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2016-11-11毛磊焱

考试周刊 2016年85期
关键词:历史地位中央苏区医学教育

毛磊焱

摘 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医学教育创始于中央苏区。依托于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史料的整理、分析,对中央苏区医学教育的历史地位及对新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苏区医学教育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努力培养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合格医务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医学教育 历史地位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中央苏区的“红色医生”们克服种种困难,在短短的数年内不断推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医务人才,创造了医学教育的奇迹,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新模式,开创了人民卫生教育事业之先河。综观红军卫生学校办学历程,无论是在医疗卫生人才的积累,还是在教学经验的传承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1.中央苏区的卫生工作是武装斗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武装斗争的发生、发展而日益成长、壮大起来,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卫生人员对武装斗争中伤病战士的救治,是从阶级友爱和阶级利益出发的。因此,一开始卫生事业就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当时,不可能先组织好了卫生队伍,再开始组织武装队伍,甚至常常不是同时组成的。恰恰相反,常常是伤兵抬下来了,战士生病了,还没来得及组织好卫生队伍。预防医学教育也是如此。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的发展壮大,有力保障了部队指战员的健康和伤病员的治疗工作,有利于共产党全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围剿”,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为革命输送了大批合格医疗卫生人员,基本解决了中央苏区医疗卫生人员极度缺乏的难题。

红军卫生学校克服艰难险阻,坚持在革命的大背景下办学,为革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包括医生、看护、保健员、调剂员在内的卫生技术人员,承担了卫生员、卫生行政干部等大量临时性培训任务。据统计,从1931年11月红军卫生学校创办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红军卫生学校共培养了686名学员,其中包括军医班181名、调剂班75名、看护班300名、保健班123名、研究班7名。这些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各个部队、医院,“基本上按编制补充了前后方卫生医疗机关的医生、司药”,也基本满足了革命战争救死扶伤和中央苏区防病治病的需求。

3.所培养的医疗卫生人员成为新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为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红军卫生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是中央苏区卫生工作的技术骨干,除大部分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学员外,幸存者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这批人员不仅在战时超强的救治任务中锻造了过硬的医疗救治本领,而且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共成长,对党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政治立场十分坚定。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依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担任起医疗卫生系统的领导和管理职责,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张汝光、游胜华、刘放、涂通今、牛步云、吴行敏、王子健等人,均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有“长征中走出来的医学博士”之称的涂通今,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0月考入红军卫生学校第二期。参加了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松江军区卫生部部长,接管了哈尔滨伪满军医大学,改编为东北军医大学并兼任校长。1949年担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组建华中医学院并兼任院长、党委书记。1951年留学苏联。1956年学成回国,历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等职。在第四军医大学任职期间组建了脑神经外科,开创了我国神经外科的新局面,翻译、编写《急症神经外科学》等神经外科学专著10部。1995年11月5日,在中华医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被授予“对医学科学及学会发展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

4.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

红军卫生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员不足,白天上课和抢救伤病员,晚上辅导和编印教材;学生文化水平低,睡的是稻草铺,吃的是粗糙米,还要担粮砍柴,修建校舍;几乎没有教学设备,旧祠堂当教室,门板当黑板。为了使学生在短期内学好医疗卫生技术,学校选择最适用的和最常用的内容来教,并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实物教学和形象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临床观摩相结合、课堂讲解与课堂示范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们不辞辛苦,学员们乐此不疲,充满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这些红军卫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凝练出来的在斗争中开创新局面的办学精神,以及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学一致,学用一致”等办学方针,依然是当今我国医学教育乃至现代高等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的宝贵财富。

5.形成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鼓舞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白衣天使为共产主义医疗事业奋斗终生。

红军卫生学校办学之初,条件非常艰苦,还要躲避国民党军的“围剿”和轰炸。但是教员们不辞辛苦,学员们也乐此不疲,充满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相长。回顾往昔的艰苦困顿,我们当下幸福的医学生们怎么能够不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呢?

参考文献:

[1]肖甡.略论中央苏区的贡献与苏区精神.《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1期总第188期,61-66.

[2]刘善玖.试论中央苏区医学道德的基本精神.《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20卷第1期总111期,89-91.

规划课题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名称《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编号:15YB100。

猜你喜欢

历史地位中央苏区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