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初步观察

2016-11-14李绍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合并症电切术宫颈

李绍萍

(江西省芦溪县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200)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初步观察

李绍萍

(江西省芦溪县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200)

目的 观察和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应用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1年的HR-HPV感染例数。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的HR-HPV感染例数的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合并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癌前病变;临床应用;效果

宫颈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妇科疾病的一种。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宫颈癌的发病率亦呈现逐年增长的的趋势。有资料显示,宫颈癌前病变的潜伏期较长,若该病能早发现且得到有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1]。我院为了观察和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应用及效果,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

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5~59岁,年龄均值为(36.89±2.56)岁,已婚22例,未婚3例。实验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年龄为24~61岁,年龄均值为(36.76±2.73)岁,已婚21例,未婚4例。

所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在进行研究前经诊断均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且患者及其家属在进行研究前均对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的有所了解,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协议。对比分析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基线资料,P值>0.05,表示组间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检查,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变部位和范围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案,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在月经结束后的3~7 d,开始行手术治疗,手术完后后,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操作如下: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然后对患者的宫颈管组织行环形切除术,手术完成后,将切除的病变组织标记并送去病理检查。实验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术前,通过静脉复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并结合患者实际病变部位以及范围选取恰当的环形电刀,将功率调至在40~60 W,根据自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缓慢移动环形电刀,切除后,将病变组织标记后,送去病理检查。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1年的HR-HPV感染例数。

1.4统计学处理:将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1年的HR-HPV感染例数属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使用[n、(%)]表示,住院时间属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表示。当P值<0.05时,则可以认为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之间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值>0.05时,则可以认为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之间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以及合并症的发生率比较:经过比较发现,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以及合并症的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以及合并症的发生率

2.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HR-HPV感染例数比较: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HR-HPV感染例数

3 讨 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多见的肿瘤之一,该病的发病率在妇科三大肿瘤中最高,病因较为复杂,主要的原因有多性伴侣、性生活过早、早年及多次分娩等,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宫颈癌的患病例数每年以13万的趋势增加,且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宫颈癌早期症状不够明显,因此较多患者不易察觉,这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2]。

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主要以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3]。宫颈环形电切术在临床上又称为LEEP术、利普刀手术,是目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4],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由于利普刀的电极端会释放电波(3.8 MHz),当电波接触患者的身体时, 能够快速被患者的机体组织吸收并产生热量,从而完成止血以及手术切割等操作[5]。该手术凭借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且不影响妇女生育功能等优势,如今已被广泛用于治疗临床上的宫颈疾病[6]。

本研究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主要是由于环形电极尖端能够释放高频电波,接触病理组织后,组织能够快速吸收电波,瞬间产生高热,达到切除病理组织的效果[7]。与常规方法相比,宫颈环形电切术不仅操作简便,手术费用较低,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且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合并症的发生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87±4.67)d,而实验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21±2.56)d;经比较发现,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实验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多了6 d左右;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术后1年的HRHPV感染例数的比较结果存在差异;且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的合并症的发生率比实验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的合并症的发生率高出12.00%,三者结果相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这说明对患者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效果 。

总结得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合并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杨志辉,邝爱华,董炳君,等.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0,39(24):1221-1222.

[2]李彩虹.LEEP术在宫颈癌前病变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3,27(5):468-471.

[3]帕丽达·沙吾提.I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1,41(9):45-47.

[4]雷彦.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5):803-804.

[5]王艳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后转归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刊,2014,49(3):78-80.

[6]杨凤云,杨波,顾萍,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4):495-498,513.

[7]徐水芳,徐凤英,王桂芳,等.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3):269-271,281.

[8]崔丽阳,赵树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1):49-50.

R737.33

B

1671-8194(2016)26-0117-02

猜你喜欢

合并症电切术宫颈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