陪着孩子“推销”项目,老师们像采购员一样走来走去,观赏、点评、下订单。

我将这些图片分享给我爱人时,她说:“至于吗?这么费时费力,有这工夫还不如送娃上兴趣班呢!”我跟她分析:“等娃长大了,或许他记不得上了什么兴趣班,但肯定会记得我们陪他做过一台奇怪的机器……再说,我同学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按时睡觉、定时运动,还改掉了挑食的毛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家的经验,促使我和爱人反思——我们觉得陪孩子烦,不是因为体力、精力不济,而是从一开始就给孩子的行为贴上了“无用”“瞎闹”“没意义”的标签。反思我们的童年,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陪我们游戏。长大后,古板无趣的我们对孩子提出的很多玩法都无法入戏,感到厌烦。

我们夫妻都爱读书、善反思,借鉴他人经验自我调整以后,当孩子再抗议我们“玩游戏不认真”“角色扮演不入戏”时,我们不再罢工,而是说服自己放下姿态,重寻童心。

比如,孩子早晨磨蹭是个困扰我的问题。就在我某一天想要发火的时候,他跟我说:“我们玩个游戏吧!假装我还在玩,马上要迟到了,你就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于是,儿子迅速收拾停当,像隐形人一样下楼上车。我则以夸张的语气与动作捶胸顿足地说:“我自己去幼儿园了,再见!”上车后我继续表演:“如果老师问周立呢,我就说他太磨蹭了,被我甩在家里了。”此后,我经常玩“假装生气”的游戏,而且想出了“扔他进垃圾桶、把他丢在森林里”等方法。他一边哈哈笑,一边加快速度,把该做的事情迅速做好。

再比如,我家小区有些房屋外墙有缝隙,儿子雄心勃勃地要“修补”。他搜集的修补材料有石头、碎砖和沙子,还饶有兴致地看装修工人和水泥。妈妈因为不卫生而阻止他,他觉得妈妈“好没劲”。

沟通之后,我发现孩子那种“追求完美”的欲求值得尊重。恰好我在网上看到某培训机构正在举办“用乐高积木修补墙体与路面,让城市更美好”的比赛。我就给儿子报了名,并把他参赛的过程全程摄影。其间,我目睹孩子为每一个选定的缺角绘制模型图。屡次试错之后,他拼装的积木组块完美地贴合缺角。当他发现自己的积木能让城市更美好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不久后,儿子散步时发现院外的盲道上有一段很长的破损。我爱人建议他把修补盲道当成“项目”来做。母子俩制订计划——先向附近居委会反映,再向城管部门反映,或写信给“市长信箱”,或爆料给媒体,或网上搞众筹……

这个“项目”让孩子学到上网查资料,搞清了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给相关部门提建议时该如何说话,写信的时候要怎么措辞……这段盲道很快得到相关部门的修缮,爱人感慨道:“我以前总觉得孩子瞎闹,多管闲事。但是,陪他一本正经地去行动的过程让我重温了一遍童年。孩子的较真、努力、锲而不舍,多可爱啊,我竟然一直没发现!”

现在,我儿子上了小学,他喜欢的游戏不断“升级”,对陪玩大人的要求更高。我们的“游戏力”也大大提升,不但配合他“玩”,还发明一些游戏或从网上借鉴一些游戏邀他一起玩,我甚至还把公司培训中参与的游戏活动搬回家。

比如我们公司培训时有一个活动,借鉴华盛顿大学设计课上一位老师给学生设计的“项目”:给学生一杯水、一张纸和一支笔,要求学生想办法防止一个从屋外进来的不知情的人喝这杯“有毒的水”。做这个项目时,我的同事们大都用文字表述,写上“剧毒”两字,或用图像画个骷髅图贴在杯子上。我家玩这个游戏时,我儿子把一张纸揉成团扔进了杯子,自然不会再有人喝那杯水。

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时,我们尽可能发明游戏,一边玩一边启发他。孩子学拼音时感到吃力,我用橡皮雕刻出拼音的印章,跟他“敲章”玩;孩子记不住国旗与国家地理版图时,我让他“建立”一个虚构的国家,设计国旗、地图、国歌……这些游戏,不但帮助孩子巩固课内知识、拉近亲子距离,还让我保持了年轻心态。说实话,玩游戏的灵感对我的设计工作也大有帮助。

在游戏中培养哪些能力?

(黄教授,儿童心理专家)

幼儿家长都知道要陪孩子玩,建立“亲子地板时间”做游戏。然而,对于“玩什么”“怎么玩”“玩耍要达到何种目的”“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什么能力”等问题,家长们常感到疑惑。

当孩子入学后,家长注意力全放在学习成绩上,游戏被当成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事实上,游戏既能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每天所接收到的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厘清亲子游戏要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有助于我们寓教于乐、玩出水平。

首先要培养“提问的能力”。第一个案例中的小康不断追问妈妈“挖土机如何上厕所”的问题,就是“独立思考”的标志。对孩子而言,“提问”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对大人而言,这样的问题合乎逻辑,又显得莫名其妙。家长不要打断孩子,更不要泼冷水,而是要尊重这些问题是“天大的发现”,鼓励孩子追问出个所以然。像小康妈妈学习将孩子的问题不断地抛回,让孩子自问自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具有开放性,他自己越能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就越能锻炼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的能力。

其次是“信息加工能力”。在第二个案例中,周先生旅居美国的同学陪孩子做“项目”,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体验到不同信息是如何联系在一起,再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可借鉴这种玩法,让孩子能够超越固有的观念看问题,接受并加工多姿多彩的信息。举例来说:家长可以跟孩子玩一个发散性的游戏——“说说看,苹果、袜子、梳子,这三样东西哪样最特殊?”孩子给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说明理由;家长给出不一样的看法,也说出理由。然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采访一下爷爷奶奶、同学老师,把大家的看法记下来。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归纳总结,这些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贯穿。

再次是“推理和评估的能力”。第一个案例中的小康妈妈没有给孩子标准答案,而是不断给出各种猜测,让小康判断。小康努力地推理、思考,对妈妈提出的猜测进行评估。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技能训练,纽卡斯尔大学的教育专家利兹·希尔斯说:“如果你启发孩子的思考能力,他就懂得了如何以更明智的方式分析、评估和加工信息。”

大人可在游戏中向孩子展示推理过程。比如说:看动画片看到一半的时候,先暂停,玩“猜猜大结局”的游戏——家长说自己猜到的结局,为什么这么猜,然后让孩子猜。在猜和讲的过程中,能提升孩子的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大家继续看完这部动画片后,再玩“我做影评家”的游戏——家长评估自己猜的结局与实际结局的异同,点评一下编剧的高明之处。家长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作为范本表现给孩子,孩子会一目了然,一学就会。

最后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辅相成。如果孩子在游戏中玩得开心尽兴,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创造力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建立自信和自尊。当然,玩游戏会有失败,要让孩子在试错中寻找办法,家长不要越俎代庖,要让孩子意识到“挫败是解决问题的信号,而非失败的信号”。英国儿童心理学家琳达·布莱尔说:“小孩子需要经历挫败,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开始创造性地思考自己能做的事情。”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