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

2016-11-12郭秀卿

科学种养 2016年10期
关键词:活苗免疫抑制血清型

郭秀卿

动物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笔者从多年工作实践中了解到,虽然动物按正常程序接种过免疫,但部分动物免疫抗体效价不合格,还有部分动物在免疫有效期内仍不能抵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病,造成免疫失败。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可归纳为以下3种。

1. 疫苗因素

①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引起保护性能差。如弱毒苗的关键是免疫原性和毒价,灭活苗的关键是有效病毒含量,因此疫苗的使用和采购厂商要选用通过农业部GMP认证的企业,不要使用来源不明、标志不清、非法生产和非法进口的疫苗。②疫苗毒(菌)株与本地流行毒(菌)株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或流行株的血清型发生了变化,或疫苗选择不当,甚至用错了疫苗。③疫苗运输、保管不当。不同的疫苗株和剂型,保存温度不同,须按说明要求保存。疫苗稀释后未及时使用,会造成疫苗活力和效价降低。④疫苗的相互干扰,不同疫苗同时接种或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太短,都易在动物机体内影响彼此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

2. 动物因素

①接种活苗时动物较高的母源抗体或前次免疫残留的抗体,对疫苗产生了免疫干扰。②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或在接种时由接种人员及工具带入病原体。③动物先天的免疫器官发育不全或者先天免疫系统缺陷。④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或有其他疫病存在,使免疫力暂时下降导致免疫失败。

3. 人为因素

①免疫接种工作不认真,例如饮水免疫时饮水器不足,疫苗稀释错误或稀释不均匀,接种量不足,接种有遗漏、接种过期疫苗等。②免疫接种途径或方法错误,如只能注射的灭活苗却采用饮水法接种。③恶劣的饲养环境如畜禽舍酷热、寒冷、拥挤、潮湿、不通风,转群,突换饲料等应激引起免疫力下降,造成免疫失败。④管理不善,致使饲料霉变,释放霉菌毒素引起免疫失败。⑤免疫接种前后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药物,或在活菌免疫时使用了抗菌药物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综上所述,要取得良好的动物免疫效果,必须科学地选用优质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具备正确的操作规范、端正负责任的态度,才能保证疫苗使用效力的最大化,保证动物健康。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莲庄北路农业局 邮编:36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苗免疫抑制血清型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MB致结果偏高的原因分析
多重PCR检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方法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