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成绩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11-14石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职评价课程

石洋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51)

高职课程成绩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石洋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51)

高职课程成绩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历来为教育界所关注。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高职课程成绩各个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反馈等维度都将影响高职课程成绩评价。

高职课程;成绩评价;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一、问题提出

高职课程成绩评价作为衡量课程建设效果的价值判断,其研究一直是高职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和难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能否正确认识课程成绩评价的有效性,能否准确把握和分析影响高职课程成绩评价的因素,是课程成绩评价能否获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和必要前提。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职课程成绩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已经受到学者和专家的关注。谢斌、刘长建(2011)利用贝叶斯网络的知识对课程成绩评价系统进行建模,并对其中各个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总结。[1]孙玲玲、陈晓华(2012)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控制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科学地监控和评价,构建学生成绩评价的多元化模式要重视个体的差异性,要注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孙余(2013)主要探讨了因子分析法在学生课程成绩评价方面的应用,较为清楚地解释了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从而使教师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高良诚(2013)认为一套与工学结合要求相适应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其实施效果取决于扩展化的课程成绩评定内容和过程化的评定依据,更取决于多样化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和多样化的评定主体等,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4]因此,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影响高职学生课程成绩评价的因素,但缺乏整体考虑和分析,为此,笔者在总结前人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成绩评价研究本文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反馈五个维度出发,探讨与课程成绩评价效果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描述

选取湖南某高职院校1-3年级大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9分,回收率为97.8%(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情况

(二)研究程序

综合上述论文的成果,本研究通过大量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设计包括考察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反馈在内的调查问卷,来验证研究假设的真伪。本文使用SPSS18.0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此同时,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分析法来考察课程成绩评价效果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对样本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以此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评价目标方面,大部分学生(77%)认为传统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需要改变,科学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应该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60%),反映自己的个性特点(58%)。因此,创新和完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多样性和多元性,利用试卷、任务模拟等多渠道、多视角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使其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学生的真实素养和能力。

在评价主体方面,绝大部分学生(90%)都认为有必要跟老师共同参与课程成绩的评价,还有学生(49%)愿意邀请企业、用人单位等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成绩评价中来。他们觉得自己参与评价(包括自评与互评)的意义在于保证客观性、准确性(65%),提高自我反思能力(28%),减轻教师工作负担(10%)等。

在评价内容方面,认为现有课程成绩考核主要目的是考核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占60%,学习态度的占15%,专业操作技能的7%,社会能力(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的占6%。但将近6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成绩评价内容完全没有与专业就业实践相结合,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在评价方式方面,目前任课教师采用最主要的评价方式是书面考试(68%),但近一半的任课教师已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性评价中以课程项目/任务形式居多。且越来越多的教师(77%)会应用计算机等新媒体评价课程成绩。

在评价反馈方面,51%的学生表示会根据教师的课程成绩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又有43%的学生会据此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仅有38%的任课教师会根据课程成绩考核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第二次指导,说明在评价体系中评价反馈与监控还需加强。

(二)回归模型及其说明

以V23(全面、客观反映课程成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发挥课程评价的教育及调节功能)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剔除不显著的变量,最终构建的模型结果见表2。

表2 高职课程成绩评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该模型的R2是0.340,拟合效果一般,但解释变量都非常显著,具体的解释分析如下:

在评价目标这一维度下,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众多因素中,只有两个因素能够成为影响课程成绩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分别是评价体系设置中要考虑到的个体差异性和动态调整性,反倒传统观念中成绩评价应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对于评价效果影响并不明显。这说明,大部分评价对象——高职学生,在职教课程改革的不断实践和引导下,逐步关注到自身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差异性,体现在知识、能力、兴趣等多方面,要强调的是,绝没有一种万能的评价方式方法能够对所有的学生有效评价,从而起到启发、鼓励和激励作用,而且应根据授课对象、方式和能力要求的不同,动态调整完善。

在评价主体这一维度中,影响课程成绩评价效果的只有“学生参与评价”。显然,现行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和互评,甚至是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成的团队评价也已经成为课程成绩评价的主体之一,而且目前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助于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自我,修正学生自我评价的主观性,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评价变得更为丰满、真实。另外,也反映出一个较大问题,目前引入第三方(如企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成绩评价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还在探索中。

在评价内容这一维度中,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与专业就业实践结合会影响课程成绩评价效果。就业是检验教育成果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这与职业院校与市场结合紧密,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是分不开的。

在评价方式这个维度下,结果显示,课程成绩评价效果越好的往往大多是越注重学习过程的。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需要通过任务式驱动教学来促进的,这也是提升教师双师能力的常用教学手段。因此,在课程成绩评价中,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以此来引导和指明课程改革的方向,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然而,从回归数据中发现,采用新媒体手段进行课程成绩评价对其效果虽不显著,但也存在影响。从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分析,运用新媒体进行课程教学(如微课)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在评价反馈维度下,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课程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课程成绩评价效果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在统计学意义上,针对性地指导提高和获得较好评价效果之间必然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自己学习结果的反应中及时获得矫正的信息,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有效信息,为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采集来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将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各个不同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影响高职课程成绩评价各个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反馈这几个维度都将对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但是通过具体的问题分析,得出的结论和传统分析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参与评价程度、评价内容密切结合专业就业实践程度、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指导等均已成为新形势下影响高职课程成绩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应在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构建中着重考虑。

(二)对策建议

1、定位评价目标。多元智能理论(Gardner,H,1983)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所具有的不同智能及其组合特点,某一项或几项智能表现突出。基于此,每个学生根本不存在智力水平高低,只是在不同方面智力展现的类型和学习能力在各个领域的差异有不同而已。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不应该停留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段或者具体的分数上,应该注重于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将重点放在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后的职业迁移能力、适应能力和后续的发展成长能力,而不是仅用来判断学生的优劣。笔者认为,科学的课程成绩评价,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需求差异,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素养因人而异的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此来增加学生在课程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学习的机会,使其学习成就得到认可。

2、细化评价主体。在高职教育中,课程的主要消费者和直接参与者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学生本人。建议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增加其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和课程组织实施的主动性,让其在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与企业行业专业、教师等其他评价主体一道,完善课程,推动课改。当然,目前学生在参与课程评价的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例如学生不清楚评价意义使其课程评价盲目。那如何破解呢?其一,学生要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从课程的被动使用转变成课程的主动开发和使用,与教师一起参与课程的制定和课程评价标准的完善。其二,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要转变观念,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客户和受益者,吸纳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中去。

3、提炼评价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现实应用性和区域性,其出发点和归宿是服务于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以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优化课程配置,创新教学方法,推行教、学、训、做、评融合的组织模式。在课程成绩评价内容上严格按照开放性、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原则进行整合,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同化能力、迁移能力和组合能力,实现考评内容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真学、学会、会学和会用。

4、创新评价方式。为了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破解课程成绩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完善和进一步创新评价方式,这必然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和突破口。借于以上技术手段的更新和进步,评价中心便能更快地实现从注重结果和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向注重过程、行为、能力考核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全过程评价转变,对于高职教育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优势将更为突出。

5、明确评价反馈。对课程成绩评价建立明确、通畅的反馈渠道,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共同发展。评价主体在课程成绩评价中加强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是高职课程成绩评价效果得以保障的重要环节,也需要高职院校职能管理部门将其制度化和常态化。获取有效评价信息后,教师及参与评价的其他主体应该如何反馈,将成为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问题。其一,要注重反馈的及时性。课程评价信息将影响到学生及时纠正学习习惯并规划下一步学习内容,因此要求相关评价主体给予及时反馈;其二,要注重反馈的艺术性。无论是成绩评价的分数、等级还是建设性评语,在反馈是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其三,要注重反馈的差异性。成绩评定不应以单纯的分数作为反馈的依据,要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包括课程相关的完善、改进或是重构。

高职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建立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该看到,我国前人的研究对于课程成绩评价指标构建和方式方法改革较为关注,大都忽略了影响因素研究,笔者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后续相关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谢斌.刘长建.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的学生成绩评价系统及影响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34-35.

[2]孙玲玲,陈晓华.高职院校学生成绩评价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05):75.

[3]孙余.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高职学生成绩评价[J].物联网技术,2013(03):81-83.

[4]高良诚.工学结合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HI Yang
(Hun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Changsha410151,Hunan)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the educational circles.by build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performance resul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evaluation target,evaluation subject,evaluation content,evaluation methods,evaluation feedback dimensions will affect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performance eval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F240-4

A

1671-5004(2016)03-0105-04

2016-9-1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增值理念的高职课程成绩评价研究”(项目编号:FJB120575)。

石洋(1982-),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职评价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